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有心栽花
第35章有心栽花
方思雨和李薇“哦!”了一声,方思雨强忍着没笑:“有学问,真有学问。那你是准备这次告诉我们答案呢?还是?”她们早就替他想好了,他会说下次,留作一个谜题,像诱饵一样,她们前天才见识过这一招。“这个答案当然要下回揭晓,如果你们有兴趣,如果我们还有缘相见。”卓老师有些得意地看着她俩。孰不知,对面的俩美眉早就倒了胃口。
这次相亲又以失败告终。
在方思雨陪李薇相亲的时候,程忆凡正忙着“救火”呢。
程忆凡接到李云坊的电话:“你到我办公室来,快点。”
听他的口气比较急,程忆凡不敢怠慢,迅速地去了总经理办公室。他还没进去,就听到秦总的声音:“怎么着?我就是小气了,节约了,节约还有错啊?那不是意外吗?都怨我啊?”
程忆凡推门进去,看到有人来,秦总住了嘴。
李云坊指了指秦总和江总:“他俩,你看到了?我有事得走了,和人约好了,你在这里陪着他俩吵吧。”临出门前,李云坊又回头叮嘱:“声音再大点啊,外面听不清。”
秦总和江总看李云坊走了,又留了一句连讽带刺的话,就收敛了一些,吵了半天,也累了。
“出什么事了?争得面红耳赤的?江总说,秦总住嘴,你一说话,就起高腔,像唱秦腔似的,多累啊。你先歇会儿。”程忆凡和秦总的关系密切些,就先打压他。
江总白了秦总一眼:“是这样,南京那边那批货,前两天不是发完了嘛,现在突然追加订单,说再要100件,可秦总说,布料不够了。”
“那还吵什么?再进些布料就行了。”程忆凡没听到可以吵架的理由。
“是啊,我就是这样做的,可江总鸡蛋里挑骨头,和我过不去。”秦总抓着一个反驳的机会,大声解释。
程忆凡给了他一个手势,示意他小声。
“我挑骨头?你那布料的色差那么明显?你眼神不好啊?老花眼了?”江总也不让步。
“我花眼?你还近视眼呢?你四只眼睛,眼花缭乱的,更看不准。”
看秦总又准备喊起来,程忆凡拉了他一下:“行了,别说些没用的了。拿来我看看。”
因为生气,忙着和秦总辩论,江总手里拿着两块布料样品,都忘记拿出来了,他往程忆凡面前一递:“你看,是不是差别很大。”
“可我们该跑的地方都跑了,这个颜色是最接近的,那种颜色确实断货了。”秦总解释。
程忆凡一看,是有色差,但不是很明显。“按规定,对客户定货实行超定额备料,我们才能轻松地解决追单补货问题,这些,老秦都忘记了?”
秦总有些惭愧:“我不是想少点废料嘛,能节约就节约,现在公司困难。”
程忆凡拍了拍他的肩膀。
“我们是第一次合作,这第一炮打不响,以后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吗?你就是没有长远眼光。”江总不依不饶。
“我看这样吧。”程忆凡边想边说:“先这样做着,送货的时候,江总亲自去,跟人家说明一下,这一批就免费送给他们。”
“也只能这样了。”江总余气未消地走了出去。
看到自己为公司捅了娄子,造成了经济损失,秦总后悔莫及。
程忆凡安慰他:“打紧节约这根弦不错,但是必要的支出还是一分都不能少。老秦啊,以后备料的时候,要记住超备料,以防万一。只有客户满意了,咱才能和他长期合作。”
“我知道,咱这不是一锤子买卖。我当时真是心疼钱,看李总整天在外面跑贷款,咱们自己的钱也都投进去了……”
“行了,咱不多说了,我会和李总解释的。下不为例啊!”程忆凡也匆匆地走了。看着程总的背影,秦总从心里佩服,在这公司里,他就服李总和程总。程总年轻,但他对公司的所有业务都了如指掌。李云坊很早就授意程忆凡,要掌握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程忆凡在办公室工作,方方面面都能接触到,虽然他不善于聊天、不善于和人拉关系,还是按李云坊的要求,了解掌握了大部分情况。李云坊选的这个得力助手,还真是找对人了。
齐子林炒股,有一搭没一搭的,但还能赚的比赔的多,如此几回,他就有了信心,不再委托吴丽新帮他看行情了。他自己选好股票,买了就放着,过几天或十几天才想起来看看,他不愁钱用,也不指望股票给他带来多大的利润,但多数还是赚钱的。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也有另一种,是有心栽花花不开的,像王树。
股票这个东西,真是最没谱的,王树连做梦都想发大财,他急等钱用,要买房要结婚,家庭状况一般,他还有个妹妹,还没上大学,花钱还在后面呢,他不愿意让家里为他多操心。他炒股的初衷,只是想参与,学习,可慢慢地就迷进去了。当看到有的同事同学赚钱时,他很不甘心,就从几千元的投资加大到几万,那可是他全部的资产了,他订阅了股票方面的书籍,空闲时认真研究。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他感觉自己已经掌握了涨跌的命脉,已经能看透股市的深浅,所以准备全力以赴地拼一把。股市这东西最不信有志者事竟成,也不信世上就怕有心人这话,懂了点皮毛的王树,就一腔热情地扎了进去,初时也涨了点,但都是涨少跌多,后来他的钱全被套进去,而且成了深套,直到两年多之后,他的本金才拿回多半。王树到底还是不甘心,留下一支股票作为念想,成不与成,先放着,现在割肉都觉不出痛了,还怕什么?成了股民才知道,人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涨了高兴吧?是高兴,但还想更高兴,如此反复,最后都跌了进去,也就不稀奇了。跌了呢?跌了不服气,非要等它涨回来。最后都是恶性循环。
王树在股市沉浮一段时间之后,他的口头禅就变成谨慎、谨慎再谨慎。不管谁要入市炒股,他都要忠告一番,讲自己的失败经历,就像当初方思雨要开户时,他说的可都是肺腑之言。王树的善良和提醒,却没有成功阻止过一个人,因为股市的魅力还是无可抵挡的。赢者想多赢,输者更想赢回来,欲望无极限。散户们,不过是陪着大户和机构玩的,真正赚钱的有,但都是少数。一开始炒股的人,还天天盯着大盘,还天天看财经新闻,天天看股市评论等等,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进出出无数次,投机不成,巨额利润未见其一,但巨大损失可是百般尝过了。追高追不上,逢低买了还是跌,高和涨有些陌生,港台那边的“爹地”(跌低)倒是常常听到。
像方思雨那样的股民,既不专业又不专注,心态还不好,炒什么不知道,吵什么倒经常上演,几个人经常在办公室里嘲笑对方,仿佛自己都是赚钱的。有时吵得人脑袋都大了,不是一惊一乍,就是唉声叹气,炒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办公室的热闹话题,但随着股市低迷,大家全被套进去了,五十步笑百步,谁也不去研究它了。至少不当国家大事那样来研究,“热恋”的那段已经过去了,偶尔还会看,会谈论,但都比较淡定,期待谁赚钱请客的事也再不提起。
齐子林这段时间倒是风生水起,经常用赚来的钱请方思雨吃饭祝贺,思雨半信半疑的,开始以为他向父母要了钱,在她面前要个虚面子罢了。方思雨不定期地查看他的资金账户,想不到,这家伙真是能赚钱的。方思雨就纳闷和干瞪眼了,需要钱的赚不来,不急需的,钱匆匆地来,老天爷是怎么当的?太偏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