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唯一的污点 - 此刻我唤醒了华夏千古英灵 - 苏知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7章唯一的污点

周围的一切都寂静了下来,狂风停息,烛火不再摇摆,便是这宫殿之中都是寂静万分。  弘治皇帝神色复杂的看着宁安,原来,他竟是如此吗?

是苍天嫉妒他吗?是苍天不愿意让他给大明一个机会吗?

为什么?祖宗的基业,怎么可以就这么沦陷掉了?怎么就可以这么完了?

不,既然他的孩子不能够很好的继承大明的江山,那他就必须挺起来,哪怕再生一个,哪怕再坚持十八年,也要扛过去。

为了大明的未来,弘治皇帝清楚朱厚照的性子。

他,其实是生错了家庭。

后世许多人都分析过,如果朱厚照是生在武将世家,一定是一个十分牛逼的将领。

可惜,他生于帝王家。

自土木堡之乱后,明朝的文臣都像是惊弓之鸟一样,生怕皇帝再被俘虏,发生那样的事情。

大明可以再有一个愚昧的皇帝,但再也没有于谦那样的铮铮铁骨和机会守卫京城了。

弘治皇帝看着宁安,眼中透露出了渴求的神色。

“后世来人,朕不想死,朕现在还不能死,这大明需要朕。朕需要十八载,只要十八载,哪怕十八载之后,朕下地狱千刀万剐,永世不得超生,朕也认了。”

“朕只求再给这大明十八年的时间,给这大明留下一个……明君。”

这是弘治皇帝的心愿,是他最后的哀求,他望着宁安,咬紧了嘴唇,伸出手有说不出的可怜。

宁安是真的很想答应对方,但系统做不到,除非把弘治皇帝带回到现代社会去做手术,接受治疗。

不仅仅是宁安,就连观众们都想给弘治皇帝一次机会,让他重新活一次,让这大明重新活一次。

历史研究所内。

宋仁和许多明朝爱好的学者都是坐在了一起,这一次,他们对弘治皇帝有足够的重视。

为何如此?因为弘治皇帝是历史学者中公认的大明综合素质最优的皇帝,绝对的好人和好皇帝。

对于弘治皇帝,宋仁也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每当他们去了解弘治皇帝的时候,就有一种特殊的情怀,总觉得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惜了,同时也惊叹于这个人传奇的一生。

只可惜,日后他的孩子没有子嗣,在这一代断了血脉,不然,弘治皇帝绝对不会如现在一般毫无名气。

外加上后世的清朝对于明朝以抹黑为主,来彰显自己继承皇位是正统,顺应天意。所以,弘治皇帝才会默默无名。

“明朝除了开国太祖之外,也就是弘治皇帝是一个工作狂人了。”

这话不可谓不重,明朝朱棣,宣宗对于朝政都还是很上心的,但如此评价,那就意味着明朝除了朱元璋之外,没人能比得上弘治皇帝。

要知道朱元璋那个工作狂魔,可是事无巨细,任何一个小事都要亲力亲为,所有的奏折都要经过他的手批复才行。

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基本上就没别的娱乐了。

这要是放到现代,有这样的员工,估计老板能笑死。

弘治皇帝同样也是一位工作狂人,不仅早朝每天必到,而且重开了午朝,又重开了经筵侍讲,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

同时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余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

哪怕是碎片的时间,都要和人讨论国家的政事,没事了,还要和文臣们学习国家的治国道理。

宋仁这代人还有历史研究的学者为什么工作起来就能废寝忘食,连轴转。

就是因为他们有榜样在前面,看着历史上的先贤们,他们有什么资格不去努力?

他们只是偶尔这么加班,努力,但弘治皇帝是每天都要如此,朱元璋常年打仗,身体素质那是没得说。

可弘治皇帝自年幼开始,就体弱多病,身体早已经不堪负重,高强度的工作他是如何承受的?还不是想着天下的黎民百姓吗?

这一次,研究所内出奇的沉默。

过去,哪怕是秦始皇,大家都会有争论。

学者,总会抱有不一样的观点出现。历史,就是在不断的争论中才逐渐逐步的还原出来本来的面目。

“这样的人放到现在,真的是圣人呀。”宋仁老爷子不由得感慨了起来。

弘治皇帝若是生在后世,他的种种行为都会被称赞的。

曾经,有一日他在宫中办公,结果觉得天气天冷。那时候正是小冰河时期,大明多灾多难。弘治皇帝想起了许多外出办事的官员,他们在这冬日之中该多么冷呀。

于是,弘治皇帝下了一道圣旨,规定今后在京官员夜还,不论职位高低,都由巡逻辅军掌灯护送。

要知道,弘治皇帝生活的十分节俭,不说后宫都要织布,他本身更是如此。

古代也是有地暖的,除了暖阁之外,弘治皇帝所在的地方都是不用这些东西的。

暖阁是为了办公,但更是心疼那些年迈的大臣陪着自己一起办公还要熬夜受冻,那些都是国之栋梁,弘治皇帝不能苛刻对待他们。

天下之主,如此穷酸,恐怕也没谁了吧。

这样的皇帝,又怎么不令人喜欢?

学者们争论了一圈,发现这个人是真的近乎完美。

几乎,没有任何瑕疵。

就如同一块上好的璞玉一般,坠落到了凡尘之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