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迷糊村迷糊人
村里的人第二天本来想看看张健家的情况,村子封闭,而且都沾亲带故的,所以都合计能帮着就帮着点,结果一大早过来发现家里根本就没有人,他们一整夜没回来。昨天村书记报警之后,警察很不耐烦的来了,因为这个村子刚刚通路,所以,他们还能开车上来,要不然只能坐驴车了。警察不爱管这些封闭村的事儿,要说这么多年,他们能不知道这些村子在外面买媳妇儿么?当然知道,一方面这些警察很多也是当地人,另一方面,村子还很封建,都实行族长制,也就是村长拥有一切权利,不仅是买卖人口,就连死个人什么的,太正常不过了,只要村长发话给定性,警察也懒得管,因为那算是人家的家事。
但村书记可不是族长,当时的村书记是大学生村官,是贵州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他只当是所有事儿都得按照规定来,所以孟晓兰上吊了,他就当然得报警进行核实。当然,警察来了也是走个过场,这位大学生村官发现警察和村长在一起谈笑风生,就知道自己又多事儿了,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这些村子可以司法独立,行政独立,难道这里独立的王国么?难道村长是皇帝么?这个村子自从通路了以后,就开始有了一些点滴的变化,这些变化在那时候还看不出来。首先,通车就是第一个巨变,第二,派来了大学生村官,之前都是村子兼任的,现在是外派来的。
这些都是打破村子封闭的一个个缺口,而这些变化在当时,还不是那么明显,但一年多以后张辰良回家时,就明显多了。那时村里再也没有买卖人口了,而之前买来的媳妇儿,也跑得差不多了,就连村子里的年轻人,也都到大城市去打工了。
所以,当有一个村民发现窗台上的饭盒和下面压的纸条并把这些交给村长之后,村长就对纸条上的内容坚信不疑。因为孟晓兰自杀身亡,这是全村都知道的,第二,全村不知道的是孟晓兰后来缓过来了,实际上村里的赤脚医生根本判断不好人的生死情况。第三,张健确实消失了,而且他儿子张辰良确实是在奉城被抓到监狱,这在村里人看来,是极其丢脸,极其没面子的事儿。自己儿子从村里近些年唯一的大学生,一下子沦落到阶下囚,这让张健怎么能抬得起头。
所以,张健的失踪和孟晓兰的死亡就成了村里的定性,这个事儿也就没人再提了。老大三人轮流开车,把孟晓兰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奉城,刘柏峰在看守所得知事情竟然办成了这个样子,实在是十分的上火,现在的孟晓兰绝对是一颗定时炸弹,他直接又找人给老大二十万块钱,告诉他把孟晓兰送到精神病医院,住院费就垫二十万,然后这个事儿就和我刘柏峰一点关系都没有了,你们该跑路跑路,该干嘛干嘛,我也没找过你们做这事儿,咱们一拍两散。老大也知道自己事儿办砸了,所以也没好狮子大开口,就按刘柏峰的意思在孟晓兰身上塞了十万块钱,然后直接就领到最繁华的街道,然后老大他们在暗中观察。
因为孟晓兰疯疯癫癫的,所以被街上的联防队员带到了派出所,结果也问不出什么,最后送到了奉城市收容所,因为孟晓兰身上有钱,最后就送到了奉城市康宁医院进行治疗。后来老大把孟晓兰的最终归属告诉刘柏峰之后,就消失了。而刘柏峰也就当这个事儿从来没发生过。
后来刘柏峰和刘晓伟出所以后,曾经偷偷去看望过,看到疯疯癫癫的孟晓兰,他俩也很感慨,因为确定孟晓兰彻底糊涂了,刘柏峰就认领了孟晓兰,负责给孟晓兰续费等事宜。再后来,才一点点的想到用孟晓兰做最后的底牌,来控制张辰良。可是诡异的是,就在自己在2008年1月9日录像之后的一个月,也就是过完农历年之后,孟晓兰被新来的一名女精神病人用削尖的筷子刺破心脏抢救无效死亡了,而这名女精神病人在被关到独立房间之后不久,也神秘失踪了,神不知鬼不觉的逃出了康宁医院,警察介入也没有个结果。
这件事儿的发生让刘柏峰陷入了无比的被动当中,本来自己计划好的一切,都被打断了,但是事情的发展也非常快,根本就没给刘柏峰反应的时间,因为他发现就在孟晓兰被杀之后不到一个星期,张辰良竟然就介入到了对安煤集团的窝案审计调查,而且还是协助政府审计。或许张辰良本人不明白事情的真像,可是刘柏峰对这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可有了十分不好的预感。他害怕张辰良只是一把枪,而这把枪的枪口指向的并不是安煤集团,而是自己的老领导蔡英东。
蔡英东和刘柏峰的利益捆绑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奉城市那场惊天动地的国企改革时,就开始了。当时中央为了稳定全国经济,派出了那位领导人亲自驻扎在奉城主持整个东北的国企改革。
而这位领导人从奉城财经大学等全国著名经济院校抽调了二十多位经济学专家,这其中就有蔡英东和刘柏峰。他俩是奉城财经大学经济系的系主任和副教授。从那时起,两人就在一起工作,和其他经济学专家一起,协助领导人对奉城市的所有国有企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那次著名的下岗潮,就是来源于此。在改革之后,大部分专家都留在了政府的经济类要害部门继续任职,蔡英东和刘柏峰也不例外。
蔡英东被任命为奉城市审计局局长,党组书记,刘柏峰任奉城市审计局审计二处处长。他们之间真正的利益输送,虽然在之前的国企改革就开始了,但是在审计局期间,才是他们彻底成为战略同盟的关键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