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收蛆虫
距离上次里正安排村子里的人养蛆虫已经过了六天了,按理说应该是差不多能成了,咋还没有人过来送虫子?
刘大河慵懒地躺在炕上,大雅则缝制着小被子。
婉儿轻柔地给刘大河捏着腿。
“老爷,村里人来了,来送蛆虫!”秋菊的声音在门外清脆地响起。
刘大河一听,立刻来了精神,他迅速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衫,往外走去。
走到墙角处从空间取出一串铜钱,装进袋子里。
山子将侧门缓缓打开,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刘大河看着门口等待着的村里人,他们有的面露期待,有的则带着些许好奇。
刘大河大声说道:“大家伙,排成一排,一个一个来。”
李全在靠近侧门的位置麻利地放了个桌子,刘大河走了过来,将钱袋子稳稳地放在桌子上。“这里是一串铜钱,就拿这个给大家伙分钱。”李全恭敬地接过钱,迅速将账本和笔墨准备好,随时准备记录。
里正之前安排村子里的人养蛆虫,可大部分人都持观望态度,只有十来户人家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家养起了蛆虫,剩下一多半人都是来看热闹的。
他们心里打着小算盘,就想看看这个蛆虫是不是真的能卖钱。
当他们看着刘大河出来时,原本嘈杂的说话声才慢慢小了下来。
刘大河对着拎着木桶的村里人说道:“大家伙,不要挤,一个一个来。”
“李福赶紧称重!”刘大河一声令下。
“好嘞好老爷。”李福接过第一个人手里的木桶,将蛆虫小心地倒进秤盘子里,然后拎起秤杆,仔细地扒拉着秤砣。
“这位大姐,一斤半高高的!”
刘二狗他娘兴奋地接过十五文,乐呵呵地走出侧门。
“哎,刘二狗他娘出来了!”
大家看着第一个人出来,兴奋地喊道。
这话一出,排队的、看热闹的都齐刷刷地往门口看去,排队的人更加兴奋,心里都在盘算着自己一会能卖多少铜板。
毕竟蛆虫都是过了秤的,他们对自己生出多少蛆虫心里都有些数。
很快,一个一个的人依次称完重,都开开心心地拿着铜板回家。
“下一个!”李福大声喊道。
刘姑姑拎着木桶走了进来。
“大河!”
刘大河一眼就看到了刘姑姑的模样,她的嘴开心的咧着。
“姑姑,您来了,李福快把木桶接过来。”
刘姑姑对于这个侄子,那是非常信任的。当里正跟她说了刘大河弄出这个养蛆的营生时,她就连忙招呼自己的几个儿子,弄了几个木槽子,用心地养起了蛆虫。这短短五六天的时间,蛆虫长得和米粒快差不多了,白白胖胖的,看着就喜人。
李福拎着秤杆,惊讶地说道:“姑姑,足足四斤,您可真厉害啊!”
刘姑姑骄傲地挺了挺胸。“那当然了,我家二小特意去河里抓的鱼,放一天臭了,放了进去,蛆虫可爱吃了。”
刘大河数出四十个铜板,他笑着递了过去。
“姑姑,铜板收好了,四十文。”
刘姑姑满脸喜色,双手地接过铜板,随即将它们妥妥帖帖地放进了怀里。
接着,她亲昵地将自己的大侄子拉到一边。
“李福,李全,你俩继续称重。”刘大河被姑姑拉到一旁时,不忘嘱咐道。
刘姑姑微微压低声音,小声地说道:“大河,上次你给姑姑的那个叫辣椒的那个东西,是哪里来的?”
“姑姑,那个是我去年去山上看到,红彤彤的觉得很好看,就摘了一些回来,回来喂猪吃,我看它没啥事,这才放心吃的。”
刘姑姑点了点头:“大河啊,这等稀罕物,姑姑可没敢拿出来。你说的那个凉皮让老大和老二家一起干着呢,只是把辣椒换成了茱萸。生意好得很,天气越来越热,这个凉皮生意也是越来越好,我看年底我家也能住上青砖瓦房了。”
“大河姑姑可真是太谢谢你了,我把辣椒拿了回去你姑丈就让放了起来,你姑丈说等种菜的时候将辣椒种子在村子的一些地方种下去,等大家都发现了,咱们再用也不会有麻烦事。”
刘大河点了点头,这个事情确实是他一时疏忽,看来姑丈这个人是有头脑的。
以后看情况吧,可以试着走动走动。
“谢谢姑姑,姑丈考虑得这么周全,姑姑在这吃了再走吧。”
刘大河热情地挽留着。刘姑姑摆了摆手,爽朗地说道:“不了,大河,我回去还得赶紧让他们把蛆虫弄上,姑姑这就走了。”
半个时辰多,蛆虫就已经全部称完了。
除了姑姑家的蛆虫数量多,其他家也就一斤到二斤。李福动作麻利地将大门关好,李全则将整理好的账本恭敬地递了过来。
“老爷,今天一共收了二十九斤半的蛆虫,铜板支出二百九十五文。”
刘大河微微摆了摆手。
“好,将蛆虫抬到鸡场去吧,这两天喂食里加一些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