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妙哉妙哉
第150章妙哉妙哉
翌日,朱衣睡到巳时才醒。没辙,她这副死而复生的身子骨本来就弱,昨天淋了一身雨,夜里又裹着半湿的衣服入睡,寒风侵袭,一个没扛住,半夜突然烧了起来,不免贪睡了些。
睁眼时,小林已经准备好干粮和热水,甚至拿针线用以前剥下放在洞里备用的兽皮缝了一块毡片,搁在她脑袋旁边。
朱衣摸了摸额头,有些烫,还好不是很严重,待会出门找几片退烧的车前草嚼了应该就能缓过来。
眼珠子一转,瞅见脑袋旁的毡皮,取过看了看,依稀是一个皮袋子的样式。
说是皮袋子吧,可又没有束口。
她不由地问:“这是什么?”
“无聊随手缝的小东西,你要是手冷,可以缩进去避避寒风,晚上还能当枕套垫着睡觉。”
朱衣有些稀奇地瞅他一眼,“你会针线活?”
小林不以为然地道:“镖师行走在外,无人照应,大多会些琐碎针线,埋锅造饭,治些头痛脑热。”
朱衣突然间觉得有些惭愧。
她对做饭一事非常不热衷,早年有大师兄惯着,后来有碧桃伺候着,几乎是十指不沾阳春水。做绣活就更缺乏天赋了,长这么大,唯一一块成型的绣品,还是丢给大师兄当寿辰贺礼的丑帕子。
还好,她的医术虽然称不上高明,但治疗小病小痛,肯定比寻常人在行。
朱衣终于寻出了一样可以碾压小林的拿手本事,即刻将惭愧之心抛到了脑后,端起陶碗将盛好的热水一饮而尽,随意吃了几口干粮,拾掇了一下自个,偷偷地重新糊好易容,背好褡裢上路。
朱衣不知道另一个山洞在哪,这回自然由小林带路。
巧的是,那也是在西北方,和朱衣的卦象吻合,倒少了一番争执。
萧山县西北方向正是临安府,也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小林在前面探路,为了避免被昨日的贼人盯上,他已经脱下了镖局统一着装的服饰,转而换上了一身深灰色的短打,佩刀也被小心地藏纳在行囊里,位置荫蔽,看着不打眼,但随时方便抽出防身。
听得身后脚步声时断时续,小林转头一看,见朱衣撕扯了几块椭圆的叶子吃得正欢,不由皱了皱眉。
“方才没吃饱?”
朱衣瞧他脸色不太好,知道他忧爹心切,她不愿成为他人眼里的累赘,便摇摇头,没有多说。
“如果你怕受到牵连,不如就此别过。那些人不知道你的存在,相信就算撞上了也不会平白无故为难你的。”
这番话说得毫不客气,朱衣要是个琉璃心的,早碎成了渣渣。
好在她心大脸皮厚,没去在意,反而笑嘻嘻地接话:“那怎么行?我的童子和二毛还没找着呢。”
“既然如此,那就加快脚程。”
人命关天,每一个呼吸间,爹爹和叔父们都有可能会丧命,小林实在焦躁,明明知道“吕小郎”只是故意插诨打科缓解他紧张的情绪,但还是忍不住口不择言。
“好!”
朱衣不跟他一般见识,爽快地应承下来。
两人徒步上路,昨夜又下过一场暴雨,山路泥泞,自然不太好走。
没过多久,两人裤腿上沾满了泥土,泥土渗入马靴里,在鞋垫和袜子里挤压,难免打滑,需要加重了脚力站稳,免得把靴子给甩了出去。
这一段路走下来,两人都觉得不好受。
途中遇到另一支面生的镖队,小林刚想回避,朱衣就开心地迎了上去,连比带划地跟镖头说了些什么。
镖头瞅了瞅他们。干这当营生的大多仗义,毕竟谁不愿意多个朋友呢?当下二话没说,拿出水囊给他们灌了半囊。
朱衣收过沉甸甸的水囊,又是鞠躬又是作揖,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看上去滑稽极了,镖师们乐得哈哈大笑。
这时,朱衣忽然问镖头:“小生瞧镖头眉目隐忍,动身僵硬,时不时轻抚膝盖,可是时常关节疼痛,皮色潮红、发亮,常伴有全身不适,高热不下,一遇雨季尤甚?”
那镖头虎目微眯,寒芒毕露。
朱衣却跟没瞧见似的,热心肠地道:“我爹也有这毛病,小生替他老人家求过不少医,收效甚微,后来偶遇一山间老妪,教了一个土方子,我爹试过三五疗程,如今已好得七七八八了,要不然小生也不会在雨后放心离家。”
镖头一怔,细细打量面前这小郎君,只见他眉目天真娇憨,不似作伪,看着年岁还小,倒和家中小儿差不多大小,不由放松了面部肌肉,露出一个可以说是“慈祥”的笑容来。
“小郎倒是有孝心。”
他既没承认,又没否认。
朱衣闻言更开心了,连声道:“承蒙夸奖,镖头,出门在外身体是最最紧要的,若有丝毫不适,一定得防患于未然。”
镖头点头应和:“确是如此。”
“我听来的那个方子啊,做起来倒也简单,只需准备阴干的大蒜梗和艾草叶,一桶热水,一床厚实的被褥即可。”
朱衣见诸位镖师都伸直了耳朵,不紧不慢道。
“将干蒜梗和干草叶放入锅中煮沸熬成药汤,赤身熏蒸,待身上渗透出黄色黏液之后,裹了厚被子好好睡他一整晚,切记莫要着凉,这样一番下来,通体舒畅,能治百病。”
他眉飞色舞,说得夸张又生动,众镖师不由笑了起来。
“真有这么神吗?”
“听起来是挺简单的,有机会可以一试。”
“镖头,这小子可比你家大郎孝顺多了。”
朱衣喜形于色,一一回应之后,忽然问:“对了,几位大伯是要往哪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