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温阳清热汤
第164章温阳清热汤原来,献祭人选是大祭司一早选好的。
大祭司放弃对朱衣的教导时,已经做好了牺牲她的打算。
不管她愿不愿意主动入套前往藐姑射山,她都无法逃脱做人祭的命运。
朱衣思及当年大师兄一时哄她去吴越之地,一时又反复地隐晦提醒她提防自己,登时心绪复杂,竟不知道作何感想。
“那时,我暗中使了手段,把你的魂魄拘于藐姑射山,想待大祭司离去后再复活你,谁知……出了些岔子,我身负重伤,闭关静养,待出关之后,已过去了数年,祭坛上却不见了你的魂魄。我找了你许久……”
赵隰用脸颊轻轻摩挲着她的脸,声音柔和。
“当年之事,确是师兄无能,为一己私欲而舍弃了你。小师妹,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好么?”
朱衣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献祭的事,大师兄身不由己,反复提点,陪她度过了人生中最开心的几个月,而且已经为她铺好了后路。只是一时不慎,假戏成真,酿成了悲剧。
她不怪他。
可穿心之痛,她又无法当做不复存在。
若是再狠毒一点,她会毫不犹豫地刺破赵隰的胸膛,以报前世之仇。
若是再大度一点,她可以尽释前嫌,及时行乐,开开心心地抛却旧怨,跟大师兄过完这辈子。
若是再做作一点,她能不管不顾地扑倒他怀里来一通“你坏你坏我恨死你了”的煽情戏码。
可惜,朱衣只是个普通人。
她贪恋着大师兄给自己带来的温暖,狠毒不起来;又记恨着那死前决绝的一刀,大度不起来。
那做作呢?
朱衣瞄了一眼正若有若无地蹭着自己的唇瓣揩油的赵隰,最终放弃了这个念头。
想当年大师兄美色当前坐怀不乱,而如今,眼前这只,分明是色中饿鬼。
接受世子爷是大师兄不难,可真要将前世的亲昵加诸在世子爷身上,甭说,还颇有点难度。她可不想以身犯险,考验世子爷的定力。
如此一想,朱衣又开始自以为毫无痕迹地转移话题。
“大师兄。”
赵隰飞快地探出舌尖舔了舔她的嘴,摄取她口中小建中汤残留的甜味儿,发出一声含糊的鼻音:“嗯?”
朱衣脸皮一抖。
对着青梅竹马一块长大的大师兄,她始终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可她又不能适应热情似火的大师兄,心里有些别扭,微微偏过头。
“你为什么要煎服小建中汤?我这病是阳虚发热,而非虚寒,按照医理来说,不是服用温阳清热汤更合适吗?”
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行医之人时常传唱“小建中汤君饴糖,方含桂枝加芍汤,温中补虚和缓急,虚劳里急腹痛康”。
世人只道小建中汤可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其实,它也能治疗发热。
《伤寒论》中又有记载,“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主之。”由此可见,小建中汤的确可以治疗发热,可前提必须是“腹中急痛”。
这与朱衣的病症不符。
她是受风寒邪毒侵袭的影响,疲乏无力,饮食不节,嗜睡多梦,倒没有腹痛腹泻的症状。虽然表症上高热不退,实则喜热怕冷,寒郁于内,格阳于外,阴阳失衡,营卫失调。按照医理来说,治宜温阳散寒,绝非温中补虚。
在朱衣的印象中,大师兄是个事事精通的全才,不止巫蛊之术精妙,医术更是高明。多年前二人游学四方时,经大师兄救治的病患不下万千,全无失手。
带着前世记忆转生的大师兄,会看错病症吗?
朱衣疑惑极了。
“小师妹舌淡苔白,脉细弦,因虚而寒。小建中汤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师兄如此用药,并非不对症,只是见你发热不急,先由根本治起罢了。”
赵隰面不改色,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再说了,若非这碗小建中汤,小师妹会联想到你的‘心上人’就是我么?”
朱衣蓦然想起,先前有一次世子爷调戏她,她为了让他“自重”,既打破他的痴念,又不给自己招惹上一身腥,所以厚颜坦诚自己有个死去一千多年的“心上人”,而这个人……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她那时候大声嚷嚷过她的心上人就是大师兄。
赵隰还笑着说,希望她能一辈子如她所言,永远将他放在心上。
……
所以说,她对着大师兄的转世向大师兄深情表白?!
这,这就很尴尬了。
好在,傀儡童子及时端着饭菜折返,化解了朱衣的尴尬。
童子们搁下案托,晶亮的黑眼珠子偷瞄着床榻上面色潮红的朱衣,对视一眼,又无声地发出一阵暧昧的笑。
被赵隰不冷不热地瞥了一眼后,它俩又蹲到了窗下,互相替对方捂着眼睛,努力将自己团成一个最小的团子,降低存在感,以免被他揪住前襟丢出去。
朱衣发觉了它们的小心思,狐疑地看了两眼,注意力再度放回世子爷身上。
“大师兄,为什么我做出的傀儡会听你的使唤?”
傀儡小人是以自身精血炼制而成,只听主子一人的命令,最是忠心护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