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玉华的新想法
第171章玉华的新想法
公孙少华回京了,就回老王爷公孙飞卿也请李东捕帮自己带一段时间职,说是有事情在回京城处理也离去了。玉华手上拿着公孙少华的信又看了一遍,为什么这么巧?公孙少华和公孙飞卿两个皇室中人,就这么一前一后地回京城去了。这两天李东捕觉得自己简直是要度日如年了,而且是繁忙又操心。即要领着龙影卫留在上州府的人帮着苏礼这位知府处理税银的后绪事宜又要处理保镖学校的锁事,最重要的是自己还得每天到张府报到几乎用到了一切能想到的借口与玉华商谈事情,就为了保护玉华的同时,只要玉华一有去京城念头自己也好给她掐断了。
玉华总觉得自从公孙少华和老王爷公孙飞卿离去后,李东捕就变成有些神经兮兮的,好像突然间保镖学校多了很多的事情要非得让自己知道不可,非得与自己商量不可。玉华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是不是李东捕的业务能力不精啊,要不然怎么变成‘麻烦精’了。
不过时间过的很快,转眼已经到了秋天了又是一年秋收时,玉华站在院子里望着自己院子中那棵梨树,上面倒是结了一棵棵散发着梨清香的秋梨。
玉会抑头看到梨树上的梨,不禁感叹了一句又是一年秋华时啊,少华走是只是在信上提到税银案已经水落石出了,他得回京交付圣旨。每次两人之间的相处每次都是来去匆匆地,也不知时候才能够双宿双飞,玉华一想到这儿,红了俏脸儿。
玉华不思索自己是不是得多做些准备,先前因为玉书要走仕途所以自己拼了老命的挣银子,现在自己的终极目标是这个国家未来的天,那自己是不是更应该做准备工作呢?除了多多挣银子之外,自己是不是多些个政治光环呢,那穿越小说中的女主不是动动就能做个皇商或者因为种植一年两季的水稻就得个县主、郡主封号什么的。
玉华越想越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还真的是太多了,玉华坐在书房拿起了纸笔把自己手上的生意理了理:制酱作坊是自己目前做的最大的一项生意,张记制酱不但在上州府乃至整个廷月省府都是有名的,甚至自己已经和鸿记酒楼合作把张记制酱卖到了京城。
张记喜乐多蛋糕店虽说有很多家分店,也只是以上州府为中主。玉华拿笔圈了又圈喜乐多蛋料店,想着这项生意倒是可以再向外发展发展。
上州府的金药山庄和金酿农庄,一个是为研制百姓能买得起的特效药而建立起来的,除了与朝廷合作分利特效药丸分利之外,也是只是在上州府设立了一家平价大药房来售卖特效药丸而已。另一个是为了为制酿提供优质原材料而特意建立起的种植基地,只是机缘巧合之下让自己在农庄中又是大棚蔬菜又是采摘园的折腾。
如今采摘园和大棚技术都已经与公孙少广这个靠山王的世子合作了,玉华越想就觉得自己越是亏得慌,怎么就没想到拿这些‘无私’奉献给广大老百姓呢。要是大棚技术能广泛推广使用的话,那自己的美名可就声名远播了。
玉华在大棚两个字下面拿着毛笔划了又划,想想还是算了自己做不到像京城那些个世家小姐一样,一到时节就盼着能在各个城门外看到多多的难民,然后自己好开了粥棚施个粥什么的,也好叫人们知道自己可是善良又体恤民生疾苦的人。
玉华又看到了自己列出来的保镖学校和儿童福利院,保镖学校完全是个操作失误而建立起来的,想想自己建个学校都成开成武林大会玉华嘴角又抽了抽,自己当时是怎么蠢得居然让人发个传单,也能发成英雄帖。不过想想也许以后可以在每一处张记生意发那稳定之地办一所保镖学校,以生养学校,又以可以把学校培养出的人才用到生意上这是一个不错的良性循环。
至于儿童福院,玉华想着以后就是不办学校也要先在有张记生意的地方办上一个两所。身处这个时代生产力的落后,重男轻女的思想使得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不是被卖就是被丢弃,算起来被卖都是好的,要是被丢弃的话,也只有饿死的下场了。
玉华不由得又想起了梁华县和上州府城内的城隍庙前那么多的乞儿,不就是被家人抛弃的吗。整日挣扎在温饱线上的古人,又因为生产力的落可不就想着多生几个壮劳力出来吗,只是粮食都有数的,何来余粮养孩子呢?
