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225发展从来不等人
第225章225发展从来不等人看了推广之后的售卖效果,素华很淡定的给二姐那边回馈了消息,什么也没说,让他们往大了做,然后赶紧再给她来两千瓶。
刘诚经历过一次之后,后头就有数了,之前他们确实很恐慌,也很没底,没底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看到一些回馈。
但现在听到素华来的消息,他们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下了,而且他们应该毫无保留的相信素华才是。
“素华现在又要两千瓶,让我们往大的做,那我们就往大的做吧,家里太小了,我们得租个大点的地方,然后再请一些人。”刘家屋里,刘诚说了想法。
刘父刘母插不上嘴,帮忙干活带着孩子就成。
池素秋跟着一起干了这么长时间,又总是被素华“训”,要是还不开窍的话,那她都嫌弃自己的,于是点了头。
陈东升也认同,“素华这一次要的量有些大,看来是真的有大路子,这也是多亏了素华,要是我们自己,能不能往外销出去还是一回事儿呢!”
是的,刘诚心里热的不行,本来就已经知道这妹子不寻常了,现在真的是少不了她。
刘诚在家里商量下来,让家里人帮忙先制作了黄豆酱,他和陈东升两人去了找了地方,准备直接弄个小型的工厂出来。
尽管这次的黄豆酱没有赚到多的钱,毕竟是个试行,但他们手里卖豆腐还是赚了一些钱的,加上又和陈东升是两人的合伙,现在两人其实并不差钱,所以,该博一把的时候就搏一把。
刘诚和陈东升的奔头来了,脚不沾地的忙了起来,沙学良在“浩华超市”大赚一笔后,也有了想法。
他是不可能再回去那个小巷子去的,而且现在吃他面的人,认准了“刘氏”的黄豆酱,这东西已经戒不掉了,少了这个酱,他的面还真不是那个味道了。
但现在协议结束了,他不得不回去。
沙学良很愁,不过也很果断的下了决心,他绝不能错过这个发家致富的机会,决定和“浩华超市”谈合作,在超市门口租个长期的摊位。
加上他的面因豆酱而变得好吃,于是又问了刘氏风味酱的出处,想长期购买他们的风味酱。
因为他媳妇尝试腌制这个黄豆酱,发现味道始终不对,只能购买了。
赚钱的事,素华没有什么不同意的,就让市场部的高泰威跟他们签了租赁协议,顺着将“刘氏风味酱”的地址和联系方式给了沙学良,让他们直接沟通联系。
刘诚突然接到了一个长期合作的大单,工厂的事,要加紧了……
也是因为沙学良打了这个头,后头一些小吃摊贩陆陆续续想要在超市门口摆摊,高泰威忙坏了……
“夏娜”服装店,文朝端着一碗从“浩华超市”门口买来的京都的酱拌面,嗦拉的吃着,话说来京都的一年,生生把自己逼成了一个京都人。
“那个妹子的店铺越来越火热了,门口还进行摊位出租了。上回我问你,要不要和他们合作,你不愿意,你看看人家,多会做生意啊!”文朝是真会抱怨。
蔺川没理,“我等会儿去城市广场,那边的铺面要好了,我去那边整理一下,顺便见见鲁董事长,听说那边地质结构有点问题,设计方案需要修改。”
文朝没话说了,“你去吧,联系工厂的同事应该要回来了,我等他们的消息吧。”
过年的那段时间,“夏娜”服装店经历过前所未有的凉透之后,紧急的做了调整,到底降了价,然后把港货的旗号打了出去。
在香港的时候,他们卖的是他们的设计款式,加上许国富的人脉关系,还让不少港星拍了一些照片,刊登在时装杂志上,销量火热的不得了。
这些原本是他们的优势,可因为他们俩不会做生意,就活生生的被耽搁了,不过好在后头开了窍。
京都这边卖的衣服,很多都是仿他们的款,又便宜又好看,几块钱都能买到,所以之前他们那么个卖法,那些人自然不会选他们贵到死的衣服。
但“港货”、纯正的“港货”这么几个字摆出去之后,效果明显就有了一个转变,再加上文朝故意的港言港语,一下子就吸引了不少追着潮流的年轻人。
文朝虽然也是个建筑设计师,口才就是比蔺川好,跟人说着香港流行的电影,流行的歌曲,比如《甜蜜蜜》什么的,再是火热的明星等,没两天的功夫,效果就不一样了。
一些赶潮流的人,经过再三确认是不是真港货之后,就开始大手笔的掏了钱,算是扭转了乾坤。
“夏娜”要打开这个市场没错,但纯卖港货不是“夏娜”的目的,不然和卖东西的“浩华”有什么两样?
“夏娜”的目的是要在这里打开品牌市场,在这边建立内陆的总设计公司,卖港货只是一个前期的生存之计。
而且卖衣服也不是文朝和蔺川两人主要干的。
文朝一想到这里,忍不住又叹了气……
……
二姐和姐夫那边的事上了轨迹后,素华继续把心思放到了学车和她的学业上,开始甩手当了掌柜,
当然,也不能当的那么直接。
城市广场应地势结构问题,导致原先的设计方案有了一些更改变动,预计完工的时间就会往后拖延,从而也拖延了“浩华”在那边的一些计划。
素华掌握了自己的基本性格,她不太喜欢拖延,如果延期的话,也就是说他们今年年底,可能还去不了那边。
这可不行,发展从来不等人的。
会议室里,素华问了市场部,“城市广场那边先放着不管了,之前你们去xc区进行了市场调查,情况怎么样?”
xc区是秋山去负责的,秋山从文件夹里,拿出几张照片递了过来。
“xc区是老城区,市场不多而且还很烂,除了学府区那边因为学校比较多,进行过改造,人流往来大一些,其余的,都在同和市场那边,如果我们要选址的话,在学府街那边会比较好。”秋山说。
素华看着那些照片,进行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