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没错,我有造反的心思 - 此刻我唤醒了华夏千古英灵 - 苏知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5章没错,我有造反的心思

汉王已经哭的是泪流满面,拿起袖子不断的擦着眼泪,一肚子的委屈都洒了出来。  “爷爷,你说,这种情况,我们就要当那羊羔吗?任人宰割吗?凭啥呀,我们家又没有做亏心事,就要弄死我们。我们就是不服,就是要为天下讨个公道。”

“我爹也是不忍心这天下败坏在建文那混蛋的手里,才出兵的,爷爷,我们冤枉呀!!!”

说完,汉王直接趴在了地上,脸死死地贴着地面,大声的抽泣起来,整个空旷的大殿都能听到回声。

看着自家孙子的表演,朱元璋没有说话,而是盯着朱棣,等待着他的解释。

朱棣从自己脚下抽出鞋子,狠狠的砸向了汉王,大眼一瞪。

“闭嘴,丢人的玩意,撒泡尿照照自己的样子,也学别人来蒙蔽你爷爷了?”

汉王很是委屈,有心顶嘴,但是看着爷爷在位,愣是生生憋回去了,没有说话。

宁安在旁边站了出来,这个时候需要他来救场了。

“王爷,其实,汉王说的没错,这些都是历史上所记载的,并没有过多的偏激。”

朱棣看了宁安一眼,对于聪明人,不需要点明白,大家就清楚怎么回事了。汉王,想来是自己登基之后,赐给老二的封号。

“看起来日后我登基了?”

“没错,您日后登基,年号永乐,被人尊称为永乐大帝。您在历史上的地位被评价为一代明君、圣人可汗,甚至有些人夸赞您为千古一帝。”

听到这话,朱棣瞬间就看宁安顺眼了许多。

他造反的时候就有一个念头,他要做一个好皇帝。

对于造反,他是害怕的。

从他做的几件事上就能看得出来,对靖难功臣进行了封赏。凡建文年间贬斥的官员,一律恢复职务。说白了,就是和建文唱反调,让支持他的人都下台,得罪他的人都重用,把握权力。

建文年间的各项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年间制定的各项法律规定,凡与太祖相悖的,一律废除。但一些有利于民生的规定也被废除,如建文二年下令减轻洪武年间浙西一带的极重的田赋,至此又变重。

哪怕这对他的名声都有影响,朱棣也不在乎,他只要皇位的稳固,最重要的是缓解心中的疙瘩。

并且在初年,安抚诸位藩王,稳定国内局势,强调自己和建文不同,绝不会削藩。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亲王旧封。

建文帝的弟弟吴王朱允熥、衡王朱允熞、徐王朱允尚未就藩,朱棣直接降级成了郡王。后来又觉得不放心,将已就藩的朱允熥、朱允熞召到燕京,以不能匡正建文帝为由废为庶人,软禁于凤阳。

仅留朱允奉祀懿文太子,而朱允不久也于永乐四年死于火灾。

为何他一辈子都对靖难事件不留余地的打击,目的就是为了将心中的疙瘩压死,而且他派出的人一辈子都在寻找生死不明的建文皇帝,他一日不死,他一日难安。

这些,宁安心中都是有数的,只是说出来依旧是自己的判断。

这次,他要让朱棣自己讲出来,究竟是为何造反。

如此,才更有意思。

或许没有之前的慷慨激昂,热血沸腾,或许没有误解的委屈和压抑,但这是他最为真实的心声,一定会更能触动观众。

朱元璋在旁边皱起了眉头,听到这个评价,他就知道了,自己选的继承人是真不怎么样。

老四,的确有才能。

他刚才也一直在思考,明明他留下的后手很多了,可为什么,朱允炆还能输掉。

对于藩王造反,他不是没有想到,但的确没想到能成功。

朱元璋对于自己的子孙是绝对的信任,但他也不是无脑到傻缺的地步,完全对藩王没有一点防范。

可,朱允炆是如何这么快输掉了天下,朱元璋也很茫然。

就在这个时候,朱棣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整个人似乎是释怀了许多。

随后,看了一眼老爷子,脱下了自己的鞋子,直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扔掉了宝剑,解开了盔甲,舒展了一下筋骨。

舒服的出了一口气,随后闭着双目,开口了。

“其实,我是有造反的心思。”

当这句话说完之后,汉王直接吓傻了,他看着自己的爹,有点懵逼。

自古都是儿子坑爹,今日,爹坑儿子了。

汉王很想上去给自己爹两个巴掌,打醒他。

让他好好看看,在他们面前的是爷爷,不能胡乱说话,他爹今天是发疯了才说这些的吗?

然而,看着上面的三人,汉王还是选择了沉默。

朱元璋听到这话,又是忍不住的脱鞋,这已经是他下意识的行为了。

好在宁安在旁边,拦住了朱元璋,对着他说道:“陛下,我们还是先听燕王说完,我想,他一定有一个理由足矣说服自己灭杀亲情。燕王,不是不重情义的人。”

当宁安的最后一句话说完,朱元璋冷静了下来,的确,燕王是马上皇帝,但凡武将出身的皇帝,基本上对于情义都比较看重,也很豪迈。

那就听听这逆子说些什么,要是不对,在动手。

朱棣见到朱元璋真的不动手打自己,露出了新奇的神色,要知道他爹打他可是从来没带犹豫的。

不管谁劝,都好不好使。

但今天,竟然能够被宁安劝住,看起来,这人在朱元璋的心目中真的是有不少的分量。

随后,朱棣似乎是放松了下来,露出了一抹笑容,看着两个人开口说道。

“我就是不服气而已,凭啥建文那个矛头小子能够接任,要是大哥我绝对没有二话,可他,抱歉,老子不服。”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