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11章菩萨蛮(一)
青棠听她倒苦水,痛斥谢太傅不当人,骂累了就红着眼睛给自己倒杯茶润润嗓子接着说。
“堂堂帝师这么小肚鸡肠,明明是他先骗我,还不准我说出去。”如意四五杯茶下去,实在是想不出什么新词了,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自个儿都说腻了。
青棠边听她说话,边给她收拾床铺。
如意爬到床上,乌黑的长发和身下的锦缎相比毫不逊色。
她心里忽然有了个主意,压低声音靠在青棠耳朵边上跟她说了一通。
青棠眼中是震惊和担忧混合的神色,问她:这能行吗?
如意点点头,十分自信,“他这么自恋,肯定很受用,先试试,不行再换法子。”
第二天,谢逢春出现的时候便觉得有些古怪。
昨天还一脸怨忿看着他的小姑娘,今天跟换了个人似的,十分殷勤,反倒让他狐疑。
有了如意侍读,自然也免去了一些宫婢进进出出端茶倒水的事务,何九桂就候在门外,竖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祈祷如意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如他所愿,今天如意乖巧得很,她听不懂谢逢春讲课的内容,安安静静在边上看自己的书。还好她爹为了让她未来嫁出去时候不容易出洋相,还是给她念了几年书的。
谢逢春讲完一页,咳了几声。
“先生怎么不喝口茶润润嗓子?”闻人煦注意到他手边那盏茶从冒着隐隐约约的热气到现在,估计都放凉了,谢逢春一口都没动。
谢逢春怕她没安好心,在茶里下药。
虽然就她那点水平,肯定弄不到什么毒药迷药的,但是下点泻药也够烦人的。
闻人煦见他不说话,还以为是嫌茶水凉了。此时已经入夏,天都热了,他手边那盏茶还是热的,如意更换了几次茶水,他都没来得及喝,便将两人茶盏互换一下,端过谢逢春的那杯一饮而尽。
凉茶入口,虽然略有一点涩感,但热天喝凉水还是舒爽了不少。
谢逢春提醒不及,眼睁睁看着闻人煦喝完了。
“陛下,臣提醒过您很多次了……”他扶额,叹了口气,“万一有人想刺杀您,在饭菜茶水里下药,您这样是很危险的。”
如意觉得他意有所指。
闻人煦点点头,“朕知晓,先生不必担心,朕信得过如意。”
隔着一张桌子的距离,如意都感受到谢太傅的眼刀。
才见了几次,加起来都没两个时辰,就敢说信不信得过。谢逢春只觉得这两年的书都教狗肚子里去了。
如意打定主意要献殷勤,马屁当然得拍到位。
她重新斟茶,纤细莹白的手在谢逢春眼前晃来晃去,红珊瑚手串顺着动作荡下来,系带上的珠子敲到碗盏边,发出碰撞声。
午后,骤然乌云盖顶,噼里啪啦下起了大雨。
如意踮起脚尖给他打伞,目光炯炯等他迈出步子。
谢逢春盯着她看了半天,看得她背后发毛,“怎……怎么了?谢大人不是要出宫吗?”
“是要出去,但你这是什么意思?”
“给您打伞呀,不然您衣服湿了怎么办!”
谢逢春默然,看了一眼王禧。
王禧过去,向她伸手,“您回去吧,大人自有奴婢侍奉。”
如意很不情愿地一根根松开手指,任由王禧接过油纸伞。
她努力挤嗓子,用自认为最温柔的声音说道:“谢大人早去早回哦!”
已经走入雨幕中的人脚步一顿,感觉浑身鸡皮疙瘩上来了,迅速加快脚步离开。
一连半个月,谢太傅没有再出现过,为皇帝授课的换了个胡子花白的老头,直到谢太傅回来之前,都由他看顾皇帝的课业。
新来的代班太傅脾气古板,对明光殿里添了个女使很不满意。
如意算是体会到了如坐针毡的感觉。
虽然谢逢春让她来做女使也没什么好心思,起码不会故意为难她,大部分时间她只要安安静静在边上做个摆设就行。
她垂头丧气地合上手中话本,正要起身,小皇帝进来了。
“你这几天怎么无精打采的?是不是被陈阁老说了几句不高兴了?”闻人煦说着,顺手抽走了她手里的话本,翻了几页,“他年纪大了脾气古怪,但他从朕的先考一辈就尽心辅佐,风评甚佳。即便前两年朝中震荡,陈阁老也未曾屈服叛党。”
如意不知道这两年发生了什么,她在行宫呆了三年,外面发生了什么一概不知。
似乎这三年发生了很多大事,从小皇帝嘴里轻飘飘说出来,她才有了一些实感。
好在之后就要办宫宴,迎接几位外封的亲王回帝京觐见,行宫的人手不太够,如意为了不见陈阁老,主动去给宫宴帮忙了。
她虽然挂了个女使的名头,本质还是宫里的主子,女官心知肚明,不敢让她真的干活,就在针工局监督宫女们描花刺绣。
闻人煦看穿她的心思,还让小黄门偷偷送了点话本给她解闷。
日子一晃到了宫宴前一日,如意正百般聊赖地坐在那学着绣花,听到周围有人提到“谢太傅”“谢大人”之类的字眼,一走神就扎到指尖了。
血珠滑到布上,晕染出刺目的红点。
绣娘慌神,开始翻找止血的药粉。如意顾不上处理伤口,先问了刚才那几个宫女:“谢大人怎么了?”
宫女回道:“谢大人要赴明天的宫宴,姑姑让人送身新衣服去谢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