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刘焉上谏,改刺史为州牧 - 三国:王者皮肤 - 无心煮酒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91章 刘焉上谏,改刺史为州牧

势如破竹的大声,令所有人都振奋不已。

除了一人除非,那就是刘焉!

他麾下的部队,战斗力不算太强,因此算是损失不少。

刘焉知道,有刘烽的加入战场,叛乱很快就会停止下来,因此在心中的想法再次冒了出来。

刘烽带着大军返回张温大营,三军欢声雷动,无不兴奋。

刘烽交代一番之后,便命令众人回去休息去了,毕竟连续的大战,众人体力也有些吃不消。

幽州刺史刘焉,回到自己的大帐当中,静坐思考,觉得幽州乃多事之地,不宜久居,也对自己的发展不利。

见识过天下大乱,刘焉的志向可不仅如此。

经过多方面的考察,最终他将目标定在了益州。

“来人!”

刘焉对着大帐外叫了一声。

“主公!”

亲卫立即进来,抱拳行礼。

“取笔墨纸砚。”刘焉下达了命令。

“诺。”

亲卫行礼,退出大帐,片刻之后重新返回,将手中的笔墨纸砚交给了刘焉。

展开宣纸,刘焉蘸了蘸墨水,便开始写起了奏折。

在奏折当中,刘焉陈述这几年的叛乱从黄巾之乱、凉州之乱到现在的叛乱都说了一遍。

同时,他在奏折当中分析,为何叛军势力会越滚越大?

主要原因就是各地刺史权利太小,当叛乱发生时,无法调集兵力统一指挥,对叛军形成有利的打击,这才让叛军的势力无法遏制。

然后,刘焉陈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那就是将军政大权都集中起来,才能有效地防止叛乱、遏制叛乱。

如若不然,官军必然能以形成有效的战斗,这才造成面对叛军作战不利的局面。

在最后,他还向刘宏自荐:“玄菟王刘烽加入战场,幽州战事连战连捷,已接近尾声,但臣听闻益州贪官污吏横行,臣愿前往益州,担任益州牧,替陛下镇守益州。”

“来人!”

刘焉将亲卫召到大帐之内,然后将奏折交给亲卫,让他派人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几日之后,在早朝之上,刘宏看到了刘焉的奏折。

刘宏打开奏折看了起来,觉得刘焉所说的有道理,心中便同意了刘焉的请求。

但是,州牧权力如此之大,虽然自己已经决定了,但还要在朝堂之上议论一番。

于是刘宏命人将奏折发了下去,让各位大臣依次查看。

“诸位爱卿,对于幽州刺史奏折,有何看法?”看到群臣看过奏折,刘宏笑眯眯的问道。

群臣都是人精,一下便看出来刘宏对此心动了,因此他们自然不会当面提出反对意见。

“陛下,幽州刺史刘焉提出意见,确实比较正确!”

王允虽然不会反对,但也有自己的担心,于是上前一步,缓缓说道。

刘宏闻言,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王允点了点头。

“但是陛下,若州牧执掌军政大权,恐怕造成尾大不掉之势。”

“若将来朝廷有需要,各州州牧不听朝廷指令,对朝廷威胁就太大了。”

“因此,这州牧人选,一定要慎之又慎。”

“司徒言之有理。”

刘宏听罢,点了点头。之前刘宏没没有考虑到这一层,现在一想,若各州牧造反的话,恐怕造成的影响更大。

“诸位爱卿,将各地刺史改为州牧!”

“州牧执掌一州之地军政大权。”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每一年,各州人口数量、每年进贡朝廷的粮食、钱财多少,要统计好了。”

“至于各州牧的人选,你们有何建议,不妨直言!”

对于刺史改州牧的事情,刘宏一锤定音,然后询问群臣州牧人选。

“陛下,州牧之选,必须要对朝廷忠心耿耿,而且要德才兼备,能让各州下面的郡县服从,不然容易引发内斗。”袁愧出列,不痛不痒的说了自己的意见。

对于袁愧的话,刘宏淡淡的点头,说跟没说一样,毫无建树,骂了一句老狐狸。

“陛下,既然一州之州牧要掌管军政大权,那最好文武双全,有统兵经验。”皇甫嵩和朱俊、卢植对视一眼,说出了他们的意见。

“陛下,汉室宗亲、文武双全者不在少数,对朝廷也是忠心耿耿,臣建议选取德高望重的汉室宗亲担任各州州牧之职。”王允见刘宏盯着自己不放,于是再次开口。

“好!”

“司徒言之有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