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皇叔仁义
刘备沉默了,若说不心动那是假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这八个字怕是男人们都无法抵挡的。 更何况,刘备还是一个有志向的人。
所以,他如何能拒绝。但凡是经历过苦难的人,想要让他们再次到底层去饱受折磨是不可能的。
这些人不会听从命运的安排,他们会奋战到底。
宁安看着刘备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只是静静地等待着。
过了不知多久,刘备缓缓抬起头,眼中透露出精光来。
“先生说的可是真的?确定不是在愚弄备吗?”
说出这些话的时候,仿佛是下了很大的勇气一般。
宁安则是笑了笑,举起了酒杯看着刘备,一饮而尽。
“愚弄皇叔,对我有什么好处吗?还是那句话,我是从未来而来,此次前来,只是想要见识一下前人的风采,仅此而已。”
这话说完之后,刘备是彻底放下心来了。
随后,他举起酒杯对着宁安一饮而尽,虽然没有说话,但一切尽在不言中。
“先生,日后我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刘备似乎是喝的有些上头,开口询问了起来,也是放开了许多。
这酒本就是后世的酒水,本就是度数很高,刘备刚开始喝能喝下这么多杯已经很不错了。
宁安听到后思索了一下,随后缓缓说道:“仁义之人,三国之中,谁人不知晓刘皇叔的仁义之名,爱民如子,心善面和,乃是天下第一仁义的君子。”
这话并不夸张,不论真的假的,起码在当时天下人眼里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陈寿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曾经记载了对于刘备的评价,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当时的民众对于刘备也是极其欢迎,为何,曹操屠城,刘备不屠城。
“是吗?那可真好呀。”听到这话之后,刘备没有放肆大笑,只是默默地点了点头。
“先生,能和我说说后世我的故事吗?”刘备抬头盯着宁安,渴望得到一个答案。
宁安点了点头,没有拒绝,本来就是想要和刘备说说的,既然如此,聊一聊也没有关系。
“那就聊一些皇叔仁义的事情吧,后世都是广为流传,都是称赞皇叔的仁义。”
“比如黄权,此人本来是皇叔的将领,皇叔因为局势原因所以抛下了黄权,无奈之下,他投降了曹丕。曹丕问出了一句令人世人都惊叹的话。”宁安神秘兮兮的说道。
刘备听到这里,好奇心也是备勾了起来,他脑海里思索着会是什么。后悔不后悔还是说他的坏话要?
“你不怕刘备杀你的家人吗?”宁安缓缓说了出来,刘备愣住了,他的确是没有想到这个。
见到刘备的表情,宁安心中也是感慨。这个时候的刘备还和未来差远了。
其实,纵观历史就会发现,但是是造反头子的身边,永远都会出现同乡将领,很是优秀。
真的是每一个朝代都会把运气集中在某一个地方吗?并不是这样,而是一个地方那么多人总归会出现几个优秀的人。
这几个有天赋的人,都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打了无数次败仗,才琢磨出来的。
正儿八经的去拿人命堆积出来的,所以不是那个地方出人才,而是因为造反头子都是信任自己人,任由那些兵让手底下的人折腾。
折腾来,折腾去,那么多人,总归会出现几个人才的。
所以,刘备也是一样的道理,他是在不断磨练之中成长的,现在的他,眼光自然不会看的太远。
“黄权回答道,说,刘备绝对不是这样的人。果不其然,黄权不断升官,皇叔这边无数人都要求弄死黄权的家人,可皇叔却说了一句话,让众人闭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三国之内,唯有皇叔能够做到这种地步。”
宁安这不是拍马屁,而是真的敬佩。
在古代,战争是残忍的,为什么那些将领手握重兵,家里面的人都要去当人质,很简单,怕你叛变。
一旦叛变,全家人的性命就没了。
那个时代,真要是冒着全家都被弄死的风险去贪生怕死,求荣华富贵,到了最后,一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名声败坏不说,还会被骂成狗。
家中老母和妻儿都能不管不顾,这样的人值得交付吗?
所以,刘备能够让手底下的将领背叛之后相信他不会杀自己妻儿,真的极其不容易。
相反,看一下曹操所做的,被背叛之后,要诛杀对方全家,但凡是沾亲带故了,全都杀了,管你男女老少,是否无辜,在这里,都行不通。
曹操所做的没有错,在那个时代人看来,你都背叛我了,都要弄死我了,我还要给你留条活路,我是脑瘫吗?
可就怕对比,对比之下,刘备所做的的确是仁义至极,能够做到这种地步的,太少了。
所以,刘备的虚伪才是从这里传出来的。
“还有对于徐州的救援,以及皇叔不抛弃民众的行为。”宁安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在后世竟然有人去解析说刘备带着民众逃跑实际上是抱着坏心思的,是想要让这群民众替自己抵挡住曹军的步伐,抵挡住追兵的,好让自己逃命的。
但实际上这话就很扯淡,宁安怎么分析也到不了这种上面。
很简单,若是不带着这些百姓,轻装离开,速度不知道快了多少。
曹操的追兵各种混合,想要追上来,太难了。
带着这些百姓,拖家带口的,能跑多远?
速度能有多快?至于抵挡,那就更扯淡了,只要绕开百姓,就能冲锋到阵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