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猪队友
第159章猪队友小林全程都没听懂她在说什么。
不过,他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你懂医术?”
“啊?会一点点吧。”
朱衣突然想起先前在萧山县遇到的追问懂医术的红衣女子的一行人,生怕小林子对此产生什么联想,赶紧转移了话题。
“总之,你照着我刚刚的方子去县城里问吧,这样,城东归你,城西归我。辛苦是会辛苦点,但总会有收获的,相信我。”
“你怎么知道为什么一定会有收获?说不定我爹在郭外找了郎中……”
“小林子啊,你觉得是城里治安好,还是郭外治安好?”
小林毫不迟疑地回答:“郭外。”
这下,朱衣倒稀奇了,“为什么你会认为郭外更安全?”
“郭外土地广袤,乡民淳朴,不似城里人多眼杂,鱼龙混杂。”
朱衣一拍脑袋。
这厮没救了!
“乡民淳朴,只是因为抬头低头全是乡里乡亲的,自然会和和气气的,互相帮持。可对于一帮古古怪怪浑身是伤的外来人,你觉得他们会有多友善?不是我说林镖头,他们那样子,不是避祸就是犯了事,无论是哪一种可能性,都会给无辜的人带来灾难。哪怕能有一两家心眼好藏匿了他们,你能保证所有人都一口咬死了不去告发吗?退一万步说,如果贼人抓到了林镖头,你觉得乡民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朱衣一字一顿地道。
“要么倒戈相向,要么永远闭上嘴。”
人性都有两面,再淳朴老实的人,都经不起一再试探。
在里正自治的郭外屠个小村庄,对那些贼人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只怕城里的援兵还没到,乡民们的尸骨已经凉了。
“反倒是城里,巡逻兵卒多,光天化日之下,那帮贼人自恃身份,反而不可能当众行凶杀人。”
朱衣语重心长地拍了拍小林子的肩膀。
“你啊,还是太嫩了一点。”
林镖头是个行走江湖多年的老镖头,他必然清楚这个道理,不会去郭外为害乡民,也不会轻易地把兄弟们的性命交给一帮素不相识的乡民手上,而是必然会在城里的破庙或者脚店落脚。
进城,是因为城里治安好,出点什么事大声呼喝,就会有兵卒捕快应声前来查探。
在破庙或脚店,则是为了方便照顾受伤的兄弟,又不牵扯到好心人。
在朱衣眼里,不会有永远的朋友,利益和威胁,是导致朋友反目的关键所在。
如果暂时没有反目,那只能说明利益的诱惑力还不够大,威胁的危险性还不够沉重。
这是人性使然,很少有人能够跳脱这个怪圈。
朱衣的一番话,在小林听来颇为不可思议。
他喃喃道:“人心哪里有你说得这么复杂?”
“人心啊,比我说得可复杂多了。唉,我真羡慕你能够这么蠢,小林子。”
朱衣的声音里带着无法言说的怅然和世故。
如果可以的话,她也希望自己永远都是那个可以放心地把后背交给自己人,把心捧在手上送给他人保管的天真少女。
小林怔怔看着她,许久没有回神。
“好了,小林子,马上行动,记好哪副药是在哪抓的,待会我们就在这里碰面。”
朱衣很快从烦恼中脱身,轻飘飘丢下一句话,直奔城西。
哪怕是在钱塘县,二大赤县之首,医馆也并不多见。
二人奔波了一下午,统共跑了二十几家大大小小的医馆,抱着小山似的药包,终于在老地方碰了头。
经过挑拣,朱衣选出了七八副药,说是治疗刀伤和溃疡的药物。
两人这便将药一股脑往褡裢里一塞,找上开药的那几家医馆,细细询问昨日抓药之人的模样和居所。
这一问,还真问出了重要线索。
给线索的是城里最大的一家医馆的伙计,腿脚麻利,伶牙俐齿,脑子也很好使。纵使每日客流繁多,但三天之内来抓过药的,他都能想起来。
“你们问的那个人啊,一把大胡子,头上戴了个毡帽,一看就是个狠角色。最好笑的是,他身边居然带着两个小孩儿,还有一头毛驴!”
伙计掂量着朱衣塞过来的几十枚铜板,兴高采烈地比划着。
“那犟驴可有意思了,拉了两个小孩儿一身粪蛋子,气得小孩儿咿咿呀呀地冲它挥舞着小胳膊。”
这头驴的秉性,听起来是她的二毛没错。
朱衣忙问:“那两个小儿是不是不会说话?”
“咦,你怎么知道的?”伙计瞪大了眼,“我家姚大夫怜惜他们小小年纪不能说话,想替他们治一治,他们却死活不让,还撺掇那毛驴拉了姚大夫一脚!哈哈哈哈——”
“那你知道他们住哪儿吗?”
“这我就不清楚了,听说是打城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