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岸边有人 - 西南往事:三十年江湖风云 - 治愈系的斗啊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章岸边有人

梁博文当时的原话是,担心路上遇到什么意外,而我以前又没经历过,真正办过事,所以给我一把手枪防身。

就是这句骗鬼的话,当时十九岁的我,真的信了。

甚至还有些感激,觉得梁博文看重我,我没有跟错大哥。

回去坐的船,依然是送我们来时那个船老大的船。

这一次是逆流而上,船上没有搭载什么货物,空间很足,赵管和梁博文在另外一边睡觉。

我则一个人坐在另外一边,看着江水磷光阵阵。

一只手抓着护栏,一只手放在裤腰带上,握着手枪。

金属特有的冰冷厚重感,让我没有由来的喜欢。

突然肩膀上传来力道,我回头看去,是文闯那张清秀的脸。

“老癫,想啥呢,不去睡哈瞌睡?”

说着就在我旁边坐下,自己点燃一根烟的同时,也分给了我一支。

我呵呵笑道,“不睡了,在这船上睡不着。”

“文闯,你是啥时候跟博文哥的啊?”

文闯愣了一下,笑着摇摇头,“我没有跟他,你没见我都没喊他大哥,喊他文哥啊?”

小波和梁文博那关系,一直是喊他哥,我和他们是同一个村,喊他博文哥。

真正叫梁博文大哥的,只有赵管一个人。

当时我并不理解其中的含义,认为没什么两样,“不都一样吗。”

文闯吐出一口烟雾,收起笑容来,“不一样哦,区别大了。

哈哈,我不是你们西南人,是东北的,以前我在罗阎良身边做事,后来小波去广东,跟我认识了。”

“你晓得小梅沙不,我和小波在小梅沙把一个湘省老板手脚搞废了,又跑着来你们南城。”

文闯没有给我讲为什么不一样,而是转移了话题。

罗阎良就是梁博文口中,那个告诉他客车站要公转私的罗老板。

我连南城都没有出去过,这次来江县已经是我走过最远的地方,自然不知道他说的小梅沙是什么地方。

文闯把刚抽了几口的烟,曲指弹到江水中去。

伸手把我别在裤裆上的枪抽出来。

“54,大黑星,这枪很可能就是从小梅沙那边来的。”

那天晚上,文闯跟我说了很多,说到了他生病的时候,说到了远在一千多公里外的粤省深城的小梅沙,说他和小波在深城那边的打过的架,办过的事。

小梅沙真正在我们南城出名,是在几年后的九十年代中期。

天子从小梅沙带回来六颗军用手雷,险些给大王全家销户,就此小梅沙在南城一战成名。

三先生和我在二十世纪末,轰动省市的那场枪战,大部分武器也是来自于小梅沙。

而我第一次听到小梅沙这个地方,是文闯指着梁博文给我这把手枪说的。

黑星手枪,几乎是每个正儿八经混社会用枪办过事的人,绕不过去的坎儿。

当时我们这些社会人用的枪,除了威慑用锯断枪管的猎枪,土造五连发外。

真正追求威力,奔着办人去的枪,有的是我省松林县那群人自己手搓仿造,也有去西宁找老羊皮买的巴掌,还有滇省那边流过来。

这些地方,都是讲究个技术,手搓。

枪其实不难造,哪怕是现在,只要五金师傅这些技术工不怕吃牢饭,都能搞出来。

粤省深城的小梅沙比较特殊。

滇省的平远街是猖狂,迫击炮都摆在街上卖,小梅沙则是精良。

窥一斑知全貌,单从五四手枪来说,小梅沙那地方的五四,是北方工业出品,正儿八经的制式武器。

倒不是北方工业真在小梅沙那地方卖枪,这些枪都是为了挣外汇去老挝,缅甸,越南等地方,最后又回流去了小梅沙。

当然,要只有54,那小梅沙不至于在道上那么出名。有路子的人在那个年代,连欧美部队用的制式自动步枪,都能在小梅沙搞到,甚至是狙击枪都行。

54之所以叫大黑星,是因为在外贸时,将54这个号给挫了,只留下握把上那个黑色五角星。

54手枪除了八发单排弹匣,一般情况下为确保稳定,只装弹七发,弹容量太小外,其他方面没什么毛病。

用着很顺手,也很容易上手。

本是警用和军用手枪,最后沦为黑道标志性武器,只能说造化弄人啊。

文闯玩枪玩得很熟练,熟练的退下弹匣,滑了好几下套筒,空枪扣了几下扳机。

“不错,这枪很好,看来是我小瞧文哥了,今天早上那帮人不一般啊。”

我抬手抢过文闯手里的枪,“废话,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不一般。”

文闯看我像护宝贝一样,护着这手枪,没好气道。

“你还真以为这是个好玩意儿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