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杭十八味和浙八味 - 朱衣夫人 - 芒果梅子酱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朱衣夫人 >

第201章杭十八味和浙八味

第201章杭十八味和浙八味

朱衣有些稀罕地盯着纸笔,心里头想的却是:这丰乐楼果然深谙人心,打着“天子看词选官”的幌子,屋子里还时刻备着纸笔,供醉酒的宾客趁兴洋洋洒洒书就一番好词。“杭十八味和浙八味可以直接向乡下药农收购,价廉物美,产量丰富,生药熟药皆有,熟药每斤比生药贵上几钱到十几钱。郭外有好些个药乡,乡间百姓祖孙数代都是药农,祖传了一套翻、种、管、挖、晒、藏等种植药材的经验,所以炮制出的熟药品性尚可。朱娘子无须担心,下乡时准备数贯钱财,多带麻袋就好了。”

朱衣打断了王不右的话,虚心求教:“杭十八味和浙八味是什么?”

王不右:“……”

说好的女神医呢?

她居然连最基本的医理常识都不知道!

倒是新近苦读过几本医术的青杏嘴一张,卖弄起来了。

“杭十八味是指玄参、荆芥、牛蒡子、麦门冬、地黄、薄荷、草决明、千金子、冬瓜皮、冬瓜子、白芷、白芥子、萝卜子、泽兰、地枯娄、黄麻子、地鳖虫和僵蚕,浙八味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延胡索、玄参、笕麦冬以及温郁金。”

连傻杏也知道?

朱衣惭愧地摸了摸鼻头。

作为一个没受过正统医学教授又不爱看医书的巫女,她当然对近些年来兴起的儒医医理知之甚少啦。

王不右斜了一眼洋洋得意的徒儿,面上情不自禁地露出几丝自得。

短短个把月,他就把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村姑教成了像模像样的药童,那成就感别提了!睡个觉都会半夜笑醒好几次!

“临安另有几个专门出售牛膝、千金草、蛇床子、云母、藁本、五味子、木鳖子等道地药材的小药市,还有一条定时开放的街巷,名叫枸桔弄,每年九月药商云集,兜售各地名贵药材。”

枸桔弄可不是专卖枸桔的,它是正经的集市,一到开放时间,郭外挑着担儿前来卖货,城中人流如梭,买卖量巨大。运气好时,商贩卖足一日,当得上一月工钱。

“枸桔弄一岁十二市,一月是为灯市,二月为花市,三月蚕市,四月绵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只有九月才是正儿八经的药市。”

朱衣和青杏两人眼睛刷地亮了起来!

“姐姐,我们正好赶上花市的尾巴。”

“是啊是啊,等后日进了三月,咱们去挑些蚕丝,叫人织成丝绸,给我的傻杏儿置几套衣裳。”

“傻……傻杏儿?姐姐,你为什么叫我傻杏儿?”

“因为你傻。”

“哦。”

王不右被她们清奇的思维惊到了,额头青筋一跳,忍了忍,又忍了忍。

咄!忍不下去了!

“喂!你们到底有没有在听我说话!”

“有啊。”主仆两个齐刷刷看向他,面上神情无辜得非常一致。“蚕茧可以拿来入药,有什么不对吗?”

“……”

好像挺有道理的,没哪儿不对?

王不右登时熄了火。

“八大祁药:菊花、山药、紫菀、北沙参、薏米、荆芥穗、白芷、天花粉,四大怀药: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和八大川药:川黄连、川贝母、川乌、川白芷、川芎、川牛膝川木香、川白芍,这些炭桥药市都有卖,不过价钱上会贵一些。”

约莫是被二女的心不在焉打击到了,王不右含糊地一笔带过。

“想买便宜的,要么托人跟镖队去当地收购,要么等九月药商开市囤备。”

朱衣若有所思,连连点头。

现在才二月底,距离九月尚有半年,自然不可能指望着枸桔弄药市。

开圃耕耘,想要收获,也需几月甚至几年工夫才能收获,就算今晚就能种上药,肯定也是赶不上药肆开业的。

眼下,只能先去临安城中大小药市淘一淘药材,再雇几个可靠的人下乡向药农收药草。

至于跟镖采买药材,短时间内不必过多考虑。一因路途远,二因花销大,更得谨慎谨慎再谨慎,以免钱财没了,人也跑了。

当务之急,还是解决半个月后需要用的人力和药物问题。

朱衣细心地问过城中大小药市药摊,王不右素来惫懒,只去过自家药铺几趟,但胜在记性好,对大体上的流程不说了如指掌,却也是倒背如流了。因此,都能一一对答上,并热心地推荐了几家他认为药美价廉的药贩子。

药材的问题,朱衣心头大致有了主意,遗留的问题就是坐堂大夫了。

对于这一点,王不右认为十分好解决。

“你去写一幅雇用大夫的字,贴在铺子外头,再在邻近几家酒楼茶馆雇几名说书人,每夜趁宾客如云时说上两嘴,宣扬宣扬,到时候自然有人来问,届时朱娘子好生把关聘请便是了。”

“这般聘来的大夫,大抵名声不显,也不知有几分真才实学。”

朱衣另有一番计较,张嘴说来。

“实不相瞒,我以后不太去医馆,想要一二位镇得住医馆的老大夫,再雇几名谨慎细心的大夫辅佐。和大夫在翰林医官院任职,和三哥又在太医局掌事……”

王不右有点懵。

和三哥是什么玩意?

哦,好像是他三哥……

那压根就不是个玩意!

朱衣和青杏四只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盯得他头皮发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