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罪不至死
第129章罪不至死
找回了青泥珠,原本这事就算完了。朱衣正想走人,却听那山阴捕快大喝了一声。
“你等三人,窃盗多人钱财,依据《宋刑统.贼盗律》附敕规定,‘捉获窃盗,赃满三匹以上者,并集众决杀。’我在此依律将你等三人当场斩杀,你三人可有遗言交代?”
朱衣吓了好大一跳。
不是吧?不就偷了几十枚铜钱,几块破玉,犯得着当场斩杀吗?
她忍不住止步,回身劝说道:“小惩大诫得了,不至于丢了性命吧?”
那三人亦吓得面无人色,纷纷跪地磕头求饶。
“官爷,饶了我们这回吧,我们一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律令规定赃满三匹才杀头,我们这绝对不够数啊!”
“求求您大发慈悲吧,小人家里还有妻儿老小,小人一死不足惜,只怕小人的家人从此无人养活啊!”
人心最是难测,方才一个个还群情激奋怒发冲冠的,一听居然是杀头的重罪,再一听偷儿们告饶,心就软了一半,央求捕快重新数数银钱,可别判错了害人性命。
山阴捕快还真当众数了起来。
“铜钱总计七百七十二钱,过一贯之数(宋朝以七十七钱为百)。环佩三块,价值一两半,又有碎银一两,合计二两半,即五贯钱(南宋初年一两可兑两贯钱)。自此,便凑足了三匹之数(南宋初年布帛折钱,一匹两贯;三匹,即为六贯,也就是三两),加之你等三人又窃走会稽谢家贵重之物,按律当斩。”
他算得头头是道,一本正经。
三名偷儿把头磕得砰砰响,哭天抢地。
“我错了,官爷,乡民们,我千不该万不该贪图来钱快,一时糊涂……”
“官爷,您再算算,再算算吧,咱们有三个人,怎么能把搜罗到的所有钱全部算在我头上呢?”
“乡民们,求求各位不计前嫌,日后照看我王二狗的妻儿老小,莫要叫她们饿死在茅房啊。”
朱衣虽然觉得他们的告饶很可笑,但还是皱了皱眉。
“大宋朝的律法,也太过严苛了吧?”
赵隰不以为然。“依宋律,开封府诸县,盗贼囊橐之家立重法。”
朱衣学识不怎么样,没听懂这句话的意思,但大概能揣测出大宋是以重典惩治盗贼的。
她也说不出这是好还是不好,只是……她到底还是觉得,就为了一点钱,断送了人的性命,太过不留余地了。
佛家不还有句话叫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吗?
比起杀人越货的盗匪,这些偷儿的手段还算相对温和的,施以教导惩戒,假以时日,也未必不可金盆洗手。
“你想救他们?”赵隰问。
朱衣不知是该点头还是摇头。
犯错就要受罚,她不同情他们。
但上升到杀头大罪的高度,就……
“他们是有错,但错不至死呀。”
“这样。”
赵隰了然地点点头,忽而提声开口。
“这位官爷。”
周遭静了静。众人循声望去,在看到他脸上狰狞的伤痕、翻卷的红肉时,脊背不可避免地窜上了一股凉意。有几个胆子小的,当即惊叫一声“鬼啊”,连滚带爬地跑远了。
鬼郎君赵隰:“……”
朱衣暗自窃笑,为自己唱了一曲赞歌。
看吧,她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惊悚效果奇佳。
“你方才说铜钱总计七百七十二钱,算得不对。”
赵隰指着铺在地面算账的几枚铜钱。
“这是建炎年间的小平钱,钱文为瘦金体,篆、隶相对,原本当得十钱。但如今已是绍兴年间,官家早已下令收回小平钱,改铸折二钱,小平钱不再流通,已无多少价值了。而且,这几枚小平钱,无论是质料还是铸工,俱不甚精细,一看就是私铸的……这私钱,也能当得官钱使么?”
“这……”
山阴捕快搁在手心掂了掂,分量不太对,看样子还真是私钱。
他有些为难地看着朱衣。
“可这三名偷儿还窃走了谢家的贵重之物。”
“哦,你说这个呀。”
朱衣适时开了口,扯下赵隰手掌心的锦囊,抖了抖,抖出一个精巧的细颈瓶子,将木塞一拔,瓶身一倒,一小堆颗盐出现在众人眼皮子底下。
“按照颗盐四十四文钱一斤的价格,我这儿被窃走的‘贵重之物’呢,大概还不到一文钱。”
山阴捕快的脸有点发黑。“郎君所谓的事关生死的‘贵重之物’……”
“盐以饴杂和,味甘美,天底下几乎所有美味都跟盐挂钩,羹饭里少了它,还怎么入得了口?人长时间不进食,不就饿死了吗?我说了这么多,难道官爷还不认为它算是事关生死的‘贵重之物’吗?”
朱衣的表情无辜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