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第274章超然的正义
第274章超然的正义 遵化去天津,御驾是经丰润县城再从梁城以东南下的,此刻驻跸于芦台。
“这里便是昔年唐太宗东征高丽誓师之地了,唐末卢龙军留守筑了梁城,也在此筑了海口镇城置了一支芦台军,因此得名。”
枢密院中不乏进士,历史故事信手拈来。
唐末五代时周德威和李存勖在这里有什么故事,昔年辽宋在芦台这里如何对峙,说的是旧事。
如今这里也繁华。
长芦盐场在这里也有盐池。经运河北上的商人到了天津卫城之后若想再去辽东,就要经过这里去永平府东端的山海关,官路经过这里。
“唐太宗东征高丽誓师之地?”朱常洛笑着看向地方上进献来的酒,“若是此事顺利功成,将来庆功时就饮这芦台春吧。走,先回行殿所在,聊聊努尔哈赤的答复。”
难得出来一趟,路途中没什么其他事,朱常洛也算得以到处看看。
抚顺关外的消息来了,作为将来东北攻略当中的关键人物,努尔哈赤的反应当然值得细细商议。
到了由昌明号在这商路重镇购置的宅院所设的行殿里,留在这里的袁可立及孙承宗等军略堂小官也被喊来了。
他们听着遣往建州女真的使臣传回的消息。
努尔哈赤人不在赫图阿拉城,目前正在攻打乌拉部。
留在赫图阿拉城的主事之人直接替努尔哈赤表态一定遵令,同时开始准备朝觐礼物,并且奏请进献努尔哈赤的四女为婢女,奏请让更多儿子入京学习,表达了充分的恭顺和心向王化之心。
“礼卿、飞百,还有搢伯、汝契,你们或者久在辽东,或者熟知努尔哈赤。依次说说你们的判断。”
朱常洛看着袁可立、熊廷弼、邢阶和李成梁,尤其是李成梁。
皇帝说了依次,那么袁可立思索了一下先说了一点:“努尔哈赤必是提早得知了消息。乌拉部是请求大明治建州女真的罪,不是有存亡之危。自从建州女真诸部一统之后,非有灭族并部之战,努尔哈赤不必再率军亲征,一向只遣部将前往。”
“不奇怪。朕让他们在边市直接贡贸,眼线多是意料之中。”
“如此看来,建州女真深畏大明问罪。进献亲女为婢,奏请再送亲子入京,更说心向王化……”袁可立看了看熊廷弼,“飞百,你怎么看?”
他不想一口气说完所有观点,把机会也留给更年轻的熊廷弼。
“努尔哈赤想一统女真开国称王,这是边关内外人尽皆知的事。”熊廷弼拱了拱手,“陛下,臣到辽东时间虽然还短,边军上下却都这么说。”
朱常洛点了点头:“辽金殷鉴在前。女真若一统,便是大明心腹大患。边军这么说,是盼着朝廷早做决断,趁建州女真还弱小而发兵剪除。继续说。”
“是。努尔哈赤只怕也这么想,毕竟乌拉部奏劾在先,陛下令他们把敕书都悉数带来朝觐,努尔哈赤自然深畏大明寻由头联合叶赫部、乌拉部讨伐建州女真。袁右参所言,也是臣所想。若无努尔哈赤亲自首肯,他底下人焉敢替他做主?如今却是他的试探了。”
“试探什么?”
“试探陛下允不允他一统女真诸部,更是探问陛下能否册封他为国主。”
心向王化这种词是不乱用的。
什么是王化?努尔哈赤不可能不知道。学天朝的学问,用天朝的仪制衣冠,这才叫王化。
称王在前,教化治理在后。
弱小“野蛮”的部族可以心向王化,就在大明边镇之旁的受册藩国更必须心向王化。
如今的建州女真只是个“弱小”、“野蛮”的部族,但它的野心路人皆知。
“既然如此,他明知大明君臣都清楚他这是闻讯之后对大明钦使避而不见,反而趁此机会猛攻乌拉部,他不怕多一个被问罪的理由吗?又答应了亲自来朝觐,不怕朕等他来了直接拿办?”
大家都聪明,玩什么心眼?
熊廷弼向李成梁行了个礼:“宁远侯,你熟知此人脾性,可否解惑?”
李成梁双眼微眯看了看他。
现在是熊廷弼巡抚辽东。李成梁的部将在辽东仍然有影响力,这不是麻贵去了两年就能彻底拔除的。
熊廷弼一句他李成梁熟知努尔哈赤脾性,意味深长。 未尝没有确认他态度的意思。
“陛下明鉴,此子坚韧不移。”李成梁向朱常洛行礼,而后看着熊廷弼说道,“他说要与钦使一同入关朝觐,那便是要等陛下恩准与否。大明册封与否,他已经停不下来了。臣若所料不差,他定会趁这段时间一举覆灭乌拉、辉发二部。陛下不答应,他先躲去远处,南攻朝鲜、西伐叶赫或者鞑子,都行。”
“宁远侯是说,他已经做好了与大明为敌的准备?”
“他现在自然不想与大明为敌。只是臣昔年助他,把他的野心滋长起来之后,女真诸部之间已经结下诸多血仇。他们今日结为姻亲,明日又反目成仇。努尔哈赤收服的部族越多,越需要更多山林草场河泊来分给诸部。他自然深知这一点,应该说,他一直做着与大明为敌的准备。”
“既然宁远侯这么说,若朕答应他,宁远侯以为他会亲自来朝觐吗?”
李成梁想了片刻,随后说道:“那要看陛下如何答复他。陛下明鉴,他对大明礼制所知不少。臣以为,除非陛下恩准并降旨册封其女为妃,不然他定然只是借故再遣一子带上敕书朝觐。陛下封了妃,依制依礼,堂堂天子又岂能以此诈杀国戚?”
“若陛下不这样恩准,定要借故问罪,他无非折了两个儿子,以后那敕书也没用了。过过更苦的日子,也不用再忌惮大明过问。联汗庭而攻叶赫,又或征伐朝鲜咸镜道、劫掠辽东边镇,大明若兴兵讨伐,他无非全力周旋罢了。总之,至少他已经做足了摇尾乞怜的模样,这次他又说是乌拉部劫杀建州女真在先,占着义理。”
朱常洛看着一直没说话的邢阶。
“搢伯,依你之见,朕该不该如宁远侯所说,册封其女为妃?”
皇帝对于女真和鞑靼诸部族将来的安排,邢阶是知道的。
“臣知陛下想驱使此人。然宁远侯所言,此人野心昭然,恐怕养虎为患,将来不遵皇命。”
几个人都发表过意见了,朱常洛这才问田乐:“希智怎么想?”
“建州女真虎视眈眈,海西诸部仍旧各自为政。”田乐说道,“若陛下无意经略边关之外,那便该借此事壮一壮叶赫等部声势。只要大明不出兵,建州女真已成势,海西女真诸部终究难抵锋芒。如今陛下有意一举鼎定北疆,那便可恩准。此子虽有野心,大明亦有强兵。只要军威不堕,以陛下雄主之姿,努尔哈赤不敢反!何况,他快五十了,常年征战。待其老弱,陛下仍是壮年。”
听上去像是拍马屁,但众人刚从军工园出来,心里都明白他的意思。
就算努尔哈赤是枭雄,建州女真也有百战精兵,但大明需要那么忌惮他将来建国称王之后成为心腹大患吗?
最主要的一点差异就是朱常洛的年龄优势,是他已经通过这几年初步证明了他整合大明国力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