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程事高升 - 带着率土之滨混三国 - 太原王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85章程事高升

第285章程事高升

“恭喜不足兄荣升计吏。”巩平跟张熊在南郑新开的群英楼为程事摆酒,巩平一脸献媚的灿烂笑容,张熊则一脸憨笑。

“哈哈哈!”

程事在巩平跟张熊跟前得意的大笑,前番购粮之战差点让家族毁于一旦,程事已做好被开除族谱的念头,谁曾想到是高升一步,成为计吏。

两汉的上计制度是是中央对郡国、郡国对县了解情况、考察政绩、监督官吏的一种制度。

西汉废除由国相上计,改为郡丞、长史上计,并设上计掾史。

东汉改有上计掾史去中央上计,一般都是三公上计,有时皇帝接见,程苞得以名声大噪,就是得到灵帝的接见。

而计吏则是上计掾史的重要助手之一,程苞就是做了十年计吏才升为上计掾史。

程事得到任命后一改前几日的颓废,又意气风发起来,同时对对自己不离不弃的巩平、张熊二人好感大增,推却一些同事宴请,赴二人之约。

程事对二人的来意心知肚明,马上就是秋收,正是计吏油水最丰的时候,当下很是义气的道:“持波兄、世豪兄,汝二人心意某知,只要有某一口肉吃,就有你们的肉汤喝。”

“多谢计吏抬举。”

巩平那堆满如菊花一般笑容的脸上尽是献媚,张熊则是憨厚笑几声。

程事对二人的表现很满意,又喝一阵,便搂着舞女去隔间休息。

巩平则收起虚假的笑容,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脸颊,对张熊道:“这特么真不是人干的活。”

张熊虽然不说,可眼睛里的黯然却代表着他赞同巩平的话,卧底真不是一般人干的。

“那加上这些呢?”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骇得巩平一个激灵,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看向张熊,张熊同样露出凶狠的目光。

二人齐回头,张熊挥拳欲冲,巩平则握住袖里的短剑,待看到说话的人,神色慌张的四处张望:“某的耶啊!先生,您怎么出现在这?如果被程氏的人发现,某死矣!”

张熊讪讪收回拳头,听闻巩平的话脑袋一垂。

这人正是二人的上线郭嘉,郭嘉不答,反而将手中的钱袋仍向巩平,巩平接住下意识掂了掂分量,怕不下万钱,脸色稍霁。

郭嘉微微一笑,道:“某再教你们一个乖: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程事纵然再聪明也想不到这包间被某提前定了吧!”

“啊?那是。”

巩平忙恭维道。

郭嘉并不吃这一套,而是问道:“可有有用的消息。”

巩平摇头,将刚刚的谈话一五一十告诉郭嘉。

郭嘉点头,打发二人离去。

粮战正酣,王玢低价出售本意打他一个连环拳,谁知四大家主并不接招。

囤积粮食对四大家族并不利,黄巾起义还有两年半,彼时粮食早就发霉了。

运到中原,代价太高,再说他们的收购价就很高,完全没有利润。

只能是卖给板楯蛮。

王玢攒足劲儿要拿他个捉贼捉赃、捉奸捉双,谁知四大家族没动静?

关键时刻荀悦专注学堂,荀衍被任命为都邮,荀彧因足智多谋被调为祭酒。

当王玢拒绝曹谦的提议后,二人的蜜月期就算过了,可没想到曹谦手段忒狠,一下将荀氏子弟边缘化,借机拉拢本地派。

程事就是在这节骨眼升任计吏。

这看似是政治斗争的结果,郭嘉却嗅到一阵不同寻常,他觉得程事这罪魁祸首不降反升必有缘由。

粮战是程事在明面上掀起的,按理说纵然不死也得边缘化,谁想高升了,其中必有阴谋。

好在郭嘉一贯喜欢拉长线调大鱼,就准备让巩平二人套程事的消息。

可惜巩平二人没套出什么来。

那就先静观其变吧!

粮价平稳,百姓安居乐业,南郑城一时恢复平静,逐渐的沉浸在即将秋收的喜悦当中。

可不论四大家族还是王玢都知道,他们之间的较量才刚刚开始,一旦入冬,没了生活来源的板楯蛮就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也是二者较量不可控力之一。

王玢一头扎进校场,开始大练兵,并着重提拔当地读过书的寒门子弟,如阎芝、阎晏兄弟。

王玢向二人打听过阎圃,只是二人都摇头。

既然找不到阎圃,对二人也是青眼相加,好在阎晏识字,阎芝颇有学问。

王玢将阎晏拔为屯长,阎芝做自己的行军参议。

王玢练兵的同时,也大肆在南郑周围买买买,又将买来的田地、房屋以军功的方式分发下去。

比如阎晏凭战功能得一百多石粮食,他光棍一个,兑换一些田地就不错,起码阎氏就算在南郑立足。

王玢分发的田地只是租赁给战士,他们只需缴纳一定的租金即可,但若想抵押或买卖就要问王玢同不同意。

其实王玢也是无奈之举,他在南郑不可能长待,这帮流民兵注定带不走,若想这帮流民兵不散,只能按住他们的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分田发房娶妻。

天下天灾人祸不断,根本不缺田地、房屋及活不下去的女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