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皇城(四)
辽北皇室只有一位皇帝,姓楚。楚王在位三百多年,膝下子孙无数,传闻光儿女便有上百人。
他的很多儿子和女儿都已经死去,他仍然活着,而且容颜未变,身体不衰。
早在多年前他便被各道门大能证实为仙人,事实上这样的人除了是仙人也找不到任何的解释。
皇室朝堂上的大臣多是凡人,他们更擅长与治下的凡人相处,也为辽北做了很多实事。
虽然是凡人,但他们的地位并不低于任何一位修士。
传闻,几年前有一位道门长老来到辽北,和一官员相处时,觉得对方态度不够虔诚,对话不够低微,所以十分生气,准备大发雷霆,甚至想要教训这个凡人一番,这时候皇室大军突然而至,将这位道门长老当场诛杀。
极为直接。
那可是位元婴期的长老,说都不说便杀了,也不担心之后的事情,由此可见楚王的态度和威势,也能见到辽北人的信心。
皇室军队有杀元婴的实力。
皇室军队有上万人,每位都是修士,听说里面有不少的散修,这很意外。
其中最尊贵的便是那位统领全军的镇北将军——胡将军。
手握一柄天阶飞剑,一身修为达到了大乘期,曾与渡劫期修士对决,竟能接上数招,可见其实力。
清晨,将军府外来了一位老太监。
面带笑意,静静等待。
几息后胡将军着急从屋内迎出,弯腰一礼,说道:“不知公公到访,未曾远迎,还请赎罪。”
他的神态很是尊敬,一位堂堂辽北大将军对一位太监行如此大礼,似乎有些不对。
与他随行的几位将士见到这一幕并没有觉得不妥,反而跟着行礼。
“胡将军镇卫辽北居功至伟,怎可迎接小人?”
老太监神情温和说道:“咱家这次来访,是为了传圣上口谕。”
虽然如此说道,他还是接受了对方的行礼。
胡将军神情一怔,接着立马准备下跪接旨。
老太监上前几步将胡将军扶起,说道:“只是口谕而已,无需接旨。”
这句话其实不对,口谕也是圣旨,按理来对方应该接旨。
胡将军自然知道不对,却也没有坚持跪在地上,而是自然的挺直了腰杆。
因为他明白老太监说这句话的原因。
口谕之事只有两人知道,别人眼中他们只是普通的说话而已,别人既然不知,又何必跪下。
对那位圣上,他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桃花谈是盛事,也是重事,往来杂人极多,务必保证辽北秩序和皇室尊严。”
老太监轻声说道。
这不是辽北第一次举办桃花谈,眼前这位胡将军也不是第一次维持秩序,他很清楚桃花谈的真正意义,就是为了博宫内那位美人一笑而已,可此时他很震惊,因为后面那四个字。
皇室尊严自然神圣不可侵犯,但谁又敢来侵犯?
天下人谁不知道那位圣上的威严和辽北军队的暴躁?
当年来辽北的那几位渡劫期大能,他可是见过,也战过。
实力极为强大。
但最后却被那位圣上,每人断其一臂,才放他们离开。
这是何等的高傲与强大。
所以他不是很理解后面这四个字的意思。
“口谕咱家是带到了,圣上到底是什么意思,得将军自己去品。”
老太监的声音仍旧温和,说道:“除了口谕外,宫内还有一位贵人托咱家给将军带句话。”
胡将军神情凝重,察觉到了什么,伸手一挥,随行和门口的几位将士都自觉的回到了府内,并将门带上。
将军府外只剩下了老太监和他两人。
老太监仍然打量了四周一眼,才轻声说道:“桃花谈有天地巨擘前来,机不可失。”
胡将军深吸一口气,神情微惊。
他自然知道这次桃花谈有天地巨擘前来,这个消息也早已传遍天地,人们都很好奇那位巨擘是谁,他也好奇。
但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前半句,而在后半句,只有他和宫内那位贵人知道,或许眼前的老太监也可能猜到。
胡将军迅速平复神情,从怀中摸出一块上品灵石放在老太监手中,弯腰行礼道:“公公大恩,在下定当铭记。”
老太监接过灵石,很满意,左顾右盼后,给了对方一个安心的眼神,才转身离去。
皇城外的小摊,坐着几位客人,衣着朴素不像有钱人,来小摊吃饭自然也不是有钱人。
辽北和其他地方不同,在这里吃饭,不管你是道门修士还是皇室贵族,哪怕你是楚王,吃饭也得给钱。
这是楚王定下的规矩,凡人很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