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大舅哥的八卦不说就得难受死
一个时辰后,队伍抵达刘家村。
此时的刘家村口,大家伙本来在村子口坐着,扯着皮,大家伙讨论的都是这个神奇的棒子。
大胆娘好奇地问道。“二狗他娘,你家那一斤种子,收成了多少斤?”
“大胆他娘,我家还没收呢,地里的麦子还没收完,哪有功夫收它啊。”
大胆娘脸上带着得意:“我家可是收了,种了三分地,可是比一亩麦子收的还多。”
二狗娘瞪大了眼睛看着她,满脸的惊讶。“大胆娘,多少斤,说说!”
大胆娘看了一圈围过来的人,故意清了清嗓子。“嘿嘿,整整三百斤!三百斤啊!他娘的想都不敢想,如果种一亩地可不就是小一千斤了!”
大家还沉浸在大胆娘说的三百斤的事里,根本就没注意到过来的马车。
这时有个小孩子指了指他们村口的马车,轿子。“娘,你看马车啊!还有轿子!”
大人们这才转头看去,吓得他们连忙跪下,妈呀,这可是衙役啊,是衙门的人。
张知县让他们将马车停下,衙役将知县大人扶下马车。
张知县看着跪着的人:“大家起来吧,谁家的棒子还没有收,带本官去看看。”
李家父子跟在知县大人的身后。
旁边的衙役介绍:“这就是本县的知县大人,张大人,还不拜见张大人。”
大家急忙磕头。“草民拜见张大人。”
“好了,起来吧,快带本官去看看棒子。”
大家伙推着二狗他娘,刚才不是还说你家棒子没收吗。
二狗他娘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抖动着双腿,她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官。
“大、大、大人,民妇家的棒子、还没收……”
张知县直接招呼:“好,你在前边带路。”
机灵的孩子见到他们走了,急忙跑到里正家报信。
里正听到知县大人来了,一边跑一边穿着衣服。
一行人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就到了二狗家。
民妇急忙将在门口玩泥巴的孙子们拎到了一边,然后低头,狠狠地小声嘀咕:“你们就在这待着,这可是衙门的知县大人,要是顶撞了,你们就再也见不到你们爹娘了。”
孩子们被奶奶的话吓的蹲在了墙角不敢动弹。
里正赶到二狗家,在门口平复了一下呼吸,这才走了进去。
里正跪在地上。“知县大人,小的是本乡的里正,不知大人来此,还请大人恕罪。”
张知县摆了摆手。“本官过来主要是为了看看大河说的这个棒子,是真与否,既然你来了就一同前去看看。”
里正站起身子。“小的遵命。”
二狗娘黝黑带着褶子的脸挤出笑容。“大人,棒子就种在了后院的自留地那里。”她在前面带路。
然后指了指。“大人,这就是棒子了!民妇家种了三分地,都在这里了。”
张知县,直接让人将地收割,他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跟在后边的村民听到大人吩咐,赶忙过来帮忙扒棒子。
里正站在李大河身边。“大河,可是你将棒子的事上报了。”
李大河点了点头。“是。”
里正点了点头。“大河,这个棒子产量是真的高啊,这回咱们终于有余粮了。”
人多力量大,二三十号人,用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将三分地的棒子全都掰了下来。
张知县看着堆着这么多的棒子,拿起一个掂了掂,能有一斤。
这几百了个棒子可不就是三百斤,一亩地,也就是近千斤。
二狗取来一个筐子给知县装了二十个棒子。“大人,一点心意,还望收下。”
张知县让手下接过筐子,这个棒子如果真能在全县推广种植,那将是百姓之福啊。
然后摆了摆手走出院子。
张知县直接坐到了李家马车里,随后又将头伸了出来。“你们在后面跟着,本官有事商议。”队伍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刘家村,扬起一片尘土。
三人坐在马车里,气氛有些微妙。
张知县嘴角一直是上扬的“李兄,贤侄,这个棒子果真如你所说,本官回去就上书知州大人,你们就等本官的好消息吧。”
他微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大河啊,你这个发现可是为咱们大梁所有的百姓立下了大大的功劳啊,本官不会贪功,这一点放心。”
李大河恭敬拱起双手:“大人,您管理的县城,百姓安居乐业,从来也没什么大事发生,这都是托了大人的福,是大人有一双慧眼,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啊,大人您就是伯乐。”
张知县听着恭维的话,心情越发开心。“好好,李兄,你可是有了个好儿子啊。”
马车缓缓前行,最终将张知县送回衙门。
李大河也下了马车,他心中想着去刘父刘母那里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