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世外高人 - 穿书后我靠药膳系统养夫郎 - 明喜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47章世外高人

那日后,皇上废范契的官位将人打入大牢,青阳城郡守一职也被搁置,宋汤手下刘清浊只是九品小官但思维活络能担大任,皇上直接封了此人为青阳城新任郡守。

自此,郡爷府翻新重建,打通那道围墙后,与旁边的桃花斋连为一体。

百姓既可随意进出郡爷府前厅,也可从郡爷府进入桃花斋吃饭,要是有冤屈,可以直接投递名状到刘郡守家中。

刘郡守恪尽职守,只要有人不满哪怕睡在床榻上也要爬起来,民风正气,广为流传,青阳城有个好郡守的名头也传到整个州域。

苏潺和苏余解决了这件事情,与段湛川拜别后回了县城,皇上与苏汤见过段湛川后也乘着马车前往京城。

之前赵虎和齐应在他危难时候愿意帮他,自然感激不尽,于是免了他们的外卖费让他们参股。

瞬间整个青阳城都有粉红汉子的身影来回穿梭,成了城中不可缺少的风景。

段湛川的铺子规模不断壮大,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开了不少分店,派手下小许、李子旻等前去接手,现在说是日进斗金都不为过。

因为铺子支出的菜量,李可的小菜园只留下了小苗,特招一批种田好手前往开垦农田,有了刘清浊的手谕,北边一大片荒山也得到了开发。

临近冬季,只是翻新了一圈,便叫人护好刚刚长出来的苗,用棚子遮挡风雨,等到这一茬菜品过去后就等来年春季再播种。

李可作为其中的老大,只要负责指导他们进行干活,平日里与各个掌柜交流支出。

现在也学了不少算数,和昔日受尽欺负的小哥儿恍若截然不同两个人。

寒风刺骨,席卷几片树叶卷入空中,街上行人少了不少,不似之前的热闹,树梢的大雁也不见踪迹,成群向另一边飞去。

时间的真快,冬季到了。

段湛川仰头哈气,空中的雾气迷了眼睛,手要搓搓才能回暖,身上套着棉衣,是宋秋叶苦练许久的针线活,针脚细密,收尾处总是留下几个线头,整个衣服版型略微偏斜,显得段湛川的左肩会更高一些。

这身衣服刘清浊笑了他不止三次,谁能想到外人眼里犀利多谋的段掌柜私下穿着夫郎绣失败的衣服。

胳膊处过于紧密,他抬手都要歪头让那边更舒服些。

摘下一片叶子,夜晚的凉气让叶子上面染些白色的霜,手指抹去后叶子本身的触感更像是干枯没有水分的落叶。

宋秋叶裹紧衣服,探出个小脑袋:“夫君,流宛又跑哪里去了。”

段流宛现在最喜欢和小爹爹捉迷藏,几眼不看人就跑了。

段湛川把他推回屋里,摸了摸他的手:“别找他了,小孩子等会就回来了,怎么不戴手套。”

宋秋叶手很凉,段湛川直接把他手放到自己的脖子上,激起他一阵颤栗:“下次记得带上。”

“夫君,我手凉。”宋秋叶手在他脖子上,偏热的体温回暖着他的手指,他忍不住蜷缩了一下,转了转自己的手腕。

段湛川用了点力气,把人抓住,引导他坐在自己的腿上,手顺着衣服直接塞进自己的后背:“乖,暖热了再出来。”

“好吧!”宋秋叶有便宜不占才是傻瓜,手在他健壮的后背上捏了一下,夫君的背阔肌手感坚硬,他根本捏不动。

段湛川就感觉那双手撩拨一般轻打着圈,还用冰凉的指尖揉搓着自己突出的那块骨头,柔嫩凉意有些难受。

段湛川在他背上打了一下:“老实点!”

宋秋叶老实了,不过也就听话了这么一会儿,在他腿上扭来扭去。

经过这么一动,厚重的衣带松散开来。

“秋叶,不长记性是吧。”

“才没有呀。”宋秋叶见时机差不多,站起来就要走,后面一股拉力直接把他扔到床上,床垫厚重的棉被让他弹了两下,衣带直接散开了。

至于孩子,刘大人担任起孩子干爹的地位,哄着段流宛睡在了郡爷府。

岁月静好,段湛川的金库也愈来愈充实,特意购置了一间三进三出的大院子。

之前那套记得是宋任仪的名,现在跑去衙门换了一下,把两套房产都过户到宋秋叶的名下。

段湛川刚走出衙门,一位白发鹤颜的老人行步而上,后还跟着个年轻人。

年轻人出声道:“是段掌柜吧,我叫黎也,这位是我的师傅洞月真人。”

洞月真人古筝一绝,年轻时曾经用几根棉花行曲与岸边花魁隔江对唱,可谓艳明远扬。最后花魁败下阵来,古琴三绝的龙吟琴竟然被棉花线击败,洞月真人并未留有真名,而是用着艺名洞月名扬天下。

一口洞月,一曲相思断肠,情意延绵汇入其中。

这些年除了宋小大人的曲子他尤为喜欢,现在听到徒弟说青阳城有位好苗子,他不远千里坐船前来,就是想见见这位奇人。

“我是段湛川,你们是?”段湛川看着突然搭话的两个人,往后退了几步。

黎也看出他的疏离,连忙解释:“上次齐家的宴席,我听了令夫郎的曲子,觉得他极为有天赋,这不我把我师傅叫来了。”

黎也道:“我师傅你肯定听说过!可有名了。”

段湛川想到原书里提过一嘴的那位隐士真人,敬畏之心升起,喊了句:“前辈,您是来?”

“老夫是来见见这位奇人,如果根骨合适,我愿意传授他技艺。”洞月真人身子愈发孱弱,这次坐船也是废了半条命,只是黎也不能学会他的技艺,找了许久的传人就这么一两个,他实在不想让他的手法失传了。

段湛川替夫郎先谢过这位老人:“多谢前辈,只是一切还是看我夫郎意愿,要不先去我那边坐坐。”

两人舟车劳顿,已然疲惫,欣然同往,过了几条街,桃花斋就在最里面。

黎也几月不在,这道街大变样,两边都挂上了红灯笼,很是喜庆。

他指着灯笼问:“段掌柜,这是何意。”

“哦,那个啊,夜晚暮色过于昏暗,给街道两旁置办上两盏灯,也就能看清路了。”

之前李可摔过一次,他也就在门前挂着灯笼,避免再有人摔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