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为学生减负
第136章为学生减负当然,除了在学校建设上下了番功夫。在学校管理上,王学成同样付出大量心血。他初到这所学校任职时,该校教学成绩处在学区下游位置。按常理,要提高教学成绩,他应该给老师和学生加压才对。他却反其道而行为学生减起负来。通过减负来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他认定的一剂良药。在他当老师们时,就一直有这样的想法。可苦于自己以前的身份,没有能力去改变他心里想做的事。现在,他可以放手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进行除弊革新了。
为减负,他拿出了三个举措:
一是严格规范作息时间,不允许学生提前到校和老师延迟放学;
二是开足开齐课程,副课要严格按照课表来上,尤其音体美课不能随意占用。
三是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不布置重复和没价值的作业。
新措施出台后,老师们觉得这是新官上任三把火,所以遵照几天又我行我素了。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新校长可不是说说而已,他是言必行行必果。
对于老师们的违规行为,王学成并没有采取批评的方式。他觉得老师们的动机是好的,只是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来,若批评会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如何应对,他自有他无声胜有声的办法。
每天王学成第一个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是到校门口等候早到的学生,来一个抓一个。下午放学,他只要发现教室里留有学生,他不管什么理由都会把学生请出校门。主课,他从不去查课,因为他从不担心老师们会有课不上。他专门查的是副课,只要有老师在副课时间上主课,他就会坐下来听课。课听得没人敢占用副课了。所以,几个回合下来,这场老师们跟校长之间的较量就以校长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这些现象都是明面上的,要决心根治并非难事。可在控制学生家庭作业这件事上,要改变却非易事。首先是作业时间你无法界定。比如说,学校规定的每科作业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可到底学生做作业实际花用了多长时间你无从考证。要说你想去考证也不是没有办法,去学生前一问便知,但你不能天天去了解,所以就存在第二个问题,要了解全校学生的作业,你有精力也没时间。其三,即便你有时间去调查了解,那些热衷布置作业的老师们也会有对策,那就是交代学生不说实话,本来是一小时的作业,校长问起来就说十几分钟。最后,即便你掌握了学生做作业的真实情况,也督促老师们改正了,但你却不能保证他们过几天会不会再犯。总之,在控制老师们布置家庭作业这件事上,尽管他想了办法费了周折,但治标不治本,还是没能从根本上消除这个顽疾。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分析原因,王学成觉得问题的根源还是出在老师们的教学观念上。他们生怕给学生减了负,自己的教学成绩会滑坡。说到这里,很有必要提及一个人。因为从这位典型人物的身上能找到说明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位典型人物是学校一位姓张的老教师,同志们都叫他老张。老张教了一辈子学,可是没有一回成绩名列前茅过。越是考不到前面他越是下功夫,可越是下功夫越是考不到前面。你要说他不认真工作那就大错特错了。分秒必争用在他身上那是一点也不为过,有时忙得上厕所都是小跑步。不仅课堂上抓得紧,连课外时间也不放过。搁以前,老张会让学生早上提前一小时到校,讲得那是滔滔不绝绵延千里。放学还要把学生留下来再讲一通。自打他上任以来实行了新政策,可把老张急坏了。上学前后的时间指望不上,他就占用中午时间。饭碗一撂下,他就夹着书本进了教室。进到教室还是讲,讲得学生一见他就头昏眼晕。有胆大的学生就借着上厕所来逃避。可没想到,老张那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等不到学生回来就会亲自跑到厕所里把他们请回教室接着讲。
出现这样的现象,王学成不能不管。他先找老张谈话,老张有所收敛。可过不上几天,老张就像犯了鸦片瘾一样管不住自己又偷偷溜进了教室。谈话不管用,王学成只好采用非常规手段。只要老张进教室,他就跟着进教室。跟了几次,老张不好意思进教室了。王学成想,这下该消停了,自己中午也能躺下休息一会了。可好景不长,他又发现了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