玉华不由得想自己现在怎么说也是个大富户了吧,也许真的可以研究一下能不能种出多样话的一年两季的粮食,不一定非是水稻不可小麦也可啊。还有红薯、土豆什么的,说到这些玉华还真的没有在上州府和梁华县见到有人大面积种植过。
玉华迫切地想出去走走看看,只有实地考察了才可能作出最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现在已经是快到中秋时节了,玉华也不知自己想到的种粮大计是不是能尽快实施下去,又到哪去做实验田呢?
第二天,当玉华在早餐桌上看到了玉书时,玉书正在拿着一个苹果大吃特吃着,那吃相让玉华觉得府外那些个认为玉书是温润如玉的无双公子的大姑娘们都是瞎子。
“娘亲,你能不能稍微管教一下你的儿子,实在不行让周管家请个嬷嬷教导一下他的礼仪,就玉书这吃相我看您要娶媳妇抱孙子悬了。”玉华瞪了玉书一眼,对自家娘亲说道。
玉华娘心中不由得无奈又好笑,自家这个两个孩子真的是让自己不知道说什么好。闺女总是像男子一样精明能干,小女儿家的温柔贤淑在自家闺女身一点没有。至于儿子倒是块读书的料,小小年年纪已经是金秀才了,这几年家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儿子倒是长得越来越俊了,只是怎么就是个贪吃的样子。
许是玉华娘真的觉得自家儿子真应该好好管教一下了,总是这么贪吃总是不好,便开口说道:“玉书啊,你姐姐说的有道理,日后你是要走仕途的,难不成万一高中赴任之后,你就这副样子去上任不成?”
玉书与苹果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可能觉得自己刚才的吃相确实有些难看了,难得没有反驳自家姐姐,对自家娘亲说道:“娘亲,儿子知道了,一定注意。只是这苹果是昨日金酿农庄的开山大叔让人送来的,说是咱家庄上自己种的嫁接苹果,实在是好吃所以儿子便吃了两个。”
玉华一听是开山大叔让人送来的,倒是忘记自己曾经跟开山大叔提过的嫁接技术,自己其实也不会的只是农庄上的果子实在太不好吃了,就是拿来做果酱也是有些影响口味的。玉华想了想自己前世现代时,总爱拿着手机刷时下很流行的短视频app上经常就有人录那怎么嫁接果树的技术。
玉华只是凭影响说与开山大叔,说是自己在一本杂书上看到过嫁接技术,没想到真的成功了。
玉华当下也顾不上说玉书了,从餐桌上拿起一个苹果一下子咬上了一大口真的是脆甜多汁啊。玉华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似的,快速吃完了面前的早饭,与自家娘亲说了声自己要到金酿农庄去一趟,就急匆匆地出门了。
玉书为免自家娘亲又说自己不注意形象,所以吃的非常慢比在边一起不吭默默吃饭的玉珍堂姐还慢,只是见自家姐姐这个害自己吃饭如姑娘的原凶如此不顾形象地跑掉了,生气地加快了吃饭了速度。
话说玉华带上秋月和冬梅急匆匆地出了张府,本想带上玉珍堂姐让她跟着多看看,多多历练一下的,又忘记了只好在心里对自己说下次吧。
玉华带着两个丫头离了张府,倒是没有带护院。丝毫没有查觉到有人暗中跟着自己,那暗中之人正是从保镖学校忙里翘班的李东捕,见玉华急匆匆地出了张府,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呢。
只是李东捕一种跟着玉华,却发现玉华这一路行来先是到菜市买了一袋子的土豆,又买了几个很少见的番薯(红薯)就离开了。
只是李东捕还没明白玉华究竟要做什么的时候,玉华已经来到了城中的粮店买了一袋玉米和半袋子麦子。这真的让李东捕有些不明白玉华究竟要做什么了,难道说东家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