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41章营救
“见过殿下。”
“沈总督,怎么有空来我这了。”
李弘泽从尚书省回到王府,刚一下车,就看到沈茂站在王府门口向他行礼。
“微臣来检查王府护卫,也来看看殿下。”沈茂道。
李弘泽点点头,带着沈茂来到前厅。
“沈总督坐。冯叔,麻烦叫田婶给沈总督上茶。”
冯管家应了一声,退出了房间,不一会儿,田婶就端了茶来。
“自从我回来安都,每次见面皆是匆匆几句寒暄,似乎还没有与沈总督好好坐下来聊过闲常。”李弘泽坐定道。
“微臣常有任务在身,鲜有机会来拜访殿下,是微臣的不是。”
沈茂一只手端起茶杯,另一只木制的假肢毫无生气地垂在身侧。
“沈总督事务繁忙,如今我的安全也要仰仗风林卫保护,何来不是一说。”李弘泽客气道。
“此乃风林卫份内之事。韶方一事,丁佑已经详细报与微臣,护卫不力害殿下受伤,是风林卫职责有失。”
沈茂刚正的脸上现出几分愧色。
“既已确定金陵王对殿下怀有杀心,风林卫今后必当竭尽全力护卫殿下周全。殿下自己也请多加小心,特别是两日后的祈福祭典。此番祭典规模不小,状况复杂,只怕金陵王会寻机对殿下不利。届时微臣会派多名风林卫随行殿下左右,断不让金陵王有可乘之机。”
沈茂说的本是再正常不过的陈述,但这些日子以来有太多的事情压在李弘泽心上,层层叠叠,摇摇欲坠,不知被沈茂这几句话撞到了哪个关节,突然之间便稀里哗啦地坍塌了一地。
“其实,沈总督也不必如此费心的。”
他勉强维持着脸上的平静,却是忍了几忍,也没能控制住口中不合时宜的话语。
“如果我此番丢了性命,大概也没人会怪罪风林卫。”
“我死了,人事不知;皇兄心愿得偿,高兴还来不及;至于父皇与朝中大臣,这阵子我也看明白了,大家不过都是不想有违职责而已,拥立我这么一个一无是处的皇子,他们多半也很难受吧。”
他垂下眼,短短地笑了一声。
”我若是不在了,储君之位别无选择了,大家也就都不用纠结了,顺理成章,皆大欢喜,挺好的。”
沈茂闻言吃了一惊,随后深深皱起了眉头:“殿下……如何会这般想。”
沈茂那张万年扑克脸上忽然现出了生动的表情,这让李弘泽心中一凛,蓦地醒过了神。
我在干什么……他想道。
自己与沈茂不过是有些幼年时的师徒情谊,近几年几乎连交谈都鲜有,怎地就这般冒失地与他说起这些有的没的。
“不好意思,是我失言了。”
李弘泽草草理了理心情,又撑起了待客的笑容。
“许是最近太过疲累所致,沈总督不要介意。祭典上我自会小心行事,沈总督尽管放心。”
一瞬惊愕过后,沈茂仍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模样。他沉吟了片刻,再开口时,话语中少见地带了些许温度。
“记得殿下小时候,人人都言殿下顽劣太过,难以管教。但就微臣所见,殿下的顽劣其实并不比一般孩童更甚。殿下练箭时的专注与耐性,甚至超越了同龄的孩子。”
“微臣不知是谁说殿下一无是处,但至少微臣拥立殿下,并不全是因为对方朱雀门的立场。”
“总之无论如何,还请殿下莫要妄自菲薄,微臣与一众朝臣必当倾全力,襄助殿下平安继位。”
“……有劳沈总督了。”
李弘泽勉强笑了笑。
沈茂不放心,又嘱咐了李弘泽几句,方才起身告辞。
李弘泽强打精神送走了沈茂,在院中呆呆站了一会儿,又抬头看了看天。正值日暮时分,太阳将落未落,日光似明非明,庭院中笼着一片暗昧的金。
……像极了那一日的黄昏。
李弘泽慢慢走回卧室,关了房门,坐去床边,怔怔看着那扇遮去了大半日光的窗。
好似有些什么在房中轻轻飘动,他伸出手,在空气中抓了一把,攥起的拳头在半空中悬了片刻,又缓缓放了下来。他长出了口气,弯下身子,将头低埋在胸前。渐渐褪去的天光仿佛带走了房中人的魂魄,徒留一具空荡荡的躯壳,直到夜幕沉沉,都没能再鲜活起来。
灵山祭坛建在一座不太高的山丘上。长长的石阶沿着缓坡延伸到山顶,越过山顶的另一侧却是陡峭了不少,虽然不是绝壁,却也令这祭坛好似是建在悬崖边一般,举杯祭天之时,胸中亦会生出一番与天同饮的豪迈。
两侧各有九根高约两丈有余的白玉石柱,围绕在祭坛一圈高高耸立。石柱外是密密丛丛的山林,若是盛夏之时,此处当是一副葱茏叠翠的景象,不过当下正值隆冬,葱茏尽去,只余光秃的枝干重重纠叠在一起,毫无生气地暴露在天光之下。
青唐马不停蹄地跑了四天,终于在正月初一一早赶到了安都郊外。通往祭坛的石阶两旁挂上了一面面五元旗,入口处有士兵列队把守,官道那头,似乎已经能看到前来参加祭典的文武百官那乌压压的行进队伍。
他们来了,时间不多了。
青唐来不及多作思考,一拉缰绳转了马头,钻进祭坛旁边的山林中。
浩浩荡荡的队伍停在祭坛入口处的官道旁,李弘泽从其中一辆马车中下来,随行的丁佑等人便也下了马,紧跟在李弘泽身边。
李弘泽回头看了一眼,无意中发现曾在韶城一路保护他的那个年长的风林卫也在其中。
“是你!”
那时两殉职三重伤中的一人,如今全须全尾地站在他面前,这让李弘泽惊喜又感慨。
“小人胡廿九,见过殿下。”年长的风林卫拱手欠身,向李弘泽行礼道。
“韶城之时多亏你们拼死护卫,本王甚是感激。如今身体恢复得如何了?”李弘泽关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