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又见日偏食 - 北齐霸业 - 小猫不吃鱼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北齐霸业 >

第584章又见日偏食

三月初一,日食再现。虽然仅仅是非常偏的偏食,也不得不跪拜,还得昭告天下大赦臣民。

高孝瓘静静的看着天空,良久才下令道:“拟旨,用词尔等斟酌,犯罪之人不容赦免,田地赋税减半即可。”

礼亲王高浟提醒道:“以往大赦天下可比这多的多,皇上是不是再考虑一番?”

高孝瓘微微摇头道:“自朕登基以来,一改流放、囚禁为劳动改造徒刑,不仅增加了米粮产出,也让军队不再是罪犯翻身之地。即是赦免,也应该是守法之人得到好处,犯罪之人有法律定罪,难不成还指望他们感恩?”

高浟无言以对,原本他也想让皇上按祖制,毕竟一下子减少赋税过半,对国库收支平衡影响极大。

“十叔,那王庆没有吵着要见朕?”高孝瓘话锋一转。

“回皇上,那倒是没有,臣只是告知还在商议,毕竟如此大的事,商议的越久,在他王庆看来,皇上与诸将军的分歧也就越大。最近让纥奚永安盯着他,带他前往他王家祖地去祭拜,相信这几日还不会提什么要求。”

按着俩人的设想,拖延一个月,再将皮球给踢回去,这路上再磨蹭个把月,三次便能拖到夏末秋初,相信在初秋之前,周人不会轻举妄动。

“五叔,刑部最近得抓紧一些,周人不可能不派人刺探情报,必要情况之下,让大齐百姓也参与到其中,户籍造册和身份证件之事,也要尽快的落实下去,这些你们刑部与户部协调一下。”

“正在商议联合共管,刑部管审核及发放证件,户部管存根档案。”

“如此甚好,快些落实下去,影照之事催一催工部,如今的工坊产量要提高一些。”

高孝瓘说完朝着兵部走去,他对新近呈上来的战略不大满意。

总参谋司,几位兵部大臣总参谋无所事事,他们各自性格不同,制定的战略也各不相同,几次修改之后,大家各自让步,总算是勉强达成一致,也完成了皇上交代的任务。

“皇上驾到。”禁卫一声通传,让无所事事的大臣们一惊,赶紧小跑排队恭候。

挥手免礼的高孝瓘,冷眼瞧着这些大臣。

“你们还真闲,今日呈递的方案,朕很不满意。非得朕将话说清楚?那好,周人联合突厥西部及北部联合进攻,你们将敌军进攻的可能线路详细制定出来,以及我军反攻路线以及军力布置,也一并制定出来。”

“皇上,之前那战略方案,是否可以给臣等明示一下,哪里不满?”

唐邕一头雾水,但还是有些不甘心,毕竟那是集众家之长。

“那朕问诸位,围长安三年,封汉中要道?等着他宇文护在蜀地壮大,再成一个蜀国不成?唐大人常以中庸之道用兵,守倒是中规中矩,攻则按部就班,那么其余几位呢?你们凌厉的合围战术,为何没有体现出来?”

战略实在太过中庸,俨然成了集众家之长,也难怪皇上发难针针见血。

皇上给出的指示已经很明确,诱敌来攻,转而进入反攻阶段,无论是防守还是进攻,都要做出详细的策略及部署。

最终战略意图便是:拿下周地全境。

长安。

周武帝宇文邕下诏:大冢宰晋国公,是我的兄长,职位是朝延为首的大臣,今后凡是诏令诰书和所有官署的文书里,不准直呼其名。

宇文护对诏令坚决不服从,一再表示谦让。

这是宇文邕再次示弱,他并非想保住皇位,他只是想保住性命,军政大权都在堂兄手中,他此举也是想试探一番,堂兄究竟有没有觊觎之心。

宇文护对此诏一点也没感到感动,对堂弟的示弱他心知肚明,堂弟越是低眉顺眼,他便越是觉得此子城府极深,用这种恩惠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将自己抬举的极高,还不是为了让天下人看。

为了不落人口实,为了不显现他的嚣张跋扈,他必须做出谦让的表示。

宇文护当然觊觎着帝王之位,堂弟越是如此,他便越是没有借口。

宇文邕没有想到,这样做的后果是让堂兄很不舒服。

三月初一的日食让宇文邕很不舒服,最近几年出现了三次日食,上一次出现的时候,大哥被堂兄毒死,这一次……

宇文邕不是第一次给堂兄使绊子,他一边示弱一边暗地里与堂兄较量。

‘这一次,似乎殷勤的过了些。’

宇文邕也漠然的看着天空,心思却不在日食上,思想宛如天马行空一般不着痕迹。

“拟旨,大赦天下。”

“是。”

“任命太傅燕国公于谨,为掌管国家教化的三老,赐延年杖。任命柱国达奚武为太保。”

沉默不语的宇文邕再次传旨,他决定拉拢两位柱国,也顺便看看两位柱国的立场如何。

于谨如何不明白小皇帝的意图,他虽然不怕宇文护,但他对这等虚名还真没什么追求。

年近花甲的达奚武,倒是追随宇文泰数十年,他对宇文家的争权夺势冷眼旁观,对他来说,宇文一族夺了元氏的天下,如今内斗谁主沉浮,都不关他的事。虚名也好实权也罢,给了就接着。

朝廷旨意刚传出,殿内太监离开来到偏殿。

此人一到,看到大殿之中还有大臣,那太监便垂手而立一旁。

抬眼一瞧的宇文护明白,这是有消息。

“诸位大人还是先去办公,余下之事本公再考虑一番。”

诸大臣行礼离去,待到殿中无人,那小太监才走了过来。

“皇上下旨,达奚武为太保,于谨为三老,赐延年杖。”

“知道了,你下去吧。”宇文护瞧了一眼那小太监,淡淡的答了一句,低头继续批阅折子。

当偏殿无人之时,他的嘴角却露出了讽刺的笑意。

宇文护再次看穿了堂弟的小手段,在他宇文护看来,于谨虽然位高权重,但却是个谨慎之人,断然不会为了虚名而倒向谁,他于谨更在乎的是家族。

而达奚武贪婪吝啬,但凡虚名实利他都会囊括入怀,更何况三公之一的太保还不是虚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