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太子的变化 - 大庆逍遥贵公子 - 十三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38章太子的变化

看着李正这副虚伪的模样,李卓恶心的都想给他一拳。

装完哔后,李正就转身离开了。

“看来五哥这回难受了。”

翰林院庶吉士虽然厉害,不过李卓并不在意。

但有个人知道这一消息肯定要炸,正是一心要压过李正一头的李阳。

随着曲风灿和李月的事情传开,上京许多人都开始议论此事。

不久之前李家才和曹家联姻,现在又和曲家走到了一起。

李家是要彻底崛起的节奏。

“这位李大人当真是个人物,据说他当年,也不过是一贫苦的农家子弟,能凭一己之力走到这一步,实在是叫人敬佩。”

“是啊,有了曹家和曲家相助,李大人将来官拜尚书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实乃我辈楷模。”

京城中,这样的议论声随处可见。

李通几乎成了许多,没有身份背景读书人的偶像。

读书是为了什么?不就是将来考取功名,当大官,光耀门楣的吗?

只是此事想要实现,实在是太难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有更多人在讨论。

纷纷猜测,曲风灿和李月成婚,鱼小郎君究竟会不会现身?

毕竟他曾说过心上人是李月,随着《林王阁序》文章一出,众人对他的好奇已经来到了顶点。

此前李阳和曹婉儿的婚事,因为曹婉儿腹中胎儿,故而一些礼节上做的有些仓促。

但这一回,一切都得按照规矩来,这次是纳采,之后还有纳吉,之后才是纳征。

李卓的计划还的等到纳征,曲风灿亲自来府上那天才行。

故而这段时间,李卓也没什么事情。

可朝堂之上,却因为李卓的建议已经变的风起云涌起来。

太子听完平王的话后,刚刚在朝会上提出,要将郊迎的礼部之人换成御林军。

并带使团参观他们金牛卫的练兵之所,此举自然是遭到了窦渊等人的强烈反对。

“太子殿下,自古郊迎之人都是我礼部,周全自有卫兵保护,何须换成御林军?

胡人使团来访,此举若是让他们产生误会,定会影响接下来的两国大事,万万不可!”

身为礼部尚书的陈达,直接对赵泓霖火力全开。

虽然太子身份高贵,但这种接待使团的事情,本来就是以他们礼部为主导。

此番自己又占据大义,说起话来自然有底气。

赵景润坐在龙椅上,看了眼赵泓霖。

“莫非这也是子锋的意思吗?”

堂堂太子去接待使团,本身就让人诧异,加上太子当时说的那滔滔不绝的几条理由。

他就知晓,定然是李卓出的主意,故而这一次定然也是,很好奇李卓还交待了什么,所以没有说话。

“陈大人言之有理,太子殿下,有国来使,当以和谈为主,我大庆不可主动制造摩擦,以免战火重燃。”

窦渊也在此时拱手说道。

杜成忠看了他一眼,往前一步对赵景润一拱手。

“陛下,老臣以为太子殿下既出此言,定是有他的道理。”

赵泓霖对他缓缓一笑。

“父皇,儿臣以为此举并不有违礼法,方才儿臣还未说完。

这些御林军要身披玄甲,手执刻有“龙雀”的宝剑,龙雀剑为上古礼器,故而此举并无不妥。

我大庆和胡人已多年未通往来,胡人善战且喜战,这第一面十分重要。

他们看到披甲执锐的御林军后,可以给予胡人震慑。

此后带他们去参观金牛卫练兵,也是同样的道理,既是出使谈判,那就代表着利益的交换。

双方博弈从见面那一刻就开始了,我大庆身为天朝上国,就是要无时无刻给胡人制造压力,始终掌握主动。”

这番话,是赵泓霖根据李卓的言语,稍加改变而来。

可却将包括赵景润在内,许多人都给镇住了。

“太子殿下言之有理,既是披甲执锐,那便符合古之礼法,看来太子早已是成竹在胸!”

杜成忠对太子这番言论十分满意,如今,他们仕子党,已经默认和东宫站在一条战线上。

以往的太子在他看来,虽然没犯下过什么大错,但文韬武略也很一般,并没什么出彩的地方。

可也不知怎么回事,自从上回提出东宫书府一事后,太子整个人似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