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竞聘校长
第113章竞聘校长
在这些送行他的群体当中,最令他感动的是他的学生。在他到学校收拾行李之时,他抽空去跟他三年级的学生告别。当学生从他口中得知自己的老师要调往其他学校工作时,孩子们都陷入了集体的沉默。有个叫韩小虎的学生一脸天真地对他说,王老师,你能不能不去别的学校?
王学成微笑着对韩小虎说,老师到别的学校工作这是组织的安排,我走了还会有其他老师来教大家。
有个叫张小贝的小姑娘说,王老师,我们就喜欢让你教,我们不喜欢别的老师。
张小贝起了头,其余的孩子纷纷附和起来,王老师,你别走,我们喜欢让你教。
听到一声声稚嫩且充满情感的童声,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王学成的眼睛湿润了。在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也为能成为这群孩子的老师倍感自豪。
回到房间,王学成正收拾着自己的行李。忽然有人在门外打报告,他说进来。门推开,原来是张小贝同学。张小贝害羞的从背后拿出一个红皮的工作手册递到他面前说,王老师,你要走了,这个笔记本送给你作纪念。
面对学生的这份礼物,王学成又是一阵感动。反应过来,他赶忙从抽屉里取出一支新钢笔回赠给自己的学生,说,这只钢笔老师送给你,希望你好好学习!
张小贝走了,一会儿又来了韩小虎,接下来,王学成班上的学生一个不少的都给他送来了礼物。这些礼物虽然很微薄,但礼轻情意重,王学成知道,这是学生对他这个老师的感谢之意。至于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做,王学成心里明白,那是他平日里用爱心对待孩子的结果。
张小贝,家里困难,是他经常自己花钱给她买作业本。
韩小虎,有一天上体育课扭伤了脚,是他放学后骑着摩托车送到了家。
……
点点滴滴的记忆,满载着他对学生的爱,现在,这份记忆里又多了一份学生对他的爱。
王学成被调往居家十里之外的学校任教,其职务仍是教导主任。由于工作出色,王学成在五年前就被任命为学校的教导主任。按常理说,他现在转正了,也该提拔当校长了。可在今年的人事变动名单中,他依旧是教导主任,而两位比他年轻的教导主任成了新校长。这就让他心里很不舒服,不为别的,就一条,这两位都比他年轻,论教学水平工作能力,这两人都不及他。论资历,他是老字号的教导主任,这两位只能算是新人。要说他有哪些地方不如这二位,只有一点,人情世故,说穿了就是巴结领导。
对此升迁之道,王学成不是不懂,他也不是舍不得花钱送礼。他只是觉得靠送礼或找关系当校长不是正道,只有靠真本事当上校长,才能令人信服。但现实不等于理想,因着他的按兵不动,他在教导主任这个岗位一干又是三年。这三年当中,又有新人被提拔成校长了,可他依旧流水的校长铁打的主任。后来有人就提醒他去认认学区校长的家门,可他不干。
三年后,王学成的人生迎来了一个新机遇,他有幸成为了一名农村小学校长。时年,他三十六岁。当然他这个校长并不是论资排辈才挨上的,可以说是他凭自己真才实学考上的。
这一年,县上实行校长招聘制。校长一职可由符合条件的人选报名参加竞聘,而当时王学成是符合竞聘条件的。要不要参加竞聘,王学成做了再三的考虑,最终决定报名。他报名倒不是说他多渴望当这个小学校长,他只是觉得当上校长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会更大一些。所以,在当校长这个动机上,他自认为自己的心是干净的,没想着谋私利,也没想着图名声,只是想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干一番力所能及的事业。
经过笔试、面试及民主测评等程序后,王学成以全学区第二名的成绩竞聘校长成功。但跟他想象有出入的是,他当上的并不是竞聘的那所学校的校长,而是另一所学校的校长。对此,学区校长给出的理由是王学成竞聘的是个规模大些的学校,而他又是初当校长恐怕经验不足,还是到小些的学校锻炼上几年再回来。领导的理由冠冕堂皇,他只好服从安排。学校虽小,但足以容纳下他一展抱负的雄心壮志。
此后,王学成在校长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八年,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挑战自我的八年,一个付出了心血与汗水的八年。
在校长竞聘演说中,局领导问他怎样才能当个好校长?
王学成的回答是,当个好校长首先要做到心正,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学校发展上,能吃苦、敢作为、有担当。二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民主决策。三要有一颗爱心,要爱校如家,要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你的老师和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