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药市风波 - 朱衣夫人 - 芒果梅子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朱衣夫人 >

第250章药市风波

第250章药市风波

才过了几天,怎么就好了呢?七日风凶险万分,哪里会好得这么快?

朱衣隐约觉得不太对劲,皱眉看了病人半晌,没瞧出什么不对来。

今天直日的是皇甫大夫,此时他正对着小林嘱咐病人用药。

“患者体温正常,食欲增旺,舌转白润,**已复,只是肢软乏力,选加当归、谷芽、山药、茯苓等等进一步滋阴生津,健脾和胃,以善其后,服用十四副药,便可痊愈。”

外行人不懂什么滋阴和胃,但听到“痊愈”二字,俱开怀而笑,对着皇甫大夫连声道谢。

朱衣还是觉得哪里不对,拉着皇甫大夫到一边,小声说道:“七日风是古往今来最难医的恶症之一,这才吃了几副药,怎么会好得这么快?我担心病患的病情持续反复,或许有回光返照之嫌,用不用继续留在诊室观察几天?”

皇甫大夫连连摆手,回答:“不瞒朱大夫,自患者搬入诊室的第二日起,他的病情基本稳定了,其后一天天好转,实在不需要继续留住了。”

“大承气汤有这么管用吗?”朱衣狐疑地瞅了笑容满面的病人一眼,嘀嘀咕咕着。“我记得此类药石见效慢,须得十数日才能好转的吧。”

“这……老朽也不得而知。医学上的事情,许多不能用常理来解释,许是患者体质好,求生意识强,导致治疗起来事半功倍吧。”

皇甫大夫倒是想得通透,捻须一笑。

“真要说起来,像他这样时隔月余才发作了七日风的,也着实罕见咧。”

“倒也是啊。”朱衣点点头,深以为然。

“为了以防万一,老朽吩咐患者每隔一日前来复诊,如果有反复之处,咱们也能及时治愈。”

皇甫大夫已经想好了退路,朱衣自然没话可说,寒暄两句就算过了。

有排队看诊的人听到这边的动静,纷纷询问因果,待得知原来是治愈了七日风之后,一个个的也激动了起来。

七日风的患病率极高,妇人生产、切菜切到手、铁钉戳破脚、刀剑无眼等等原因,都有可能患上七日风。

而以当世的医术水平,治愈七日风的可能性极低,一百个人里能有一两个活下来都算命大了,大多数人撑不过七日就呜呼哀哉了。

不少人的亲友都是死于这一例疾病,对此病的恐惧可谓是仅次于瘟疫。

怎么说呢,瘟疫至少还能隔离,还有迹可循,官府也会大力诊治,可七日风却是完全教人防不胜防的。

因为到处都有生锈的铁钉,每日都会用到切菜的刀具,妇人生产总须用剪子剪断脐带,这几乎是人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正因为它们频繁地发生着,才会让人忽略了危险性,更加令人无法接受。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死于铁钉者……实在没脸说啊。

试想,被一根小铁钉弄死,往后到了地府,跟阎王老儿一说这事,都能笑掉满殿青面的獠牙好吗!

群众一激动,回家跟七姑六婆一说,回心馆的名声算是扬出去了那么一丢丢,短短几日内,医馆里就多出了好几位疑似得了七日风的病人,这就是后话了。

待回心馆清静下来,朱衣和账房陈皮结伴去了义和坊炭桥药市。

陈皮有八年的药材采办经验,手里头有着不少信得过的主顾,他倒是不藏私,轻车熟路地领着朱衣去了常光顾的摊位、铺席,逐一引荐介绍。

女东家少见,貌美的女东家更是凤毛麟角,卖药者自然是笑脸相迎,价格好商量。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只是回心馆匮乏的几味药总是凑不齐。

“麝香呀?客官来得真不巧,前几日来了个大主顾,将我这儿的麝香全部收走了,足足买下了五十斤呢。”

“什么?雄黄?没啦!说来也怪,距离端午还有一两个月,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好多人来买雄黄。”

“你说朱砂吗?唉,半个月前,有个书生把药市里的朱砂全部买光了,说是要作一副惊世大画,我们还寻思着这究竟是什么人,作画费得上这么多朱砂哩。”

“不是我不乐意卖,铺子里的牛黄真的全卖光了,近些天不止您一家药铺问我家买牛黄、犀角,可问题是真的没了,就连我常收购的药农也说囤货卖空了,我家只好托了商队上川峡四路采买,须得一两个月才能返程。”

一家两家买不着,当是司空见惯的事。

可一条街、两条街甚至整座城都买不着,那就成了大问题了。

朱衣和陈皮对望了一眼,神色凝重起来。

他们站在义和坊街道中间,看着四周提着麻袋大肆采购的商人,心头的异样感越来越浓烈。

“这样吧,你去城南各大药铺、小药市转转看,我呢,去城北找找有没有卖药的。”

朱衣发了话,将买来的干姜、丁香丢给兼职马夫和小厮的郑辛保管,两人就此别过,兵分二路,各自奔赴目的地。

半日后,二人气喘吁吁地重新在义和坊集合,望着对方手里头空落落的麻袋。

“城南……”

“城北……”

两人同时开了口,又同时住口。

“你先说。”朱衣道。

陈皮点点头,一一回禀:“城南药铺较少,麝香、雄黄、朱砂、牛黄、犀角全部卖空了,几个伙计还抱怨说最近时常有人上门批量购买,可偏偏药市里也收不着这几味药,不少药铺已经派人去村里郭外,开出数番的高价收药了。”

他小心地从怀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纸包,苦笑道。

“这是从一个小药市收到的雄黄,本来是摊主自留着预备端午酿雄黄酒的,老人家见我要得急,又是拿来治病救人的,便好心让与我了。”

朱衣看着那小小一包药,叹了口气。

这么一点,估计还不到一斤吧。

老人家生了一副好心肠,可惜实在分量太少了。

“城北也是如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