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铺翠冠儿
第133章铺翠冠儿
经过这段半真半假的玩笑话后,两人之间轻松自在的氛围顿时荡然无存,朱衣隐隐觉得尴尬,只恨自己这张嘴说话不经大脑,私下里连抽了自己两个大耳刮子。你不知道什么人开得起玩笑,什么人开不起吗?
世子爷这种头脑有疾的贵人,也是能随便愚弄的吗?
正当她懊恼得捶胸顿足,恨不得以死谢罪时,赵隰忽然捏了捏她的脸。
“你倒是会想,送你个世子妃当,还得白送你五千金,天底下所有的好处都被你占尽了。”
他嘲弄地挑了挑眉。
“差不多行了,见你这悔不当初的模样就烦。”
朱衣好像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
她略带了几分小心翼翼,努力装作随口一问。“你的意思是……”
“朱衣,你认为天底下会有这么好的事么?”
朱衣终于松了口气,踮起脚尖,哥俩好地一拍他肩膀。
“早说嘛,你吓死我了。”
赵隰阴恻恻地睨了她一眼,“让你给我当世子妃,倒吓着你了?”
朱衣当然不敢承认!
“哪能啊,我是怕给主子您留下贪慕虚荣的坏印象。”
“既然你并非爱财之人,那五两金子,小爷便不还你了。”
“别啊爷!我不爱财没错,可架不住财它爱我呀!”朱衣煞有介事地指责道,“你怎么能不顾它们的喜好,胡乱点鸳鸯谱呢?”
两人说说笑笑,吵吵闹闹,五千金买世子妃这件荒唐事就算翻篇了。
上元佳节,坊巷、马行、香药铺席、茶坊酒肆,灯烛各出新奇,有灯球、灯槊、绢灯笼、棘盆灯、笼日月灯、诗牌绢灯、镜灯、字灯、马骑灯、凤灯、水灯、琉璃灯、影灯,让人目不暇接。
赵隰见朱衣看得如痴如醉,顺口说道:“都城临安有一款扎成小山状的彩灯,名曰鳌山,是个中极品,来年我带你去观赏。”
“唔。”
朱衣两只眼睛忙不过来,胡乱地应了一声,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应下了什么。
赵隰启齿而笑,笑颜艳丽得恍若春花初绽,引得邻近女郎纷纷侧目。
待他将头一偏转过来,露出左半边皮肉翻卷的脸颊时,女郎们又直叹一声可惜,收回视线,寻获别的貌美郎君。
“肤浅的人类。”赵隰冷笑着低语。
“啊?你说什么?”
朱衣一回头,正对上他左半张狰狞可怖的脸上,眼睫都没多眨一下,就跟见着他完好的右脸似的稀疏寻常。
“我说……”
赵隰墨黑幽深的眼眸里像含化了一块蜜糖。
“要不要换个地方逛?”
朱衣看久了也腻了,自然满口答应,高高兴兴地跟在他身后钻出了人群。
大宋不行宵禁,民风开化,夜间带着丫鬟仆婢出门吃茶的大家闺秀比比皆是。
一到了上元节这仅次于七夕节的相亲日,街上仕女更是一抓一大把,一个个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借出门赏花灯之由,寻找如意郎君。
女郎们尽兴游赏,史载“必穷日尽夜漏,乃始还家。往往不及小憩,虽含酲溢疲恧,亦不假寐,皆相呼理残妆,而速客者已在门矣”。
有胆大的甚至彻夜不归,成就云雨好事。
赵隰见朱衣多瞧了两眼别家女郎头上戴的铺翠冠儿,径自拉她去了珠玉店和衣帽店,连找了几家,才找着她喜欢的样式,顺带还买了一副捻金雪柳。
铺翠冠儿是用翠羽和翡翠装饰的小帽。
捻金则以金箔纸切成细丝,缠在棉纱、蚕丝之外做成金线。
雪柳是一种头饰,可以插在冠上或发间,以绢、纸、金箔做成柳条状。
这三样东西,俱是大宋女郎们度上元时惯戴的。
朱衣不会戴,对着镜子手忙脚乱了一番,只看到店家用怪异的眼神频频打量自己,方才醒悟过来:她现在是男装!
一个大老爷们试戴女人的头饰,能不惊悚吗?
她尴尬地把东西放下,“不要了。”
赵隰不理会她,偏头对店家道:“三样全包起来。”
那店家一对上他凛冽的眼眸和狰狞的左脸,哪里还敢多看,急急忙忙拿了布帛包好头饰,胆战心惊地递了过来。
“客官,一共二十两。”
“什么?!”
朱衣惊叫起来。
“二十两,唬谁呢,你怎么不去抢啊?”
“客、客官,您挑的翡翠是上品,真值这个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