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一手好算盘
第165章一手好算盘
帝后之间温情脉脉,淑贵妃和德贵妃双双嫉妒的几乎发了狂,而不远处的赫连舍却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的团团转了。眼巴巴的看着香嬷嬷挑了两个口齿伶俐的流民直接带去了皇帝的面前,赫连舍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上。
急中生智,赫连舍突然头脑中灵光一闪,他想到了一个绝密的注意。招手唤过了一个不远处的侍卫,如此这般的嘱咐了一番,他脸上的神色这才渐渐的放松了下来。
很快的,香嬷嬷就带着那两个江南的流民赶到了皇帝的暖棚子前。
不用香嬷嬷吩咐,两个人就‘噗通’一声双双跪倒在了皇帝面前。
“草民曹鹏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草民赵举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人都是第一次面君,免不了有些畏畏缩缩的,可是他们行礼、山呼倒也算是有板有眼,不像是最底层的老百姓。
皇帝的神色微微一转,居高临下的说道,“下跪的都是些什么人?”
“回陛下的话,草民曹鹏是江南万县的秀才,这一次家乡遭了大灾,实在没有活路了这才跟着乡亲们一路乞讨来到京都的。草民能见到天颜实在是三生有幸,祖宗几辈子积下了大德了。草民别无所求,只求陛下为江南几十万的老百姓伸冤,给大家一条活路啊。”
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又问赵举,“你呢?你也有功名在身?”
“回陛下的话,”赵举的声音有些发颤,“草民只是一介白丁。只因为草民的父亲曾经是丁丑科的举人,是以草民打小也识得几个字。只不过草民性子愚笨实在不是读书的材料,这才安心的在家里耕种几十亩的水田,十七岁上又娶了贤惠的妻子,生了几个壮实的儿子,一家子日子过得也算和顺。”
说道这里,赵举已经没有了最初的紧张,而是悲从心来的哭出了声来,他一边哭一边说道,“谁知道,老天不开眼,江南竟然也遭了这么大的灾,可惜草民几辈子积攒下的那些钱财都被人一抢而空,草民也沦落为流民了。老天啊,你今天终于开眼了,草民终于见到了陛下,这一下江南的百姓们就有救了,大家伙就能够回家了啊!”
赵举说完已经泣不成声,匍匐在了冰冷的地上。
皇帝的神色益发的凝重了起来,“江南向来富庶,江南道也并未上报旱涝之情,这大灾从何而来?”
“不是天灾,是人祸啊,陛下!”
勉强忍住悲伤的曹鹏有些激动的喊了起来,“英明的陛下啊,老天爷向来眷顾咱们江南,江南今年也风调雨顺的,这一次不是天灾,是人祸,是人祸啊!是有人存了心的祸害咱们江南哪!”
“人祸?!”
皇帝震惊的直接从玉撵上撑起了大半个身子,愤怒的大声说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祸?你且细细说来!若是又半点隐瞒或者不实之言,当心你的脑袋!”
“草民不敢有半句隐瞒,请陛下明察。”
曹鹏再次磕了三个响头,把这几年来江南发生的事情一板一眼的说了起来。
原来,早在三年之前,富庶的江南就零星的出现了一些占山为王的匪盗。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们都没有把这些盗匪当回事,江南人家人人富裕,遇到了那些匪贼把钱物都给了他们就是了,那些人也就是图财总不会伤人性命的。
可是,渐渐的江南的人们就发现他们错了。
那些匪贼们开始是图财并不害命,但随着匪贼们越来越多,他们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不再仅仅满足只是掠夺一些浮财,而是盯上了那些富庶的大户人家,选个夜黑风高的夜里就给全部劫了去,遇到那些舍命不舍财的就给来个血洗全家,老幼妇孺统统杀了,却把男丁给掠夺走了,强迫他们去给他们修筑城寨或者干脆就让他们加入他们。
盗匪的规模也就越来越大起来。那些富庶的大户们被洗劫的差不多了之后,他们又开始找那些稍微富裕的人家下手,到最后连最普通的人家也不放过了,经常一个村又一个村子的洗劫一空。
无奈之下,为了活命很多人才拖儿带女的离开了家乡,饥一顿饱一顿的到处乞讨度日,再也不敢回那个富庶的江南水乡了。
有一部分人好不容易逃到了京都,满心希望着能在繁华的京都讨得一口热饭、求的一件棉衣蔽体。可是,没想到竟然是一下子就入了一个囚笼里,连自由都失去了。
愤愤的说了这几年来江南百姓们的遭遇,曹鹏也已经是泪如雨下,最后又满怀希望的说道,“……,这一次老天终于开了眼啊,天恩浩荡开了这个粥鹏,我们这些人才得以走出囚笼重见天日,求陛下给江南的百姓们做主啊!”
