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筒子楼里的鬼 - 身后有诡手 - 万里腾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科幻灵异 > 身后有诡手 >

第六百五十五章筒子楼里的鬼

孙英美他们是开车来的,在她说服了黄有乾后,就由他开着载着我们一起过去了。再叫出租车之类的,也是麻烦,黄有乾本身也不放心丢下这个小姨子,单独跟着我。

时间不长,我们来到了一个老旧的小区附近。

这里的建筑物,都比较古旧,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是上个世纪的筒子楼。

看起来,整体的建筑都很大,但是高度上不如现在的商品房,而且采光之类的也是很差劲。

我记忆中,这种房子,很多大白天里都是开着灯的。

因为没有厨房,所以很人都是自己改造出的,有的是在房间里面单独隔离出一个小区域,用纸板、木板之类的。

我记得那个时代,没少因为这种事情,而发生的火灾和惨剧。

后来为了安全,有的人也是为了省事,或者更多的居住空间,就直接在楼道,或者走廊里炒菜了。

只要走过一遍,就像是闻气遍了东南西北各个地区的菜系。

车子停下,我们从里面走出来,切身的体会这种环境,我的思绪更加的感同身受。

因为小时候,我曾经跟随外婆、外公,居住过一段时间。

“刘大师,看您的神枪,似乎对于这筒子楼的感情,很深啊,难道以前也住过?”

黄有乾的年纪,实际上要比我大一些。

他娶的老婆,也就是孙英美的姐姐,要小了他好几岁,反正有钱,人家也就不在意那么多了。

“没错,我小时候,父母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我,尤其是读书方面。”

“我又比较性子野,没少惹是生非、打架之类的,有一次犯事很严重,学校通知了家长。”

“我妈从学校回来后,去了一趟外婆家,再后来,我就去外婆、外公那里住着了。”

我小小的感慨了一下,也是曾经的真实经历。

黄有乾此刻也露出了缅怀的神色,看得我一愣,我记得他的家境是挺不错的。

“如大师您所见,我小时候也居住过一段时间,因为我父亲曾经是一个干部,后来才下海经商的。”

他这么一说,我也想起来了那个时代的一些广播。

那个时代,家家户户都是一个广播的,可以收听村子里的通知,也能收听一些广播故事和宣传等。

功能和作用,就相当于是现在的电视机。

那时候为了收听广播,家家户户都是要竖起一个天线架子的,在屋顶,或者是旁边的土坯上。

一根碗大的棍子,上面横着几根金属条,通常都是纯铝制作的管道,或者是扭曲的绞绳状态。

后来大家都不用了,民间就有人用三轮车,拖着火炉和坩埚之类的下乡。

将架子拆了,把那些铝熔化掉,浇筑成为一个个洗脸盆或者是桶之类的工具。

因为那个时代的塑料很贵,要不然要不然也就不会有后世的塑料大王,或者是塑料花大王。

一代华人首富,李嘉诚了!

所以塑料在民间农村,那时候可珍贵了。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那玩意很好,结实耐用,而且还是自己家里的,又不会笨重。

现在就没有什么人使用了,因为有毒!

用那种东西做食物,尤其是饭锅和炒菜锅了,对于身体有害。

我一边想着,也是一边说着,把这些东西跟黄有乾一对,嘿,还真的很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但是孙英美就不一样了,她小了我们七八岁,等到她懂事的时候,那些玩意已经都没有了。

换个方式来说,就是她刚出生的时候,正好是那些东西拆除的时候。

孙英美听着我们说话,也不打扰,只是偶尔插嘴一下,也听得很认真的模样。

她在前面带路,熟练的来到了四楼,一个比较靠后的房间门口。

一路走过来,我惊奇的发现,这里是属于城中村,位置并不繁华,而且道路上的水泥也坏掉了很多。

有些地方是水洼,也有的地方露出了泥巴。

这老旧的房子更是如此,斑驳的墙壁外面,写上一个红色的叉叉“拆”字,最合适不过了。

这一路上,周边的房子,竟然全部都有人居住。

偶尔几个空的,上面也贴着一张纸,有电话号码,招人租住。

“京城人口太多,地面就这么大,大家都挤在这里,就变成这样了。”孙英美解释道。

“前阵子,我看新闻,还有人居住地下管道的,尤其是冬天的供热热水管道。”

他俩一唱一和,倒是把京城说的像个八九十年代,还二十一世纪混杂的地方了。

这看起来,倒也真是如此,什么都有!

“咚咚咚!”

孙英美主动上前,敲敲门。

里面传出来一个声音,有点中气不足的感觉:“谁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