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您怎么就是昏君了?您怎么就对不起天下了?
万贵妃有多一手遮天?当朱佑樘也就是弘治皇帝被接回去后的一个月,他的生母,纪姑娘便突然去世了,死因不详。 但,谁都清楚是怎么回事。
毕竟,当初那些欺骗万贵妃的人都活不下去了。
看到无数人因为自己而死去,弘治皇帝的脸上充满了愧疚和自责。
“如果,如果不是朕的话,他们也不会死,母亲也不会死。这一切,都是朕的错。朕,不该出生。”
弘治皇帝握紧了拳头,恨不得给自己来几拳,他的眼眶已经红润一片,到处都是水渍。
咳嗽了几声之后,弘治皇帝疲惫了,他的脸上涌现出了伤感之色。
当初,如若没有周太后的话,恐怕他也遭受毒手了。
可笑吧,朱见深一面感慨自己没有儿子,没有继承人,一面又放纵万贵妃杀人,哪怕对他唯一的孩子下手。
宁安看着弘治皇帝的模样,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是呀,正如同弘治皇帝所说,如果不是他的话,或许就不会死那么多人。
如果不是他的话,他的母亲也能活下去。
但,如果不是他的话,这大明或许早就完了。
是他,给了大明十八年的国泰民安,民生富足。
如果没有他,这大明该是怎么样的水深火热?又有多少百姓会因此遭受磨难而死?
或许一切都是天意,毕竟,朱见深身体都垮了,一次就中,实在是跟中彩票概率差不多了。
“陛下,这一切都不能怪您,您,何其无辜呢?”
不是宁安双标,而是弘治皇帝值得如此。有些人生性不善,因为他的性子埋下了伏笔和隐患。
但弘治皇帝这样的人,你如何去责怪?
在后来,万贵妃也不堕掉别人的孩子了,朱见深也生了十几个儿子。
“若非是朕的错,怎会如此。便是连厚照都是朕没有教好,才连累了百姓。朕,万死难辞其咎。”
弘治皇帝认定了是自己的错,整个人都是有些摇摇欲坠起来。
他悔恨,懊恼为何自己要生在这个世界上,为何要去祸害别人。
仿佛天下间最大的错误就是他朱佑樘生了出来,那本就苍白的脸颊此刻变得渗人无比,原先还有些风度的中年大叔,此刻尽失吓人之姿。
那个温润尔雅的皇帝,那个永远不会大声吼叫的皇帝。
在此刻,有些癫疯了。
这些年来,他为国事操心太多,为这天下上心太多,处处节俭,哪怕皇后都是带头耕织,以求补偿宫中用度。
此刻的弘治皇帝不是一个皇帝,只是一个自认为罪于天下的荒唐之人。
弘治皇帝跪在了地上,闭上了双目,两行清泪流落,那干瘪毫无血色的肌肤便是连眼泪都是湿润不了。
伴随着眼泪一同流落的,是弘治皇帝这一生活着的希望。
“朕,真的该死,真的……该死。”
明明只是三十余岁的年纪,明明还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明明还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但,头发却已经花白,鬓角如白雪,身姿如老翁,佝偻而瘦弱。
此刻的弘治皇帝什么都听不进去,他只是看到了小时候的一幕,那时候的他还不懂事,现在的他再去看,却是不同的感受。
曾经,他不是也在万贵妃的宫中说过极其可笑的话。
“我怕有毒。”
万贵妃让他喝汤,他不喝,单纯的他说出了别人教他的话,毫无防备。
那一次,万贵妃气急败坏,那一次,险些有人丧命。
可他躬行节俭,不近女色,勤于政事,重视司法,大开言路,为这被几代帝皇折腾到快要咽气的大明,续命百年。
若非他,大明在历史上不过就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一个可笑的王朝。
一个老子英雄,儿子狗熊的王朝。
后世可以尽情嘲讽,是大明失德于天下,取而代之,便是正统。
为何弘治皇帝的名声不显,哪怕是朱厚照都比他响亮,朱厚照比弘治皇帝做的好吗?
不,是因为他做了许多荒唐事,在清朝被大肆宣传,表明他们得到天下是顺应天意。
哪怕朱元璋都被冠上了凶残,残暴的名头,但弘治皇帝是真没什么说的。
历史学家对他的评价极高,但凡拽出来一个,没有不称赞的。
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更是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宁安看着弘治皇帝的模样很是心疼,想来天下人谁也想不到弘治皇帝会是这般模样吧?
那个将大明拯救于水火之中,将天下黎民百姓从火坑中拽出来的皇帝,竟会颓废到这种地步。
“陛下,为何觉得自己罪该至死?”宁安走上前去,拽起了弘治皇帝的衣领,将他拉了起来。
这,也就是和弘治皇帝敢这么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