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返乡探亲
张辰良请假之后,并没有立刻买票回家,而是回了趟奉城商贸学校,提走了自己的大专毕业证和个人学籍档案,然后又送到了奉城财经大学。这次还是奉城财大学生处的副处长王良接待的,王良见到张辰良出奇的热情,这让见惯了大学领导冷脸的张辰良十分的别扭。王良接了张辰良的档案,亲自带着他跑各种手续,最后还给他办了学生证,并安排了学生寝室。这样,张辰良就正式成为奉城财经大学金融系的大三学生,毕业的时间是2008年6月。再次成为大学生的张辰良显得格外的兴奋,虽然办这些事儿前前后后花了张辰良的三天时间,可他依然觉得这三天是自己这么多年来过得最痛快,最快乐,最幸福的三天。因为自己阴差阳错的成为了一所重点经济类大学的大学生,还是正式的,毕业的时候,毕业证上是没有专升本三个字的。
张辰良在心里感谢徐武,可是他哪里知道,这个事儿是周心怡找徐冬冬帮他办的。周心怡那天听张辰良竟然提出这种诡异的要求,觉得这个男人真是不走寻常路,执着的事儿都跟一般人不一样。徐武走后,倒是真通过关系问了,专升本确实没问题,所以徐武就打算给张辰良弄个专升本。可是周心怡回到庄园把这个事儿说给徐冬冬,没想到徐冬冬笑得前仰后合。徐冬冬说,就以张辰良对徐武的人生贡献,就算张辰良当场管徐武要一个警察编制,徐武都能想办法给他办了。可是这个张辰良竟然就要上学?真是匪夷所思。
徐冬冬给徐武打电话,问他办的怎么样,徐武也是哭笑不得,说这点事一句话就搞定了。可是徐冬冬却笑着在电话里说这个事儿我在帮他推一把。徐冬冬挂断徐武的电话,马上给奉城财经大学的党委书记,校长夏存余打电话,电话里说自己要往学院进个人,好不好办。夏存余本来已经答应徐武了,他知道那个张辰良的事儿,同意给他按专升本入学,但是现在徐冬冬又来找他,刚开始还跟徐冬冬谈困难,说什么现在教育部联网,学籍档案插不进去什么的,结果徐冬冬来了一句不能办算了,我找肖杰说。
一听到肖杰的名字,夏校长马上就在电话里换了个声音,也不敢跟徐冬冬装了,赶紧应承下来,连说好办好办。挂断了电话的徐冬冬骂了声这货真贱,就自顾自的磕起了瓜子。要说这个肖杰的来历可大了,他是财政部部长,奉城财经大学是财政部直属的,所以听到这个名字,姓夏的还敢装什么大瓣儿蒜。
拿了学生证的张辰良直接找自己的导员请了假,像这种学生处领导随时都跟着的学生,那些辅导员可是知道自己是惹不起的,本来就是天降来的,辅导员也是抱着你爱哪哪去,别给我找事儿就行的态度,听之任之。
张辰良第一次用学生证买了半价火车票,心情很开心,放假的第三天凌晨四点钟,他就踏上了开往老家省会贵阳的k728次列车。火车开了两天两夜,张辰良在车厢坐了两天两夜,等下了火车,张辰良舒展了一下筋骨,又返回售票大厅,买了返程的火车票,然后在车站附近吃了一份炒饭,就步行来到贵阳汽车站,购票坐上了回家的长途汽车。
辗转几千里,历时三天,张辰良终于回到了那个他成长的山沟里。熟悉的绿色,漫山遍野的果树,一直以来的干旱和闭塞在这几年的大力治理下有了改善,这几年国家大幅度支持全国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这个村子也焕发了生机。现在张辰良家的村里也不是只有卖店有电话,有些果农开始用上了手机。
张辰良怀着复杂的心情下了小客车,司机已经换了,张辰良并不认识。回来以后的他没有惊讶于这些变化,毕竟还有比这更贫困更闭塞的地方存在,而那些地方,到目前为止依然是买卖人口的重灾区。他把行李箱提起来,以免万向轮在乡间的的土路被拖坏。汽车开走,带起尘土一片,张辰良捂着嘴走向村口的方向。路上,张辰良碰到几个村民,都很惊讶的看着张辰良,也不说话,张辰良懒得理他们,他知道,这些人也是拐卖人口的帮凶,他们每家都有从外面买来的女人。张辰良的村子开放之前,绝少有外来人,基本上都是村子里的村民。他们仅依靠每年种的农作物过活,后来镇里修了土路,通到了村子,村子就渐渐热闹起来。
有人脑袋活泛把种植的果树结的果子卖到外面,这样村子的经济环境才渐渐好起来,像张辰良这样的孩子才有机会能够上镇里的初中,甚至上高中,在五年前,村里是没有人受过教育的,因为最近的小学要三十里,而且路十分不好走,最近的派出所也在镇上,那要翻过三座山再坐一趟车才能到,这决定了村子里的家族性质,族长就是村长,村长就是法律。
所以被拐进来的女人,无论你之前是要饭的还是大家闺秀,无论你是小学毕业还是留学欧美的博士后,只要被人贩子拐进这个村就一律被关起来负责生孩子和为自己家的男人泄欲,一旦你有了孩子,全家人就会观察你的现实表现,如果表现的好,才能有机会出来干活儿。再考察十几年的时间如果发现这个女人已经彻底失去逃跑念头了,就会把她赶到地里干农活。
要说逃跑是十分不现实的,因为不仅你不认识路,而且实际上全村的所有人都会帮看管买来的女人,有的甚至自己年轻时候也是被拐卖来的到现在年纪大了,也开始帮着管,甚至比其他村民还狠。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就一直发生在张辰良的整个童年和学生时代,直到自己走出山村,成为大学生,才见到更广阔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