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打脸了不
“麻醉?麻醉剂还是麻沸散?”叶凡笑着看向叶守义“如果是麻醉剂的话,我们还是不要用了,免得有些人输不起。”叶守义微微一愣,然后哈哈大笑,倒不觉得叶凡是在下他的面子,他当然知道眼前小子说这话的意思到底是针对谁的,然后收了笑声,看着叶凡开口“那你觉得该怎么做呢?”
“小子不才,倒是会麻醉的针法,前辈们帮小子略阵,这个病人不如就交给小子如何?”
叶凡并不是一个狂妄的人,半是谦虚半是认真的开口。
其他人当然并没有什么意见,叶凡脸上依旧是不动如山,指尖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夹着一根闪着寒芒的银针,直直的插进了老者的头颅之中。
这样果决的针法,让一边看着的老大夫们眼露惊叹之色。
麻醉完毕之后,叶凡将老者的脑袋固定好,以免他在手术期间乱晃脑袋,而他自己则是翻开了老者左下眼睑,夹在手指中的银针轻轻一划。
就在那白色的小肿块上面,划开了一道口子。
一直围在叶凡周围,旁观的老中医们,在看到了切口里面的情况之后,一个个都忍不住惊诧出声,在心里面轻呼道“果然是寄生虫。”
如果不是害怕他们此时发出声音会影响到叶凡诊病的进展,只怕他们现在就不是在心里面惊呼,而是直接就叫出声来了。
在老者左下眼帘的那个白色小肿块里面,隐隐约约的可以见到一个折叠状的白色虫体,叶凡双目微眯,指尖的银针,微微朝前递送,就从白色小肿块的缺口之中,将这一条白色的虫子给取了出来,展开以后,竟然足有15厘米长左右。
看见这条虫子,旁边有人辨认了一番,然后抬头看向叶凡“这是绦虫吧?”
“没错,这就是绦虫。”叶凡点了点头“诸病源候论里有言:寸白者,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寸而色白,形小扁,又说它连绵成串,几长数尺。”
叶凡说着,将手上的绦虫放在一边的玻璃罐里,低着头拔出了老者头上的银针,继续开口“不仅是记录了这个病,也记录了这个病因:若多食牛肉则生寸白,而在治疗方面,二千年以前的《神农本草经》就已经有了驱虫药记了宋朝时期,药物应用品种则更多而更有效了。”
“一般患上这种寄生虫的病人,多半是吃了感染有绦虫幼体却又没有煮熟的肉类。其实像这个患者出现的症状,在六七十年代的西双版纳曾出现过多例。因为当时西双版纳地区的医学普及不高,当地人多误以为患者是“琵琶鬼。这都是因为俸家人有吃生肉的习惯,而一些生肉又恰巧是感染了绦虫,导致绦虫寄生人体,并钻入大脑所致。”
说完以后,叶凡又侧头询问已经醒过来的老者“老先生,在此之前,你和你儿子都应该有过吃未熟生肉的情况吧?”
刘汉国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是在听到叶凡的问话之后就立刻连连点头回答“在我和我家娃发病之前,我们去吃过牛肉,哎,我就说不要吃,不要吃,那种半生熟的东西多不干净,可是我家娃非要说能吃,那样吃才是好吃的,你看这不就出事了咋滴。”
刘汉国一边说着一边拍着自己的腿,脸上满是懊恼的神色。
“这就是了,牛肉也恰巧是绦虫的载体和传播者,在《三国志7魏书》中就有过类似的记载:……久之则头痛不已。华开一药方,食顷,叶出三升许虫,赤头白身皆动。”
说完以后,叶凡又摇头笑了笑,收起了银针“我这里虽然没有神医华所开的那剂药方,但是却也有一个针对此症的方子。”
刘汉国他们家本来就不是什么有钱人家,要不然的话也不会自愿来做这场医斗比赛品。
所以在听叶凡说能够治疗他和他儿子的时候,脸上顿时顿时就露出了欣喜的神色,挣扎着就要从病床上下来给叶凡叩头,求叶凡给他们看病。
“既然两位来了这里,那么我们自然是要把你们治好的,这本就是我们份内的事,老先生这样倒是折煞我了。”叶凡连忙扶住了刘汉国的动作,然后又将人重新扶到了床上。摸了摸鼻子,神色认真。
安抚好老人家,叶凡拿起了放在一边的签字笔,在处方签上面写了起来。
狂放的草书,带着行云流水的质感。
纯白的纸张之上,跃然而上许许多多的中药名称以及剂量。
槟榔、使君子、三丑、松实、广木香、神曲、山楂、黄连,白术……
叶凡开着药方,围着的老中医们脸色一片纠结,想看可是有不好意思看,毕竟他们中医和西医是不一样的,虽然现在的中医已经不会敝帚自珍,但是叶凡手上的明显是秘方,他们身为长辈,又怎么好去窥视一个晚辈的秘方?
看着这些老人脸上纠结的神色,叶凡忍不住弯了弯唇角“老前辈们也帮着小子看看这个药方如何可好?”
叶凡这话的意思就是邀请这些中医们共同看这个药方了,虽然众人都很心动,但是还是咬了咬牙开口“不用了,这是你的秘方,你心里定然是有数的,我们也相信你,这个……就不用给我们看了。”
这话说得,心里简直就是在滴血,对于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中医来说,什么名望这些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这一次如果不是事情闹得他们看不下去了,他们也不会来参加这个什么医斗,他们更看重的是是那些珍奇的房子和奇难病症,所以叶凡手上的这个很有可能是神医华佗留下的方子,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的有诱惑力的,可是他们也做不到那么无耻的去抢夺一个晚辈的药方,所以只能一脸肉疼的拒绝。
“这些个小辈还不算失了医德本心,只是性子傲气倔强了些,也对,就和远古时期的那些老家伙一样,性子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不过本性却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