看着匍匐在地上痛哭不已的曹鹏和赵举,皇帝的脸色已经是一片铁青,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字来,“江南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江南道的奏章里为何只字未提?!”
皇帝的雷霆之怒不是冲着痛哭的曹鹏和赵举的,而是对着周围的文武百官说的,皇帝的眼眸中一片赤红,大声的喝问,“你们一个个的难道也都没有听到半点风声?!还是都装聋作哑的和那伙子盗匪是一伙的?!你们真的把朕当成聋子、瞎子了?!”
“臣等失查,臣等知罪,请陛下息怒,保重龙体。”
‘呼啦啦’文武百官跪倒了一片。
“你们,你们,……”
皇帝颤抖着手指,指着跪倒的百官,气的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了,他的身子晃了几晃,差点从玉撵上跌下去。
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飞快的对视了一眼,一边一个轻轻的握住了皇帝的手,太后娘娘轻声的劝道,“皇帝要当心自己的身子骨啊,事情虽然麻烦了些,不过好在都已经摆在明处了,派人料理了就是了,赫连朝这副重担都在你肩上扛着呢,你也不能这么不爱惜自己的身子啊,我老婆子瞅着揪心哪。”
皇帝闭了闭眼,眼角就闪出了一丝晶莹来,却又气又累的实在说不出话来了。
太后娘娘安抚的拍了拍皇帝枯瘦的手背,然后抬起了头来,面对着百官大声说道,“哀家不管你们之中之前对江南之事知道多少,如今都清楚了吧?朝廷俸米养你们多年,如今就是你们为朝廷出力、为皇帝分忧的时候了,都说说该怎么办吧?”
群臣们一时默然。
赫连舍却排众而出,痛心疾首的说道,“启禀父皇,启禀太后娘娘,儿臣以为此事江南道程茂源干系最大!即便此事非他主事,也是他治理无方、纵容刁民之过。儿臣请旨立即赶去江南,把那个祸国殃民的江南道问罪,还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虚弱的皇帝眼波闪了闪,冲着太后娘娘点了点头。
太后娘娘会意,继续扬声说道,“三皇子说的不错,此事江南道难辞其咎!是应当速速派人将他押解回京,审问个明白!此事……”
太后娘娘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到不远处的流民们又是一阵骚动,一个同样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从人群外奋力的挤了过来,一边踉跄着往这边奔,一边嘴里大喊着:
“罪臣江南道程茂源特来请罪!”
说话间,那个已经看不出人形的程茂源已经奔到了皇帝的暖棚前,‘噗通’一声跪倒在了冰冷的青石板地上。
一边‘砰砰砰’的磕着头,一边继续请罪,“罪臣江南道程茂源自知罪孽深重,万死也不足以恕清身上的罪孽。罪臣不敢请陛下开恩,罪臣只求陛下能速派人清缴江南的匪患,还江南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还江南一个富庶安宁!”
鲜血顺着程茂源的额头流了下来,冲去了他脸上的泥垢,露出了一张满是沧桑的老脸来,满脸的痛心疾首。
赫连舍大惊,他万万没有想到看守的那么严密的陈茂源竟然跑了出来,一下子打乱了他的全部谋划。
他方才分明已经吩咐下去加强了戒备,做好了全盘的部署了。
这其中出了什么岔头子了?
不过,此时此刻已经由不得赫连舍多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