第47章047.
第47章047.
谢绝衣还是有些不大放心,不错眼的盯着赵时昨好一会儿,确认她没有要发病的迹象。
赵时昨被她看着,心绪倒是渐渐平复下来了,朝她问了句:“今日母后叫你过去了?”
谢绝衣并不意外赵时昨知道此事,听她问起,谢绝衣反倒笑了起来,道:“太后娘娘跟我说了些殿下幼时的事情。”
太后也不是专门为了和她说这些才叫她过去的。
起初还是为了赵时昨上次发病的事情。
她叫谢绝衣过去,也是听说了谢绝衣在长安殿外头守了一夜的事。
等人到了仁寿宫了,太后才知道赵时昨把什么都跟她说了。
“幼时的事?”赵时昨有些恍惚,仔细回忆了一下,实在是不知道自己幼时还有些什么事情是可以说的。
对于幼时的记忆赵时昨都是混乱的,只模糊记得几件事情,还都是她已经搬去了禁宫后的事情,最开始的时候,母后偶尔还会去看她,但她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母后就不来了,只有皇兄会过来。
有关于母后的消息她也大多是从皇兄口中得知,再大一点,遇到了蒋安州他们,她逐渐有了能力离开那座禁宫,她也去过母后住的宫殿。
“皇兄登基前,母后就在这景仁宫住过一段时间。”赵时昨道。
这事儿并不是什么秘密,谢绝衣也早就听说过。
实际上太后找她说话的态度算不上温和,更多的还是威胁。
谢绝衣却并不生气,她明白太后那几句掺杂着威胁的敲打里,更多的是对赵时昨的关心。
“殿下那时候难过吗?”谢绝衣轻声问。
赵时昨点头:“有难过的,后来就想明白了,我那时候状况并不好,母后每回见到我都要哭,我见着她也更显得娇气……不见面其实挺好的。”
她能自己咬牙撑过来,也不必担心母后见着了心疼的落泪。
更何况,虽然见不着母后的面,可皇兄有时候会带一些东西来看她,哪些来自母后,她是分得清的。
“父皇一心求长生,并没有要让皇兄们继位的心思。”赵时昨道,“皇兄与母后在这宫里也十分艰难,若是母后倒了,皇兄未必能在这宫里活下来,而我,也更没人会再在意我的死活。”赵时昨对这些想的很明白。
她在禁宫里越是惨痛,母后与皇兄就越是要强大自立起来。
赵时昨带回来的金芝子很快就用上了,用来炖粥味道意外的不错,她看着谢绝衣吃了才起身离开,径直去了仁寿宫。
到仁寿宫时,太后才刚用过膳,瞧见她风风火火闯进来也没意外,放下了擦嘴的巾帕,垂眼问:“为了景仁宫那个来的?”
“不是。”赵时昨找了把椅子坐下,“儿臣只是来找母后说说话。”
她侧脸看着坐在那里的母亲,对方还是和记忆里一样的瘦,眉眼间多了许多岁月的痕迹,尤其是鬓边花白一片。
听见赵时昨那句话的时候,太后摸着佛珠的手都顿了一下,眼皮轻颤着。
“母后为何不看我?”赵时昨问,“儿臣与小时候已经有很大不一样了。”
太后垂目*:“你长大了,与小时候比起来自然是不一样的。”
“母后还记得儿臣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
太后沉默了一瞬,摇头:“时间太久了,忘了。”
“是吗?”赵时昨也不见失望,“那时儿臣就整日只知道哭闹,母后不记得也好,想起来也无非是些烦心事。”
太后手抖得有些厉害,终于擡眼去看她,正对上赵时昨看过去的目光。
母女俩对视着,一个神情复杂,一个却格外的平静,只是看着她,等着她说话。
嬷嬷在一旁等的着急,恨不得替自家主子张口把那些话说了。
主子哪里会觉得殿下厌烦呢,又怎么会忘记殿下幼时的模样,那些记忆想起来都叫人揪心痛心的。
赵时昨认为这样的僵持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于是她再度张嘴:“十岁生辰那晚,儿臣从禁宫里跑了出来,那晚儿臣见到了许多人,也知道了许多事。”
“那天晚上,安乐和赵靖荣被儿臣吓到,但在那之前,儿臣还去了一趟母后的宫殿。”
听到这一句时,太后脸色瞬间就变了,她微微瞪大了眼睛看着赵时昨,像是无法相信,她张了张嘴,仍旧说不出话来。
赵时昨替她说了:“那晚父皇为了安抚母后,于是特意留在了母后宫里,儿臣过去时,父皇已然睡了,母后却还醒着。”
她的目光掠过太后的发顶,那里有一枚已经有些年头的簪子。
太后察觉到了她的目光,一瞬间整个人像是泄了力一般往下软了软。
她曾无数次对那个男人生出杀意,那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也是她的枕边人,她孩子的亲父,她整夜整夜睡不着,耳边总幻听女儿痛苦的哭声时,她总想杀了那个人,似乎这一切就能结束了。
至少,能结束女儿的痛苦。
太后又想起了那天晚上,簪子已经握在了她的手里,只要她狠下心,将簪子刺进那个男人的心口,亦或是喉咙,一切就都会结束。
“幸好母后没有下手。”赵时昨笑起来,脑袋朝着门口侧了侧,嘉帝正从外头进来,于是她接下来的话不但落在了太后耳中,也落在嘉帝耳中,“父皇是个狡猾的人,那晚看着母后的可不只是儿臣。”
太后拽着佛珠的手猛一用力,颗颗佛珠顿时散落了一地。
可她顾不得这些,只死死看着赵时昨,手脚发麻,一身的冷汗。
时间太过久远,她一开始有些回想不起来那晚具体是什么情况了,甚至都无法确定当时先帝是不是真的睡着了。
睡着了吗?
可那个一心追求长生,无比谨慎的男人,真的能放下心在他人枕侧睡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