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边城一锅粥,京城一锅粥 - 田园玉书 - 玲珑暧睿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田园玉书 >

第213章边城一锅粥,京城一锅粥

第213章边城一锅粥,京城一锅粥

当玉华得知消息时,公孙少华已随大军奔赴边境了,不过倒是派了小杜子来给自己专门送了一封信。信上无外乎是让玉华不要担心,一切尽在自己掌握之中,让她在京城等自己回来就好,有事可以找小杜子公公,或者吩咐李东捕他们来作等等。“这个家伙,太让人生气了,怎么这么大胆自作主张,事先也不知道和我商量一下,真是的!”玉华快速地看完信之后,把信拍在桌子上,心里暗暗祈祷希望公孙少华走时,带走了那批自己为他准备的武器装备吧。

小杜子看着暴怒之中的玉华,心里也直犯嘀咕还从来没有见过平乐郡主发过如此大的火,看来太子殿下在郡主的心中有很高的地位啊。

玉华心中的怒气渐渐平息时,才发现小杜子还站在自己的书房之中,玉华看着小杜子道:“说吧,你家主子还有什么要交待的?”

小杜子觉得自己要是一开口,这位平乐郡主肯定还会再生气的,只是没办法,太子殿下走是再三嘱咐过的,那肯定是很重要的,自己无论如何也得说服了眼前的这位主子。

“郡主,太子殿下说信郡主看看便是,只是希望郡主能三日之内尽快带着家人出京城一避,地方太子殿下已经选好了,就在离京城不远的一坐庄子,太子殿下再三叮嘱,还请郡主尽快打算的好。”小杜子小心地说道。

“什么?你家主子是不是又有什么打算了,这…这京中莫非…””玉华很是吃惊公孙少华会让小杜子给带来的消息,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身为新进的‘公众人物’,会在京城的某些大事件中受到波击。

“郡主,请慎言。郡主请最迟在三日后带着家人到主子按排的庄子上暂避,到时奴才会让人带着郡主和家人到庄子上。”小杜子出言打断了玉华的话,有些话真的不是随边就宣之于口的。

三日后

京城西城区的张府一大家了人,趁着夜色乘着马车悄悄地出了京城的大门,对于刚刚到京城没多久的玉华娘和玉书、玉珍来说,对于玉华做出的一家人突然离京很是吃惊,对此玉华给出的解释是自己一直在忙,想抽出时间来好好陪陪家人,所以特意到朋友的一坐京郊的庄子上住几天。

玉华倒是不走之后,很快有人趁着夜色把自己的家翻了个地儿朝天,就连那座还在装饰之中的郡主府都没有放过。不过发现两座府府邸之中除了留守的下人,和宫中所赐的宫人就没有什么重要的人了,就连玉华身边贴身的丫鬟也没有发现踪迹。

南部边境

公孙少华在行军中,已经从提前派出的选头部队中得知,边城已经失守了,犹豫自己一方的边城守将已经在短短两年之内三次变更,再加上公孙少华刻意让人泄露消息,所以边城就这么‘失守’了。

“王爷,前方探子来报开元的太子亲率十万大军来增援边城守军,我们是否提应尽快设伏,伏击他们?”大南国一方的一位小国联军将领说道。

大南国的摄政王容南天,坐在军帐之中的主位上一言不发地用手敲击着桌面,坐在大帐之中的联军将领除去最一开始的那位将领说过一句话之后,大家都全体看着容南天希望这位摄政王尽快拿出个章程出来。

“诸位将军还请稍安勿燥,本王与那开元太子有过数次交峰,此人为人谨慎而周全,总是走一步想一百步,以本王对他的了解这位太子从不做无把握之仗。

诸位不觉得,我们首战就拿上了边城这所重镇之城,是否太显容易了?而且我们拿下的可是一座空城!“容南天慢慢地说道。

“王爷你莫不是怕了这黄口小儿不成?据本将军所知这位开元的太子殿下除了查过几个案子之外,可是一次战场都没有上过呢?就凭这样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能翻出什么浪花出来?”联军中一位小国的大胡子将军轻蔑地笑说道。

“哦?如此说来将军愿打头阵,前去伏击开元的援军不成?”别一外联军的将军问道。

“好啊,就由本将军来打着头阵吧,只是各位当心了,当初各国与大南国摄政王达成的协议,可是能都多劳者,将会多得啊。”大胡子将军自为沾便宜地说道。

于是这位大胡子守将就被派去了伏击公孙少华的先头队伍了,中是结果可想而知了,那位大胡子守将就成了开元太子来南部边境的首位联军将领俘虏了。

接下来双主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打过了好几场,各有胜负,只是容南天越来越感觉到自己一方的兵力在慢慢地被吞食殆尽,等他感到不对劲儿的时候,已经只能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二万多人,仓皇逃回大南国去了。

边城这儿的胜利消息,也传回了京城,玉华因为有公孙少华留下的龙影卫传递消息,所以倒是每每能收到南部边境传来的最新的战况。

边城倒是慢慢地从乱成一锅粥的状态中解放出来了,只等着重新选好守将,和安定百姓生活就可以了,玉华收到公孙少华最后一封时,信上说到大军会在立春之时,班师回朝,只是这么回朝怕是不太顺利啊!

就在玉华盼望着能在新年之初,就能见到公孙少华时,京城却发生了上至帝在位期间的最后一次大事件,也是最惨烈的一次宫变——上至帝唯一留在世上的亲弟弟安乐王反了。

安乐王打出的旗号是,正视听,还位正统拨乱反正,甚至整出了一道所谓的先帝遗旨,证明先帝在位时,要传位的并不是公孙上至(上至帝),而是安乐王,只是当时上至帝拥兵自重,逼迫朝中大臣拥立自己登基为帝。

公孙少华得到消息时,真的是大吃一惊,心中有些恼恨自己,一直千防万防竟然没有防住,自己这个一直以为快被人遗忘的皇叔,竟是这般的狼子野心,最可恶的是居然悄悄地派人潜入大臣家中抓了他们的家眷,以此逼迫大臣们承认所谓的先帝遗旨,立安乐王为皇。

让公孙少华到庆兴的是,自己提前让玉华带着一家人躲去了京城之外的庄子上,非常的隐避,一时之间倒也安全。只是自己的父皇和母后也知道情况如何了,虽说自己之前也与父皇商议着做了些布置。

此时的京城真的是怎么一个乱字了得,人人自危,大街之上除了军队外,行人很少见到,就是有行人也大多行色匆匆,就所自己遇到什么祸事,整个京城乱的就像是一锅粥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