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厮磨第五十二
他还未及品尝,忽然温度消失了。那朦胧的光线陡然不见,他睁开眼,怀中空空,一无所有,一切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又都成了无用的东西,他脸上泪痕未干,迷惘地倚在榻上,红衣尽处是那盏燃灭了的灯。
是灯芯燃尽了。
枯萎着,像是一具死去的尸体。
他恼怒起来,将目力所及的东西都砸个稀烂。
离钩看了他一会,嘿嘿笑着:“魔君大人,您可知此灯伤人内丹,不可久用?”
沈魄不理他,立刻召集座下妖魔鬼怪,替他再寻这黄粱草来。世间所有,尽数搜罗,不论金钱,不论人命。
之后他上了瘾,日日饮鸩止渴,在灯的幻境里苟延残喘。
他在那一盏琉璃里,呵护着同琉璃一样脆弱的梦。
他环抱着云冲和,用手揽着他的纤腰,抚弄着他齐腰的乌发,仰起脸与他亲吻。他咬着云冲和的耳垂,在他的脖颈上留下鲜红的吻痕,再一路往下,听他发出好听的难耐的闷哼。
他任云冲和恼羞而又动情地将他按倒在榻上,用力地抵着他。
他在波涛之上,哀哀哭着,红衣掉落在臂上露出漂亮的肩,上面有云冲和吮出来的痕迹,他额上的火焰燃烧着,烧得两颊绯红,眼睫上沾着不知是他的泪水还是云冲和的汗水,他睁不开眼,半眯着双目承欢。
可他却还要,还不够。
他要云冲和日日不得走,日日沉湎他的身体。
同他一道堕落下去。
日复一日,他白日里醒的时候愈发少,脸色呈现不健康的苍白色,身形也显见地瘦削下去。直到有一日,他浑身虚汗着醒来,离钩对他道:“魔君大人,众道门要伐你。”
他的皮肤还泛着淡淡的粉红,布满细密的汗,他心跳狂乱,好不容易才平静下来,扶着额接过道门联名修来的一纸战书,笑得恣意。
里面详细罗列了他的罪行。
沈氏那个旁支,不错。薛氏地界亦不错。
前面倒还沾边,越往后越是离谱。
什么安山寺、白马寺主持被杀,王氏道门小辈夜猎惨死,一些自己闻所未闻之事,都归到了自己的头上。
他双手虽说不上干净,但也不至于枉杀佛修。
至于那些妖魔鬼怪,硬要说他魔气弥散,导致妖物横行,他又没有办法,那些嗜血的东西要出去杀人,自己还要劝他们从良不成?
说到底还不是自己学艺不精,夜猎丧命又不是因为他沈魄成为魔君之后才有的新闻。
他将那张纸翻来覆去地看,只觉得好笑。
这些道貌岸然之徒,来杀便来杀,偏要自诩是拨乱反正、正义之师,叫人笑掉大牙。
他也没放在心上,只是胡乱扫了一眼时间和署名,沈氏羲和的大名赫然在列。他的父亲甚至没有想来问问他,这些事究竟是不是他所为,便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说来也没什么好怕的了,他如今没有家,没有师父,灵遥思亦与他断绝,父亲要亲自来伐他。
无父无母无师无友,孑然一身之人,没有什么可失去。
赴约之前他在死人窟给自己掘了一个墓。
没有留名字,碑上只刻了“白泽真人之徒”六个大字。
他听灵遥思说,云冲和死时,虽力竭血尽,但单膝跪地、手支茂陵而不倒,剑亦未出鞘,身上白衣尽被血染,面目平和,未有狰狞仇恨之相。
那些道门世家之人颇有些惧意,赶忙施了安魂咒火化,本来还想洒进海里,被一众蓬莱弟子跪地苦求,以死相胁,最后留下来,随剑葬于蓬莱那棵粗壮的梨树下。
待他去祭拜时,梨树已毁,蓬莱不存,他不是没动过想带云冲和走的心思,但又觉得带去图南道死人窟,云冲和见了定要不瞑目的。
他现在脏得惹云冲和讨厌。
一手的血,洗都洗不干净。
他想,云冲和还是在蓬莱好,他最喜欢蓬莱。也许有一日老旧的梨树桩还能发芽开花,落他一身雪,与他一片凉。
但是他却无法和云冲和葬在一处了。若他战死,不会有人送他的尸身去蓬莱,他根本无可寄后事之人。
更何况他既已叛出道门,堕入魔道,也不想损云冲和死后的清名。省的后人看了并排的坟,还要指指点点说,这就是那对有悖伦常的师徒,其中还有一个杀人如麻的魔君。
云冲和一个人在那,干干净净,安安稳稳,或许还有人赴蓬莱悼念凭吊,怀念他的逢乱必平,清正端方。而他自己,葬身于这极寒北地,图南道死人窟中,便是最好的结局了。
现在想来,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他不求棺椁,不求福地,甚至不求全尸,他生来死去,只要“白泽真人之徒”六个字,足矣。
他在墓边坐了一会,待时辰差不多,提起残垣剑大步离去。
他甚至把结界都撤了,道门百家泱泱之众几乎是长驱直入。
“好热闹。”他倚在榻上扶着额角,手中捏着一串水灵灵的紫色葡萄,不时仰头咬下一颗,汁水四溢地咽下去。他马尾高束,仍簪着云冲和赠的簪,一袭红衣蜿蜒,淡淡然于高台上俯视着众人。他一眼扫过去,看到人群中,另一枝檀木簪。
那是沈心斋。
他已不再身着蓬莱竹青色的服饰,换上一袭沈氏的墨蓝色海纹衣,那么刺目,但发髻上仍簪着檀木簪,眼神怯怯地仰头望着他。
再见同门,沈魄眼睛有点热,又觉得很想笑。
“你还有什么遗言吗?”薛容与用剑指着他。
“有啊”沈魄笑道,他略略直起身,展开笑颜,露出森白的牙齿,眉心的火焰燃得恣意,“来此妄图捡个漏,贪图我那些禁书的,别指望了,我都烧掉了。”
他好笑地看着有人变了脸色,目露不甘,却又不好意思离去。
他又好整以暇道:“还有当日未上过蓬莱的,可速速离去。我与你们无冤无仇,免得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