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猎场(一)
崇德二十一年的冬狩地点,仍定在过往这两年相同的地方。
恒春山,千岁苑。
恒春,千岁。
柳秋总是忍不住在心底嗤笑,皇帝青年时双手染血恶事做尽,仿佛什么因果报应都不放在心上。临到暮年,反而开始妄求长生。
其实皇帝的年纪仍算是壮年,但近几代景氏天子个个短命,庄宗英宗年寿不永,穆宗更是短折而亡。
皇帝近年来身体每况愈下,参玄司进献的仙丹并没有太大作用。如果再往深处想,其实很难算清是仙丹不能解决问题,还是问题本就出在仙丹上。
柳秋也不能回答这个问题,皇帝对她或许信任,但天子多疑的本性注定他不会将信任交付一人,至今参玄司仍然是柳秋无法插手的禁地。
她低下头,拨动灰白袖口下粗劣的佛珠,每转动一下,就低颂一声佛经。
一道斜长的阴影投落,笼罩在柳秋头顶。
那道阴影贴近她耳畔,声调极轻:“有一部分人陆续进了恒春山,人不多,但行迹粗糙。”
柳秋念诵着佛经,面色沉沉,像个毫无感情的尼姑,静静地道:“随他们去。”
对方有些讶异:“你指望那些乌合之众做成刺王杀驾的大事。”
柳秋转动着佛珠,又念出一句经文,而后从齿缝中挤出冷冰冰的话语:“他们不行,我行。”
对方愕然:“你疯了!”
柳秋依旧转动着佛珠,不知怎么的,那动作很像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在转一个头骨:“杀不了皇帝,我知道,我要杀另一个人,你亲自去办。”
对方问:“是谁?”
哗啦一声,很轻微,像是串珠推挤后用力撞在一起。
柳秋终于抬起脸来,平平淡淡地道:“你故人信国公的女儿,太子妃。”
.
那道阴影从柳秋头顶离去了。
她仍默默捻着珠串,直到默背完一整篇经文,才站起身来,走出佛堂。
佛堂后小径幽静,这座庵堂本就不是香火旺盛之地,天晚人更稀少。柳秋沿着小径走出很远,摘下手腕上的佛珠,定定回望暮色中那座凄清的佛堂。
她年幼时,曾经和姐姐来过这里很多次。
那时宁时衡和言毓之还未成婚,言氏门第森严,不允言毓之与寒门官员来往,他们便时常在京郊的这座佛堂中见面。
到后来,宁时衡获罪,言毓之身死,柳秋在护卫护送下逃离京城,有一段时日就隐匿在这座小小的佛堂里。
她每日扒在佛堂前的那棵树上,朝佛堂院子的大门处张望,仿佛回到最无忧无虑的那段光阴,宁时衡与言毓之在佛堂中执手相望,她在院子里东奔西跑,偶尔停下来张望大门,为他们放风示警。
佛堂尚在,物是人非。
她转头深深望了一眼背后的佛堂,好像要借此再看一眼曾经无忧无虑的过往。
她在最年幼的时候曾经做过朝中重臣的妹妹,见过九重御座上凡人难窥的天颜,享过人间少有的富贵欢乐,代价就是透支了往后几十年。
她信手一挥,那串珠子飞进暮色里,不见踪影。
柳秋转身,继续走去,再不回头。
.
随驾冬狩的名单很长。
后宫之中,贤妃、丽妃、何昭媛三位资历最长位份又高的妃子,尽数不能随驾,皇帝只点了几位年轻美貌的新晋宠妃随行,文充仪亦在其中,倒是年幼的皇子皇女们几乎都去了。
秦王、齐王、楚王三位成年皇子同样携家眷随行,他们的车驾在圣驾后方不远处,按长幼排下去,仅次于东宫的位次。
再往后,才是皇室宗亲、朝中大臣的车马。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https:///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车队走得久了,难免变样,虽然大的位次不变——譬如普通宗亲绝不可能越过皇子皇女乃至东宫的车驾,但小的位次有所变动实属寻常。
比如齐王妃有了身孕,马车刻意放慢,遥遥望去,还能看见齐王调转马头,凑在车窗外担忧询问王妃身体如何。
秦王妃则没能随行,府中侧妃带着几位皇孙出来,底气就不那么足,能让则让,不愿争执。
正是因此,楚王府的马车横冲直撞越过两位兄长,冲到了东宫车驾正后方。
景涟一直停留在太子妃的车里。
今日起的太早,景涟昏昏沉沉,险些睡过去。裴含绎便抖开毯子披在她身上,道:“困倦就睡吧,晚间才到恒春山,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安歇。”
景涟迷迷糊糊问:“怎么会晚间才到,明明起的这么早。”
恒春山她从前常去,似乎就在京郊。
裴含绎没有正面回答,只柔声道:“快睡吧。”
恒春山山势连绵,千岁苑皇家猎场只是其中一座山头。通往恒春山那条官道,去年因为京城连日大雨,冲垮了依山的数处村庄,洪流泥石冲下来,直接将路毁了。
当时景涟还在宜州,自然不知其中内情。
那条官道后来由京兆府牵头,试图重新打通,但几个村庄都尽数被埋了,死伤不知有多少,皇帝听闻此事,便令重修通往千岁苑的官道,将原来那条弃置了。
新的官道修了许久,直修到今年七月,因为要避开旧官道,足足绕了好大一圈,路程相较原来远了三分之一还要多。
天黑之前走过去倒是不难,只不过裴含绎看了这次千岁苑的房舍安排,深觉还有得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