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犯罪侧写师2》(8) - 刑警寻凶手记:灭门、虐杀背后的人性之恶 - 延北老九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十七章《犯罪侧写师2》(8)

第八案小三杀手1

“郑岩,你怎么看这个案子?”坐在后排的杜丽探过头,问坐在副驾驶位上的郑岩。

三个小时前,受公安部刑侦局指派,郑岩、杜丽、秦玲和慕雪一行四人抵达了h市。简单听取了h市警方关于一宗连环凶杀案的汇报后,郑岩要了一辆车,由秦玲驾驶着来到了案发现场附近。

案发现场位于h市最繁华的闹市区,距离大约20米的十字路口。

郑岩并没有进入现场,而是就在这个距离上观察着。这里显然不是第一现场,郑岩想要知道的凶手为什么会选在这个地方抛尸。

“她应该有辆车。”郑岩分析道,“在第一现场杀人并对被害人进行凌虐后,她需要用车将尸体运到这个地方。”

“她在这里停留了一会儿。”郑岩想了想,说,“时间不太长,不会超过5分钟,太久的话就会被人发现。随后路上来往的车就多了起来,她留下的痕迹会隐藏在那些车轮下。”

“小雪。”郑岩将目光转向慕雪,“有把握找到那辆车吗?”

“没有。”慕雪干脆地说道,翻动着手里的档案,“h市警方从现场提取到了将近500组的车辙痕迹,先不说分析的问题,连参照物都没有,你叫我怎么找?”

郑岩嗯了一声,打开了随身携带的档案盒,里面是一张大幅的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h市最繁华的闹市区街口,拍摄的时间是三天前的凌晨4点,街上行人寥寥的时候。

一名女孩儿全身赤裸地躺在路口的中央,四肢呈大字张开,头发披散着,挡住了脸。

女孩儿的身上布满了纵横的伤口,有些伤口外翻,呈现白色。

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女孩儿死亡已经超过5个小时。

女孩儿的身材非常惹火,凹凸有致,微微隆起的小腹更给她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风情。

郑岩闭上眼睛,想了想h市警方关于本案的介绍。

“同样的案子目前在我市已经发生三起,最早一起发生在半年以前,三名被害人遇害时都已经怀有身孕。到目前为止,三起案件均未能找到第一现场。”h市警方关于本案的负责人说,“我们在三名被害人的口中均找到了不属于被害人的皮肤残屑和血液,通过dna鉴定,认定属于同一人,且属于一个女人。”

“前期调查显示,三名被害人年龄分别为22岁、24岁和20岁。三名被害人之间没有交集,但却有极为相似的生活轨迹。”h市警方负责人指了指会议室白板上的三张被害人照片,又翻开了一本笔记本,说道,“遇害前一年,三名女孩儿从各自的公司离职,并搬离了原本租住的房子。奇怪的是,对于新住址,三人都未向家中透露过。甚至与同事之间也断了联系。偶尔和朋友外出,也从未谈及过自己的生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被害人的家人并不知道她们从事何种工作。不过有一点很奇怪,以往她们经常需要家中的资助才能生活。一年前,这些女孩儿不仅不再向家中要钱,反而每个月都给家里汇入一笔钱。

“对于三名女孩儿是否交有男朋友一事,她们的家人均表示并不知情,女孩儿腹中胎儿的父亲是谁,我们至今未能查清。

“实际上,三名女孩儿遇害后,除了路人外,我们没接到其他相关的报案。在我们发布了相关启事后,其家人才得知女孩儿已经遇害。并带领我们到她们租住的地方,结果却被房东告知,三名被害人均早已搬走,对于搬到了什么地方,房东表示并不清楚。

“在第一起案件发生的时候,我们曾推测,凶手可能是被害人的男朋友,因女方怀孕,与男方发生争执,男方失手杀人。但围绕第一名被害人的人际关系展开调查后却发现,没人知道女孩儿的男朋友是谁。众多好友表示,并不清楚女孩儿交了男朋友。随后,第二、第三起案件发生。相同的作案模式,相同的抛尸地点和相同的不属于被害人的血迹、皮肤残屑推翻了我们之前的论断,我们讨论后认为这是一宗连环杀人案。”

h市警方负责人介绍完案情后,看着郑岩不再说话,眼中却带着期许,希望这个虽然年轻,但在警界已经颇有名气的人能为他们陷入僵局的案情带来一线曙光。

郑岩却在思索了片刻后说道:“给我们一辆车,我要去现场。”

“她到底想干什么呢?”郑岩皱着眉,看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车流,沉吟不语。

他用力揉了揉太阳穴:“她想让更多人看到这一幕,可为什么要扒光她们的衣服?为什么要摆出那种羞耻的造型?”

“对于女孩子来说。”杜丽说,“没有比裸体示众更羞辱的事情了。”

“示众?”郑岩愣了一下,眼睛里冒出了炽热的火光,“对,没错,凶手就是在示众。”

“她是在展示,羞辱这个女孩儿。”

“她撕下了她最后的遮羞布,让她在大庭广众之下毫无秘密可言。”

“这个女孩儿,一定有什么地方引起了凶手的憎恨。而这里只是凶手选择的舞台。”

“凶手给了她最后的尊严,遮挡住了她的脸。”

郑岩一口气说完,想了想,又说道:“她们的身上隐藏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始于她们辞职后的生活。而她们的怀孕可能是导致她们遇害的根本原因,当务之急是找到孩子的父亲们。”

“h市警方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慕雪说,“他们已经从多个方面展开了调查,但是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辞职后,这三个女孩儿就像失踪了一样。”

“她们需要被隐藏起来。”郑岩说,“孩子的父亲不希望她们出现在大家面前。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在尸体上发现更多线索了。”

“希望微量物证能帮上忙。”慕雪叹了口气,说,“线索肯定不会好找,否则,h市警方的工作不会如此被动。”

2

“被害人的致命伤位于左胸口,一柄双刃匕首刺穿了她的心脏。”

第三起案件中遇害的女孩儿安静地躺在解剖台上。郑岩强迫自己从她身上嶙峋的伤口中收回目光,专注于秦玲的讲解。

“匕首的形状很奇特。”秦玲比画了一下,说,“从尖部至护手部位逐渐变宽,厚度约为5毫米,长度则有可能达到50厘米。”

“匕首的护手应该是球面形状。凶手在将匕首刺入被害人的身体时,护手在被害人的身上留下了痕迹。”秦玲指着被害人左胸前贯通伤处的淤痕说。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匕首?”慕雪问。

“左手短剑。”秦玲言简意赅。

曾在美国留学过的郑岩和杜丽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

“左手短剑”是以法语“左手”为名的一种短剑,是专为击剑手设计的辅助类武器,为弥补讲究轻巧而牺牲防御力的击剑术而出现的。

左手短剑体型较小,一般不超过50厘米,所以隐蔽性较强;而且左手短剑一般装饰很好,像一件艺术品,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在机会来临时,也可以成为一件致命的武器,因此,“左手短剑”也被称为“隐蔽的杀手”。

“一个懂得击剑,或许也爱好击剑的女人。”郑岩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她的身体不会太弱,强壮有力,能独自一人完成这个案子。”

“她身上的其他伤痕呢?”郑岩问。

“死后造成的。”秦玲说着,翻开了被害人身上的一处略显发白的伤口,“软组织颜色浅淡,说明无生活反应。基本都是这样的伤痕。凶手在被害人死后对她的尸体进行了虐待。”

“致伤工具呢?”郑岩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