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沐家往事,煌明将来 - 光宗耀明 - 冬三十娘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光宗耀明 >

第403章沐家往事,煌明将来

第403章沐家往事,煌明将来

时至今日,不论是去湖南也好还是去北京也好,又或者湖广及南直隶的人去广州,其实早已不走灵渠。沿珠江的支流北江,在韶州东北面,经过梅关道就能到达江西的赣江。水陆联运,路程更近。

毕竟大明的两个核心都已经在广州的东北方向,而非秦汉唐时的长安洛阳。

而这一次,皇帝偏偏走了灵渠,经广西再到广东。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两代黔国公都被宣到了桂林府,而后再与御驾一同经漓江、西江到广州。

桂林山水甲天下,朱常洛过了灵渠后,经过灵川县城就到了桂林府治所在的临桂县,下一站是阳朔。

朱常洛眼下感兴趣的是沐家父子的口音、广西地方官的口音。

“过了淮河后,江南一带自有吴侬软语。到了武昌、长沙,又是大有不同。到了广西,又是一番风味。广东嘛……”

他笑而不语,其他人不知道皇帝这是在乐什么,地位最高的沐昌祚只得说道:“大明疆域辽阔,生民万万。虽各有习俗俚音,皆服王化。陛下所到之处,无不既恭且诚,喜迎真龙天子。”

“西南不算太平,朕知道,播州之乱不远嘛。”朱常洛摆了摆手,“幸有黔国公世代镇守西南,又有无数朝廷命官不畏山高路远、民风彪悍,这云贵两广,才能水磨功夫一般大体上心向朝廷。”

“臣不敢……”

沐昌祚刚开了口,朱常洛就说道:“老国公,朕只是一时兴起,感慨一番罢了,并无深意。”

说罢看着桂林地方官:“过灵渠时,朕瞧见了。工程修得不错,平日维护也多亏桂林府上下。你们就回去继续办事吧,把桂林府经营好。朕既从永州府经广西而去广东,便是朝廷将来需要广西办好不少事。”

“臣等谨遵圣谕。臣等告退。”

能得皇帝一句夸,现在又能先离开,他们当然是既松了口气又欢喜。

等他们都离开了,朱常洛就吩咐道:“启驾吧,老国公,沐睿,你们就留在龙舟上,陪朕说说话。”

于是便只有两代黔国公心情忐忑地伴着君皇。

到了这里,如果只是一味赶路,用不了几天就能到广州了。

但御驾自然不必赶路,船行悠缓。秋日未到,暴雨常有。御驾出行,安全最重要,安逸也很重要。

船行虽稳,沐昌祚父子心里却七上八下。

“扶国公刘綎啊,埋怨过不少你不肯多出力了。”朱常洛坐着喝了一口茶,瞧了瞧沐睿,“老国公把这公爵之位让予你先行袭替了,你虽在昌明号等事上无不踊跃,但云南诸多土司,还是敬重黔国公的。”

一旁自有内臣宫女在摇着扇子,让这楼船里更通风凉快,但沐睿感觉有点过于凉飕飕的了。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父亲,嘴唇哆嗦了两下又不知该说什么。

沐昌祚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弯下腰:“臣教子无方,犬子无能,实在有负陛下信重……”

朱常洛看了他一会,搁下茶杯站了起来,走过去扶着他埋怨道:“老国公!朕都新封了刘綎为扶国公永镇东北,难道朕是器量狭小之君?宣你们父子来,一路同行去广东,既是要再交交心,二也是要共商将来大计!沐家的心病,朕难道不知道?”

