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去县里 - 穿越古代后变成了阴阳同体 - 爱吃炸鸡的福子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章去县里

刘母从竹筐里拿出3个鸡蛋递给了刘狗子他娘。

“嫂子,谢谢你啊,帮忙两个孩子算日子。”

刘狗子他娘乐呵呵地接过鸡蛋。

“客气啥啊,都是一个村子,往上数三代咱们都是亲戚呢。”

然后不动声色地将鸡蛋放进了自家框子里。

“嫂子,别送了,我和孩子他爹就回去了。”刘父刘母说完转身离开刘狗子家。

刘母回到家,就开始缝衣服,这个布料啊还是早些年刘父去城里打短工,挣钱买的布,这不就用上了。

刘大河背着背篓,回到家,打开院门,刘大河径直地走到父母屋里。

刘母听到动静,放下了手里的活计,起身走到堂屋。

“大河回来了啊,不是说砍柴吗,柴火呢?”刘母还往院里看了几眼。

刘大河将背篓放到地上。“娘你看这是啥!”

刘母眼睛往背篓里一看,唉呀妈呀,老天爷啊。发现大河身上还有血迹。

“大河,你受伤了?”刘母急忙地走到儿子身边,上下地摸索着。

刘大河摇了摇头。“娘,我啥事没有,都是它的血。”

刘母这才松了一口气,然后板着脸,这孩子以前胆子也不大啊,自从上次晕倒,在醒来之后这孩子胆子大了不少,也爱说话了,现在胆子还肥了,居然敢往山里跑,没好气地说道。

“大河啊,你咋就不听娘的话啊,以后可不兴深山里啊,这次是你运气好没遇到狼,你要有个三长两短,我和你爹就没法活了。”

“娘,我这不就寻思进山弄些野物换些钱,过些日子我和大雅成亲不是还得花钱啊。”

刘母听后眼泪掉了下来,大河是真的长大了,就算他们老两口走了,也能撑起门户了。

大雅端着衣服盆子回来,听到屋里的声音,将衣服放在一边,走到堂屋。

“娘,大河哥,这是咋了。”

刘母拉过大雅。“大雅,你哥今天打着野物了。”伸手指了指背篓。

大雅看向背篓。“哥,你进山了?咱们村里的唯一的猎户进山后再也没回来,你、、、、、、”大雅揉搓着自己的衣服,眼睛通红。

“大雅,哥不往深山里去,放心吧,以后咱们家日子越来越好的。”刘大河轻轻拍了拍大雅的肩膀。

看着关心自己的老娘和未来媳妇,刘大河心中暖暖的,只要他小心翼翼的生活,应该没啥问题,自己就当个小地主就行,生他十个八个孩子,嘿嘿。

刘父从外边回来,手里拎着一条小鱼,那鱼看着也就两个巴掌那么大。

他将篓子放在一边,拎着鱼进了屋。一进屋,他的目光瞬间被地上的狍子吸引,吃惊不已。“大河他娘,这哪来的狍子啊!”

“你儿子从山上弄回来的。”刘母说道。

刘父心中先是一喜,那喜悦如同明亮的火花在眼中一闪而过,但紧接着担忧又涌上心头。这个臭小子,真是胆肥了,还敢上山,也不怕被熊瞎子舔了。

刘大河听到老爹回来的动静,从屋里走了出来。

“爹,今天可以啊弄到一条鱼,晚上喝鱼汤吧。”

刘父没好气地拍了刘大河脑袋一下。

“你个臭小子,不怕死啊。还敢上山,嫌自己命短!”

刘大河急忙安抚住刘父,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爹,您就放心吧,我前几天晕倒后,再起来就觉得身体比以前有力气了。”

说着,他轻松地将刘母一手抱起。

“快将我放下,放下。”刘母站稳后,瞪了刘大河一眼,这孩子一点正行没有。

刘父看着刘大河的变化,心中暗自猜测,难道是这个孩子身体特殊,有了别的奇遇?但他很快摇了摇头,将这些念头暂时抛开。还是嘱咐刘大河。

“大河,虽然你现在力气不小,但是还得多加注意,不要进到深山里去。”刘大河点了点头。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饼子,喝着炖的鱼汤,鱼汤里就放了点盐,有些腥,但其他三人却吃得很香。

吃过晚饭,刘父说道。

“大河,狍子还是卖了吧,换些钱,买些成亲用的,我和你娘今天去给你俩看日子去了,九月十六。就是7天后,是个好日子。”

刘大河点了点头。“行,爹都听你的。”

大雅也点了点头。“都听爹娘安排。”

第二天,刘父跟着刘大河一起去县里。

刘父年轻的时候在县里打过短工,对县城还是比刘大河熟悉一些,为人处世也比普通农民强上一点。

两人走了10多里路,终于到了县城。县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刘父来到了城里的惠福楼,小二在门口招揽着客人。刘大河抬头看着门口的招牌,字自己认得,只不过繁体字。

还好还好,不是一个睁眼瞎就行。

刘父走了过去。“小二哥,敢问酒楼收不收野味啊。”

小二眼睛上下打量着刘父,然后说道:“你们等一等,我去叫掌柜的。”刘父领着刘大河往旁边站了站,别耽误酒楼的生意。

不一会,小二领着掌柜的出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