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煤球炉
第131章煤球炉“若真的回不去了,再从长计议。”
墨卿嘴上这么说,可心里还是明白,君臣之间若是有了隔阂,想修复就难了,何况皇兄性子多疑。
老爷子见自己的忠告毫无效果,难免有些气闷,一脸怒其不争的道:“真是不听劝,真是不转南墙不死心。”
墨卿低头默不作声,见他不吭声,老爷子气的甩袖离去,临走了还狠狠将房门关上。
本就不隔音的房间,木门被撞得哐哐作响。
顾清灵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就提着两个煤球炉回来了,还刻意的刻意放在会议厅内最显眼的位置。
不一会儿,老铁匠就将昨夜烧制的煤球往院子里搬,墨卿几人一起床就看见满院子的煤球。
青晨手戳了戳煤球,皱眉道:“这是煤?”
“没错,是煤,要这东西干嘛?”老爷子一脸好奇。
裹得跟包子似的魏诗诗看见煤球,眼睛都瞪大了,撒腿就冲了过来,一脸惊喜:“煤球?”
“要这有何用?”老爷子笑眯眯的看向魏诗诗。
魏诗诗翻了个白眼,一脸激动道:“当然是取暖啊!”
“取暖?”墨卿轻皱眉头,苦笑道:“不毒死,也得要呛死。”
“哪儿能啊!恐怕清灵已经将煤炉造好了,只不过,我们手上的煤得要紧着用。”
魏诗诗说着就朝着会事厅跑了过去,前段时间本就那厚实的兽皮遮挡了门口,如今又了煤炉这会儿屋里暖和的很。
再看炉子上还放着个一口大铁锅,铁锅里蹲着鸡肉,铁锅旁边还靠着饼子,一进屋就满屋子的肉香。
魏诗诗他们进来的时候,顾清灵刚刚将红辣椒下了进去,墨卿几人自然也发现了不同,眼前这圆柱形的东西竟然让这屋里如此暖和。
关键是,还能煮食物,几人围坐在煤炉边上,一脸好奇的上下打量。
顾清灵搅着锅里的食物,笑眯眯道:“这是煤炉,上面炉膛,下面进风口,外面也有个风门,煤球其实就是煤饼,清苦人家过冬必备之物,大汉一般都是做饭用,我将二者合一做了这东西取暖。”
“这真东西实在是妙!”老爷子一脸好奇的端起锅,看了看炉膛,里面的煤球更是所有人都一脸惊奇。
“这就是外面的煤球?为什么不冒烟?”青晨仔细研究,才发现出风口还有个罐子通道门外。
顾清灵敲了敲铁皮罐子道:“烟都出去了。”
“这东西一定能挣钱,北疆这么冷,我们卖五两银子都会有人买,你信不信!”魏诗诗拿起筷子挑了一块鸡肉放在嘴里,一脸满足。
“我正有此想法,鹿城每年都会冻死不少人,现如今寒冬腊月,每家每户要是都用上的话,会死很多人。”顾清灵嘴角一勾。
墨卿看向顾清灵,尤为欣赏,这丫头脑子里这么会有这么多想法?
“这东西能赚大钱,可后期难免有人仿造,不过,前期也能狠赚一笔了。”墨卿点点头。
“今年不急,明年入秋就带着商队将煤球炉运出去,到时候,咋们四六分账如何?”
墨卿慵懒的看向顾清灵道:“不急,到时候再说。”
见墨卿没拒绝,顾清灵脸上笑容更甚,这家伙还真是一个好的经销商,能不能走出北疆,还真就靠他了。
“你多吃点。”
求人办事儿,自然是要放低姿态,顾清灵讨好的将烤好的膜递过去,将两只鸡腿儿夹出来,放在墨卿的碗里。
魏诗诗一脸郁闷道:“你这马匹拍的实在是太辣眼睛了。”
“我就吃这一套。”墨卿几口吃完鸡块,笑着又将碗筷递给了顾清灵。
顾清灵低笑出声,接过他的碗筷,又夹了几块放进碗里,动作极快。
“你们忘了,鹿城的百姓很多人,没有十两银子买这炉子。”青晨敲了敲煤炉,轻皱眉头。
“可以赊账!人力账。”
“你是说,扣除他们的工钱,直到十两银子还清为止?”青晨觉得顾清灵这个办法可行,他们如今是真的缺少人力。
顾清灵若有所思道:“可以给他们一个折扣,让他们觉得自己赊账是划算了。”
“比如,三天内现金购买只需要八两银子,赊账七两银子几能购买,反正这东西日后会跌价,我们还是算他们便宜点。”
“那谁去?”顾清灵笑眯眯道。
“我去!”
魏诗诗眼眸狡黠的看向顾清灵,她这几日待在山上盯矿脉,实在是想休息两天,眼前这个机会恰好。
“好,你去。”
顾清灵宠溺的点了点魏诗诗的头,将最后一口膜吃完道:“青晨,鹿城的开垦的土地有多少亩?”
“加上荒废的土地有四十万亩。”
顾清灵没想到鹿城的土地居然有这么多,可利用的土地却少之又少,这里的百姓贫苦,不是因为懒,是不知道如何种地,更不知道有效的去种地。
只有这么点儿的人,有这么多地,还不让流民进入,实在是太浪费了。
人多才有劳动力,劳动力多才有生产力,生产力多才有财富,才能解决基本温饱。
所以,鹿城最缺的是人,是很多很多的人。
她咬着唇,转脸看向墨卿严肃道:“我需要人,流民也好,奴隶也,只要能开垦荒地,就让他们永远留在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