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我只是想让儿子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 - 卡尔·威特的教育 蒙台梭利的教育 斯托夫人的教育大全集 - 卡尔·威特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十六章我只是想让儿子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

我认为,从小就享受到真理滋味的儿子,比任何一个儿童都要幸福。儿子的学识惊动了整个德国

1808年5月,梅泽堡一所学校的教师琼斯·兰特福克先生,为了激励自己的学生,要求允许他在学生面前考考卡尔。我起初害怕由此引起儿子的骄傲自满,颇为踌躇,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和往常一样,我提出了一个条件,即由于卡尔还是个孩子,关于考试一事不要事先让他知道,同时还要提前跟学生们打招呼,千万不要对他说一些表扬和赞美的话。

兰特福克先生应允后,就正式邀请我参观他的学校和学生,并希望提出批评和建议。到了学校,兰特福克先生把我和儿子带进教室,让我们坐到后面。

那堂课正好是希腊语课,教科书是《波鲁塔克》,学生们都感到挠头,兰特福克先生于是请卡尔回答,想让同学们见识见识。卡尔很轻松地就把学生们不明白的地方全解答了。不仅如此,卡尔对其他的问题也是对答如流。

尔后,兰特福克先生又把拉丁语写成的《凯撒大帝》一书交给卡尔,并提出问题。没想到,卡尔又毫不迟疑全部地做了回答,接着,兰特福克先生又拿出了一本用意大利文写的书让他读,他也读得很流利。在这过程中间,我也用意大利话向儿子提了几个问题,他都一一做了回答。

兰特福克先生还想考考他的法语,由于教室里没有合适的书,只得用法语和卡尔说说。但卡尔就像用本国语讲话一样,也非常流畅地回答了各种问题。

后来,兰特福克先生又向他问了有关希腊的历史和地理等问题,尽管提的问题很多,又是各个方面的,但卡尔全部一一给予了回答。最后考了数学,卡尔圆满的答案使学生和老师都为之惊讶。

当时卡尔才7岁零10个月,看到这种令人幸福的情景,坐在教室后面的我内心涌出了激动和骄傲之情。

几天后,《汉堡通讯》上有一篇文章详细报道了事情的全过程。我记得非常清楚,报道从“几天前,在本地教育史上发生了一起惊人事件”的语句开始,而结语是:

“但是这个少年绝非少年老成,而是非常健康活泼、温柔而天真,并且没有一点少年人常有的傲气,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华。这个少年叫卡尔·威特,是洛赫村牧师威特博士的儿子。”“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谁的孩子能够得到如此理想的发展,其教育青少年的方法一定是非常有趣味的,但遗憾的是威特博士没有细谈。”

不久,各地的报纸又马上转载了这一报道。于是儿子卡尔的名字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德国。来拜访卡尔的人更多了,他被各方面的学者和教育家们测试,其后专家们都说百闻不如一见,没有不佩服的。他们中许多都是当代一流的学者。

对于各种访问,儿子都是非常礼貌而冷静地对待。我也不时告诫他在这种情况下不要产生骄傲的情绪。卡尔仍然和往常一样,并没有因此而自满。这一点真令我感到欣慰。

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

在我们的国家,自古以来人们都特别尊重学者。德国之所以能够繁荣昌盛,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由于卡尔的学识,他顷刻间就名扬天下了。莱比锡大学的一位教授和一位在本市很有势力的人物打算让卡尔进莱比锡大学学习,他们说服我让本市托马斯中学校长劳斯特博士对卡尔进行一次考核。

开始时,我并不想他们来考儿子,怕他们乱出考题并予以拒绝。可后来,我发现劳斯特博士是一个深明事理和蔼可亲的学者,并不是我开始所想象的那种人。在他们的再三劝说下,我最终同意了。

劳斯特博士没有让卡尔觉察到是在考试,而是在交谈中完成了考核。

时间是1809年12月12日。

考试过后,劳斯特博士就给卡尔写了入学证明书。内容是:

今天根据我的要求,对一个9岁的少年卡尔·威特进行了测验。

考希腊语时从《伊利亚特》中选了几段;考拉丁语时从《艾丽绮斯》中选了几段;考意大利语时从伽利略的著作中选了几段;考法语时在某一本书中选了几段。都是比较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卡尔却完成得很好。

他不仅语言学知识丰富,而且理解能力很强,具备各方面的渊博学识。这个令人赞佩的少年,听说是其父威特博士教育的结果。

我认为这一教育方法值得学者们重视。总之,这个少年完全具备上大学的条件。为了学术的进步,让他上大学深造是非常必要的。

劳斯特博士的证明书送到莱比锡大学后,校方同意他于第二年1月18日入学。

入学那天,我带着儿子去见了校长居思博士。居思博士非常高兴,同我们谈了许多话。同一天,他向市里的权势人物发出一封信,内容如下:

洛赫村的牧师威特博士的儿子卡尔·威特,刚刚9岁就具备了十八九岁的青年们所不及的智力和学力。这是他父亲对他实行早期教育的结果。

由此可知,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使儿童的能力发展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卡尔能熟练地翻译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以及希腊语的诗词和文章。他最近被很多学者考过,没有一个不为他的学识而惊叹。他还在国王面前接受过考试。

