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轻视
广播里播放的只是一首普通的进行曲,激昂的旋律很快被人们的欢声笑语淹没。我自嘲地笑了笑,看来是我太过敏感了,末日都结束了,系统操控者也灰飞烟灭,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怎么了?又在想以前的事了?”戴瑶的声音将我从思绪中拉了回来。她递给我一杯热腾腾的茶,眼眸中满是温柔和理解。
我接过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摇了摇头,笑着说道:“没什么,只是觉得现在的生活真好。”
戴瑶在我身边坐下,依偎在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是啊,现在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
我们十指相扣,静静地感受着彼此的温度,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和温馨。
几天后,我们接到了避难所科学委员会的邀请函,邀请我们参加一个重要的学术研讨会,分享我们在末日研究中的新发现。
我和戴瑶都很重视这次机会。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末日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灾难再次发生,希望能为重建家园贡献一份力量。
研讨会当天,我们早早地来到了会场。会场布置得很隆重,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济济一堂,气氛严肃而热烈。
轮到我们上台做报告时,我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紧张的心情。我打开了投影仪,开始向大家介绍我们最新的研究成果——一种可以预测自然灾害的新型算法模型。
台下最初很安静,所有人都认真地听着我的讲述。然而,当我讲到算法模型的核心原理时,台下突然响起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等等,你说你们的算法模型可以预测所有类型的自然灾害?这未免也太夸张了吧?”
我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的老者正一脸质疑地看着我。他旁边的铭牌显示着他的身份:陈博士,避难所科学委员会主任,著名地球物理学家。
我顿时感到一阵紧张,这位陈博士在学术界可是泰斗级的人物,他的质疑无疑给我的报告蒙上了一层阴影。我深吸一口气,努力保持着镇定,解释道:“陈博士,我知道这听起来难以置信,但我们的模型是基于大量的历史数据和……”
“历史数据?”陈博士不等我说完,便打断了我,扶了扶眼镜,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年轻人,历史数据在预测未来事件方面有多少参考价值,你应该比我清楚吧?更何况,末日前的那些数据采集手段,和我们现在的情况根本就不适用!”
他的话引起了一些人的窃窃私语,我感到脸上有些发烫,但还是坚持说道:“陈博士,我们的模型已经经过了多次模拟测试,准确率……”
“模拟测试?”陈博士再次打断了我,这一次,他的语气更加不屑,“年轻人,纸上谈兵谁都会,但现实世界远比你想象的复杂!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模型,就敢拿到这里来班门弄斧,未免也太……”
“陈博士!”一直沉默的戴瑶突然站了起来,她的脸色有些苍白,但语气却异常坚定,“我和伍默这些年的研究成果,绝不是纸上谈兵!我们亲身经历过末日,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灾难的可怕,我们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力,为重建家园……”
“够了!”陈博士猛地一拍桌子,打断了戴瑶的话,“这里是科学研讨会,不是煽情大会!没有真凭实据,就不要在这里浪费大家的时间!”
戴瑶还想说什么,但我拉住了她,朝她摇了摇头。我知道,和这位固执己见的老先生争论下去,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我深吸一口气,对陈博士微微鞠了一躬,说道:“谢谢您的指教,我们会继续努力,完善我们的研究。”
说完,我便关闭了投影仪,拉着戴瑶走下了讲台。
我的心里充满了苦涩和不解,我不明白,为什么陈博士要如此轻视我们的研究成果,难道仅仅是因为我们年轻,没有资历?还是说,他根本就不相信,我们这些“业余爱好者”能够做出什么有价值的贡献?
我转头看向戴瑶,她的脸色依然苍白,眼眸中闪烁着不安和委屈。我握紧了她的手,给她一个鼓励的微笑,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阴霾,这场研讨会,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研讨会结束后,我和戴瑶默默地收拾着资料,周围投来的目光,有好奇,有怀疑,更多的则是冷漠。戴瑶低着头,我能感受到她身体微微的颤抖,她一向敏感,陈博士的轻视无疑在她心头狠狠地划了一刀。
“别灰心。”一个低沉的声音传来,我抬头一看,是林队长。他身姿挺拔,一身军装显得格外精神,但此时他的眉头却紧锁着,眼中透着一丝无奈。“陈博士这个人就是那样,说话比较直,你别往心里去。”
“我们明白,林队长。”我勉强挤出一丝微笑,但心中的苦涩却怎么也掩盖不住。
“你们的研究成果我已经看过了,很有价值。”林队长拍了拍我的肩膀,“我相信你们,继续努力,不要被一时的挫折打倒。”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真诚和鼓励,让我和戴瑶倍感温暖。是啊,我们不能因为一次的否定就放弃,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些在末日中挣扎求生的人们。
送走林队长后,我看着沉默不语的戴瑶,心中五味杂陈。“别想了,我们回去继续研究。”我握住她的手,给她一个坚定的眼神。
戴瑶抬起头,眼眸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嗯,我相信我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我们会证明给所有人看!”
回到实验室,我开始着手完善我们的模型。陈博士的质疑虽然尖锐,但也并非毫无道理。我决定从数据源头入手,寻找更具说服力的证据。
然而,就在我全身心投入研究的时候,一条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实验室的平静。林队长急匆匆地赶来,神色凝重地告诉我们,他们截获了一段可疑的通讯信号,疑似与系统操控者有关。
“这段信号断断续续,我们只破译了一部分。”林队长将一份文件递给我,“但其中提到了一个代号‘灯塔’的计划,似乎与陈博士的研究方向非常相似……”
我的心头猛地一震,难道陈博士与系统操控者有关?这个念头如同一道闪电划过我的脑海,让我不寒而栗。如果真是这样,那他今天在研讨会上的表现,究竟是故意打压我们,还是另有隐情?
我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现在还不是妄下定论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多的证据。我接过文件,目光落在那段模糊不清的信号代码上,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这个“灯塔”计划究竟是什么?陈博士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