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臧洪的结局 -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 太原王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477章臧洪的结局

第477章臧洪的结局

“臧子源焉敢如此欺吾?”平原郡廨府,袁谭看着臧洪写来的信勃然大怒,田景抓到公孙商,搜出程昱写给臧洪的信,袁谭让臧洪前来解释,臧洪不来,反而写信给他,他让远离小人。

这是叔可忍婶不可忍。

再加上臧洪在乐安几郡大肆招募流亡,一些河北士族想趁机瓜分几郡土地的愿望落空,纷纷进谗言。

袁谭一边向袁绍写信汇报,一边整军备战。

邺城。

袁绍跟袁谭一个感受,他对臧洪不可谓不厚,臧洪怎能背弃他?

袁绍将袁谭的信递给许攸,待许攸看完,问道:“子远,你怎么看?”

许攸一笑道:“明公,臧子源有没有投敌且不论,明公难道不想趁机收回青州?”

袁绍满意的捋须,青州兵甲天下,曹孟德取之而纵横中原,如今王玢仗甲械之利取天下泰半,袁绍比不上只能取人利。

臧子源可倒好,一个劲的招募流亡,对袁绍几次募兵的政令皆置之不顾。

中原决战将至,他跟王玢的战争也绝非一战可定,那后续兵员就是重中之重,可惜臧子源并不配合。

臧洪跟王玢交情匪浅,袁绍败了得身死族灭,臧洪说不得就平步青云。

如此首尾双端之人,袁绍岂能容他?

“臧子源在青州颇有名望,吾若取之是否有伤民心?”

袁绍面露犹豫。

许攸毫不在意的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臧子源的青州牧是明公举荐的,他在青州干得好证明明公有知人之明,既然明公有知人之明,臧子源非千里之才乃王佐之才,明公何不将其调回邺城。”

“善。”

袁绍瞬间明白许攸的意思,明升暗降。

“正好太仆去职,可召其为太仆。”

“明公睿智。”

袁绍跟许攸一言一语就定了臧洪的未来。

“若臧子源不来呢?”

一旁的逢纪见不得许攸独占鳌头找别扭。

许攸冷笑:“那不就证明臧子源暗通王德容,打他就是。”

“臧子源颇得人心,中原大战在即,此时逼反他恐怕不妥吧!”

审配站出来道。

许攸还没说话,田丰就横着脖子道:“臧子源以汉室之名才坐稳青州,他若反叛,青州士族岂会从他?这颗毒瘤既然已发,晚除不如早除,至于中原决战,哼!王德容也没准备好,听说周公瑾募兵十万大乱荆南四郡,今年是别想出战。”

王玢去年战西域,孙策起江东,刘备乱徐州,平定三方叛乱已是精疲力尽,根本没有余力发动中原决战。

而袁绍也没准备好,韩猛率的铁骑被赵云、太史慈打光,王玢又封锁幽并、辽东马匹,袁绍好不容易才弄来两三千匹。

这对动辄数万铁骑的并州军、幽州军、辽东军来说,根本是小儿科,而没有铁骑,袁绍就没有决胜的手段。

今年袁绍粮草已备足,甲械还在锻造中,兵士也都在训练中,决战至少还得一年,乃至两年。

“明公,元皓说的极是,既然臧子源有心叛乱,不如早除,可令韩将军率部支援大公子。”

行军打仗,袁绍麾下的几个谋士里沮授最有发言权。

沮授话一落地,袁绍便点头道:“那就派人征臧子源为太仆,谁人前去宣旨。”

去宣旨差不多等于送死,在座的几乎没人去送死。

一人道:“某愿往。”

袁绍细看之,发现是辛评之弟辛毗,抚须道:“佐治前去,某无忧也!”

辛毗当下领了圣旨,快马加鞭前往临淄,路过平原时跟袁谭密会一夜,才继续南下。

辛毗未到临淄,陈容便急匆匆的去见臧洪,原来不良人已打探到消息告知陈容,陈容忙找臧洪商议。

臧洪得到消息呆坐在席位上久久不语,他可是为袁氏卖命,不惜亲自坐镇临淄以对程昱,可没想到屁股还没坐稳,袁绍就准备对付自己。

“子源,你倒是说话啊!”

陈容见臧洪久久不语不由着急的问道。

“说,有什么好说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还是要给某升官。”

臧洪一副认命似的自嘲。

陈容听完见果然如国渊所说的那样,臧洪心存愚忠之志,劝道:“子源,可还记得公孙商其人?”

臧洪不解,陈容为何提到公孙商,正是此人卖给臧洪粮食,臧洪才能快速在乐安、济南、齐国站稳脚。

陈容道:“正是这公孙商暴露了身份,公孙商乃郑玄弟子,出身北海学院,北海学院的背景,子源该知道。”

臧洪默然,他当然知道。

北海学院由程昱赞助,程昱背后是王玢,北海学院的学子不仅充斥镇东将军府,甚至连他的青州牧府也有不少北海学院学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