硬把他摁到了座位上坐下之后,朱常洛才又踱回去,一边说着一边坐下来:“山几重水几重,北京到云南,是很远。史册里记得分明,你们自然是惧怕什么时候就沾上大罪。何况,你父亲又落了那样一个晚年?就好比老国公,身子骨硬朗着,在朕面前却定要这般老态龙钟模样。”

他长长叹了一口气:“你父亲那也是做得太过了。想必皇爷爷再有心,也不好乱了朝廷法度。”

沐昌祚低着头:子不言父过。

朱常洛也看着面前的黔国公父子。

在大明,黔国公一家极为特殊。某种程度上,他们这一家除了世袭权利,还真正有领地、有治权。

但毕竟已经不是魏晋时期,大明在云南的督抚司体系才是牢牢控制住云南的根本。沐家的实质权力,往往来源于另授的镇守云南等处总兵官及其他临时敕命。

他们家的永镇云南,不是早已明文定下的制度性职权,而是一种基于天家信任的惯性。

但是到了嘉靖年间,皇家和沐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个巨大裂痕。

嘉靖二十六年沐朝辅去世,他儿子还只有四岁。因此,虽是沐朝辅的儿子袭替公爵,但朝廷任命沐朝弼为都督佥事,代替侄子镇守云南。

嘉靖二十八年,沐朝弼这个六岁的侄子又去世了,按规矩是他另一个侄子继承爵位。这随后,有沐朝弼的母亲请求嘉靖皇帝先送该袭爵的幼孙去北京居住,又有这个幼孙随后暴病夭折。

总而言之,沐朝弼在嘉靖三十三年袭替了黔国公的爵位。

沐朝弼平定元江府土司那鉴反叛,又有其他讨擒叛蛮的战功,其实也算能帮朝廷分忧。但嘉靖四十四年,沐朝弼还是被弹劾骄纵害民、事母不孝、奸污嫂嫂、夺兄田宅等。

嘉靖皇帝也只是略加惩戒,“其嫡母、太夫人李氏,嫂夫人陈氏敕抚按官护送南京居之,给庄产养赡。”

但沐朝弼扣着自己母亲和嫂子不让走。

关键是沐朝弼干了一件朝廷难以容忍的事:用调兵火符遣人到京师刺探朝廷反应。

时逢嘉靖驾崩、新皇登基,朝廷事情很多。等朝局安稳了些,这事自然被提了起来。“黔国公沐朝弼残忍无亲,暴横不道,抗违明旨,拘留母嫂,不遣占恡恶党蒋旭等,不服听断,又用调兵火牌遣人入伺京师动静,请责以抗违之罪,诸佐使为奸及诇伺京师者,捕鞫如律,其火牌即行革罢,以川贵调兵事添入巡抚敕中,用稍折其奸萌,兵部覆如一敬议,从之。”其实这桩案子里最大的一个影响就是:本来一向由黔国公负责调集外省兵马镇压云南土司的职权被交给了云南巡抚。

因而从此之后,袭替了黔国公的沐昌祚既看见了自己的父亲在南京被幽禁至死的结局,又感受着皇帝和朝廷文臣对沐家权力的忌惮。

云南确实仍然如同惯性一般离不开沐家,但并不是离不开黔国公。

于是他也立下一些战功之后,就称病提前退休,把位置让给了儿子。

“高处不胜寒。”朱常洛唏嘘地看着沐昌祚,“老国公,在大明,朕是如此;在云南,沐家亦如此。你父亲既有那性情,这才有了后面诸多事。其间种种,如今也不必再多追述辨析了。但这个结,总要解一解。朕想来,只怕也只有往将来看。”

沐昌祚再次站了起来:“父亲犯了国法,幸赖皇恩浩荡,并未论死,亦未夺了黔国公铁券。沐家上下,无不感念天心宽仁。陛下但有差遣,臣虽老迈,臣的儿子、孙子,沐家子弟,皆愿效死。”

“你们在云南,朕在北京,打得上交道的,也就一些奏本题本罢了。”朱常洛微笑起来,“此去广州路还长,咱们慢慢聊。”

舟行漓江上,朱常洛开始只论沐家的功。

沐家当然有功。

云贵这一带,汉时虽受朝廷统治,但两晋时实则已经是事实上的地方独立。强如盛唐,拿南诏又有多少办法?至于赵宋,拿大理就更没办法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