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240真的火了 - 八零赶鸭女致富记 - 动心魔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40章240真的火了

第240章240真的火了

货在第二天下午到达中心广场那边的仓库,周琼掐着点的,在货回来之前,回了公司,帮忙卸货检查盘点。其实周琼前两天就从鹏城回来了,同样因为水土的问题,在家休息了两天才出来的。

不过她也有自己私人的一点事儿。

周琼是结了婚的,但离婚了,有一个十二岁的儿子,跟着前夫生活。

两年前,前夫又娶个一个年轻的女的,生了一个儿子后,那一家子的注意力全在那个小媳妇和那个小儿子的身上,也就把大儿子给忽略了,因此,周琼还上门闹过几回。

前段时间她儿子生日,她因去了鹏城,没人陪她儿子过生,回来后,也去闹了一番,之后就把儿子接到自己身边带着了。

周琼把这事儿藏的很好,而且周琼这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干练潇洒,完全不像是被家事困扰的人,要不是她把她儿子带来了公司……

素华看着一改时尚魅惑形象,变得突然朴素温和的女人,这无疑是给了她一个极大的冲击,让她诧异了许久。

一个女人,在外人面前和在孩子面前,果然是两种不同的角色,素华在二姐那里就看到过这种对比,周琼也是一样。

回来的货,彩电和黑白电视机一共五百台;电冰箱冰柜一共两百台;洗衣机脱水机两百台;收音机五百台;卡带录音机两百台,一共近五十万的货。

这些日常家中电器,以及一些点子产品在形成一种潮流趋势,素华不怕多,因为卖的出去,到时候还怕不够卖。

家具两开门的和三开门带镜子的衣柜、梳妆台、弹簧海绵沙发这几种为主,一共二十多万的货。

再是摩托车,摩托车是他们第一次卖,虽然京都现在开始有一些摩托车出现在街头了,但是少,不过趋势又摆在那里,可能需要进行一番推广才行。

拿下代理权的时候,吴浩军和她商量,两人始终没敢要多的,毕竟才刚刚开始,二十辆就够了,但也就二十辆,拿货价六七万了。

摩托车也是真的新鲜的,没专业人士他们还不好卸货,好些人看的眼睛都不眨一下。

好在刘云鹤、秋山这两人有幸接触摩托车,不生疏,油门、刹车、再是什么单程式双程式,都是清楚的。

最后二十辆摩托车全由这两人给卸下来,顺带帮每一台都进行了检测。

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不过要上路试过才知道。

素华正在学车,马达机动车之类的还算了解一点,但也不是很专业,就把这事儿交给这两人办了,让两人先了解这些摩托车,掌握所有性能,然后给公司的人进行培训,从而好对外销售。

摩托车公司那边也很靠谱,他们要打开国内这个大市场,自然不会掉以轻心,随随便便的把产品放在这里的。外国人的生意人都是很讲究的,对待自己的产品那不是一般的在乎。

所以,在货到的第二天,摩托车公司就有人联系过来,准备派他们那边的,负责人和摩托车专员一同过来,准备进行加深一步的培训。

这样最好不过,素华让他们尽快过来。

产品全都陈列齐全,除摩托车还在等对方的专员过来培训,家电产品的直接开始进行推广销售。

素华说过,家电产品是真不愁卖的,只不过之前因为是老鼠货,价格卖上五六百都有的赚。

但这会儿的货渠正规,价格自然上涨了不少,基本在一个八九百到一千这样,也有一些两千多的,型号尺寸不一样,价格也就不一样。

这样一来,就开始有些人嫌弃贵了,七的八的,一天一个价的声音又来了。

这些产品可不像她姐夫的黄豆酱,非得让人试过之后,好吃才买。这些家电产品品质保障才是关键。

素华现在敢打包票,他们应该是除了供销社之外,是整个京都,唯一卖进口产品渠道正规的一家,因为没有人敢光明正大的打出大型的广告,以及标出可返厂、可保修,包退包换的口号。

恐怕供销社都赶不上他们,供销社他们得要票据、外汇券,他们这里不用,市场的改革变化也是这么一步一步来的。

这是他们绝对的优势。

总之,价格别怕喊得贵,服务到位,产品质量保证到位就行。

为此,素华除了让他们学习了解摩托车,还特地让郭丽红好好培训了店铺的陈列员和销售员。

培训他们如何接待客人,以及如何介绍推广自己产品。

都是卖过东西的,不说要王婆卖瓜,起码要得懂得放大,和推荐产品的优势,这样才能吸引一些客人,转变客人的思路,客人也就可能提高一些购买的几率。

之后素华又开放了销售奖励机制,只要有人能售卖出去他们的主打产品,谁卖出的,就给谁从中提百分之五的点。

如果每月能销售三十台大型家电,额外给全体店铺同事发奖金,经理作为领导者,督促领导他们完成任务,可提百分之八,超额完成,那就百分之十。

谁卖得多,谁就赚得多。

奖励机制一下来,销售员顿时打了鸡血似的,不用多培训什么,自觉积极的干活,全力推广,服务贼到位。

带着奖励机制的销售员们,头天下来,直接售出三台洗衣机,两台电冰箱,两台彩电,关于家电的款项,一共收款七千四。

素华瞬间听到了钱的声音,这是个好的开头。

还有另一个好的开头。

“浩华超级市场”在全面改革,正规渠道引进进口之后,在社会市场上引起了一个规范,导致现在顾客开始挑剔产品的正规性,追求产品的品质,提高了消费者的基本素质,这是好事。

有关部门也越来越重视起来,过来走访了他们,给予了扶持,就连报社以及电视台的记者主动过来为他们做了宣传。

没两天的时间,“浩华超级市场”开始红火起来,跟着,一个广告语也随之被打了出去——买正规产品,到“浩华超市”。

之后陆陆续续接踵而至的人涌入“浩华超市”,堪比过年过节的时候。

“浩华”是真的火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