他具备十分丰富的人类有史以来在文学、历史和地理等方面所积累的知识。这些都是他父亲教育的结果。所以说他父亲的教育方法也是一点不亚于其儿子的学识,令人惊叹。

说到这个令人钦佩的少年的健康,与其他许多神童不同。他非常健康、快活和天真,也没有一点其他神童所往往表现出来的傲慢和无礼,真是个难得的可贵少年。只要今后继续进行教育,其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由于这个少年的父亲收入微薄,又家住农村,难以继续对他进行教育。卡尔过去是由他父亲教育的,今后的教育则是他父亲力所不及的。

他父亲希望能全家都搬到城里,使少年住在自己身边并能上3年大学。但由于他父亲是农村的一个穷牧师,不可能牺牲牧师职务到城里来,所以我向诸位呼吁,只要威特博士每年有4个马克,就可以住到莱比锡,教育这个在大学里学习的可贵少年。为此特请诸位踊跃捐款,金额每年4马克,捐助3年。

这是最美好的事业,我深信诸位是不会甘于受到看见一个天才被埋没于世的谴责的。何况威特博士来本地也可以对其他孩子进行同样的教育,这对我们的教育研究亦可助一臂之力。

总之,这是一个美好的事业,望诸位踊跃参加。

在这里,我要说一句,当年如果不是把钱花在带儿子去各方周游上面,也许不会弄到后来连儿子上大学的费用也负担不起。虽然我只是个穷教师,收入微薄,为了能有出门的旅费,全家人都得省吃俭用,旅行时也只能住最差的旅馆,但我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从不后悔。

我记得,当时这封信的反响是相当大的,尽管每年预定筹款4个马克,但实际上达到了8个马克。不仅如此,当地人还为我划了从事牧师职业的区域,发给我双份的工资,并要求我一定去。

国王亲召入哥廷根大学

我为了得到国王的辞职许可,带着儿子卡尔去了卡塞尔;这里要说清楚,以免误解。当时的国王不是普鲁士国王,而是威斯特伐利亚国王杰罗姆(拿破仑一世的弟弟)。

1807年,拿破仑一世在易北河西岸建立了威斯特伐利亚王国,他弟弟杰罗姆当了国王。自那以后,洛赫村和哈雷等地方就属于这个王国管辖,但政治上却由法国人和德国人统治。我们到达卡塞尔后,碰巧国王外出旅行。于是,第二天早上我们才去拜访拉日斯特大臣,拉日斯特大臣也考了考卡尔,同样感到吃惊,他共考了卡尔3个小时,最终确认卡尔是个名不虚传的杰出人才。他觉得把卡尔送到国外去太可惜了,因为莱比锡当时是属于萨克森的。他问了许多有关我的教育方法,最后决定不让我们父子去莱比锡而留在国内。

第二天,拉日斯特设晚宴招待我们和政府的大臣们;在宴会上,这些人也考了卡尔,大家都感到非常满意。经过协商,他们决定请国王承担莱比锡市民们所承担的义务,让我们留在国内上哈雷大学或者哥廷根大学而不去莱比锡。但我以不能辜负莱比锡市民们的心意而拒绝了。由于没有得到国王的许可,我们只好闷闷不乐地在洛赫等着。

7月29日,我们接到了维尔弗拉得大臣的来信,信中写道:

足下的辞意和令郎的非凡才学已经呈报国王陛下,热心于学事的陛下让我传达他的命令:准许足下在本年圣诞节之后辞去现职,待令郎大学毕业后再为足下划定从事牧师职业的区域。

陛下说由于国内也有优秀的大学,所以没有必要前往外国,应在国内就学。并且不必接受外国的资助,在本年圣诞节之后的3年中,每年下赐60个马克,命令令郎上哥廷根大学学习。

我很荣幸能向足下传达御令,也愿为令郎的教育贡献力量。为迁往哥廷根,令从即日起到圣诞节的两个月期间可以做离职准备。

就这样,卡尔于同年秋天上了哥廷根大学,共学习了4年。

4年中他所学的学科是:第一学期是古代史和物理学;第二学期是数学和植物学;第三学期是应用数学和博物学;第四学期是化学和解析学;第五学期是测量学、实验化学、矿物学和微积分;第六学期是实用几何学、光学、矿物学(继上学期)、法国文学;第七学期是政治史、古代史(第二轮);第八学期是高等数学。此外,还有解析化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在学习过程中,起初我和他一道去学校,以便进行照顾,这是由于卡尔年龄太小不放心。

卡尔在大学里的学习生活是轻松愉快的。一般说来,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和一些20岁左右的青年一起学习,一定是相当紧张的,但实际上卡尔的学习并不紧张。

他可以尽情地游玩和参加运动,并常常去采集动植物标本。他会画画、能弹琴,也会跳舞。除了上课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古典语和近代语的研究。

复活节的假日一到,我就领儿子去旅行,这件事很使人们不解。他们以为我一定会利用这一周的休假拼命帮助儿子复习功课,估计我们为此会天天跑图书馆。我的朋友们也的确是这样劝我的。但是我却回答道:“如果我是打算让儿子作一个供人观赏的玩物,我就那么干,可是我的目的不是要儿子作展览品,我以为与学问相比儿子的健康和见闻更为重要,况且儿子的学习时间已是绰绰有余的。”总之,他们都感到极为惊异。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