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这么多书生
第149章这么多书生墨卿不想让她想太多,忙道:“先将流民安排一下,我能力有限只带了两万人出来。”
顾清灵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转身看向做在广场上的两万个百姓,他们衣衫褴褛脸上挂着笑。
“鹿城的规矩是,有功名在身的,能识文断字的留下,铁匠留用,医者留下,年幼的孩童想要识文断字可以留在学堂内,在鹿城男女都能进学堂念书,女童入学甚至能每日多给一斗米。”
此话一出,众人都惊叹出声,没想到鹿城的女儿家身价这么高。
果然,有这样的先天条件,很多人将自己儿女都留在鹿城,又管饭又能识文断字,贵族平民都在一个学堂,这挺好。
大部分人,被带到荒山开荒荒地,建立村落,有了廖家村这个样板村。
很多流民村长和生产队长都会去观摩学习,尤其是廖家村这会儿正在修建水渠,老百姓短短半年多,就自己掏钱修建了砖房。
甚至,人家廖家村都修建了学堂,请了先生教学,虽说教学内容很多人从未见过,可是能识文断字都是好的。
这给后面的流民队伍很大的鼓舞,尤其是分到偏僻荒地的流民,有些愤愤不平的时候,鹿城的农业小组下山,开始指导如何种植,嫁接果树。
流民闹事儿,鲜少发生,可是人多也有个坏处,那就是流窜作案的盗窃犯就多了。
总会有些好吃懒做的家伙,城主府刚刚建成,青山上的监狱还未落成,城里的犯罪率就节节攀升。
普法,就显得格外重要。
自从印刷术成功之后,报社的成立就迫在眉睫,本来鹿城的读书人不多,可新进的流民质量非常高,读书人很多。
由于给的工钱高,很多识文断字的读书人都聚集在城主府门前,希望能得到这一份差事。
“这个报童到底是什么?”
“管它是什么呢?一月一两银子这等美事儿,哪儿找。”
“可不是吗?”
“老夫,见廖家村的私塾秀才,一月也有一两银子。”
“廖家村,多富裕,我们刚来此地,去哪儿找这样的差事。”
“你没看成里的私塾,都是举人在教课。”
“我昨天从我儿女去城里私塾,发现他们教授的东西非常杂,并非只教授儒学,还有算学,还有一些格物学,总之让人眼花缭乱。”
“当真如此?”
“自然是真的,你我若是贸然前去,恐怕不会被录用,还是看看这个报童有何用处。”
很多秀才心中颇为震撼,尤其是那些学说都掌握在世家大族,这个小小的鹿城竟然就这么教学。
根本不藏着掖着,如此一来,鹿城岂不是没有贫富之分。
他们还不清楚,鹿城秉持的就是后世的人人平等的观念,顾清灵觉得,能开辟出跟前世一样的社会体系,才能住的安心。
“你们看,那是不是城主大人。”
“就是城主大人。”
众人都看向骑着战马,风尘仆仆的赶来的顾清灵,显然算是刚从山里回来,战靴上都是泥土,见此,书生们都激动的起来。
顾清灵气势逼人,身后战马拴着几个流窜作案的嫌犯,下马就将龇牙咧嘴喊叫的犯人一脚踹给了青山。
“将三人的罪行昭告城中百姓,然后吊死在城墙之上,警示他人。”
顾清灵声音冷傲,不容反驳,乱世用重法,说的就是现在。
得要杀鸡给猴看,让有这些小心思的人,都要想清楚了。
“是,城主大人。”
青山冷酷的将三人当真所有书生面,骑上战马拽着拖向城墙之上,不一会儿就掉在城墙之上。
一边的行刑官宣读道:“三人流窜多地抢劫,奸~淫妇女,实属罪大恶极,依照鹿城律法,杀之。”
话语简单不繁琐,百姓的文化水平不高,足够听得懂就好,这是顾清灵促进改革了很久,才让这些行官明白。
这短短几个下来,收效显著。
“再给我一次机会,再给我一次机会。”
“推下去。”
行刑官一脸严肃认真,杨收间惨叫连连,不出半盏茶功夫,就没了性命。
百姓更是心中畅快,谁不恨这种好吃懒做的恶人?
顾清灵干咳几声,书生们都一脸惶恐的高呼:“参见城主大人。”
说着都跪了一地,顾清灵本来一开始不习惯人家这样,如今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毕竟说了他们也不会听,索性就让他们跪着好了。
“不必多礼,起来说话。”
顾清灵跟王杰站在高台之上,看着百来号人的书生队伍,心中还是喜悦的。
至少,人才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尤其是灾后重建这种情况。
“说起报童,我们得要从报纸说起。”顾清灵脸上多了一丝笑意,王杰忙带着几个书生,将手中的报纸递给前排的书生。
“你们手中传阅的此物就是报纸,所谓报童就是将报纸传送到各部族村落,负责将报纸念给百姓知晓的人,这事儿看似简单,可是责任却很重,念过报纸后,你们还需要将当地百姓疾苦搜罗,传递道鹿城。”
“其实这报童就跟言官相似。”王杰一语道破,让众人立马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