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咱饿了,咱要吃饭 - 此刻我唤醒了华夏千古英灵 - 苏知婷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86章咱饿了,咱要吃饭

朱元璋发怒的模样宛若一头雄狮,令人畏惧而害怕。  “咱朱家若是没得了这天下也就罢了,但得了这天下,如何能丢弃天下?后世子孙将都城迁至北平,想来就是为了守护国门。如若贪图享受,贪生怕死,直接在南京城养老多好?何必来这里受苦?”

“朱家的人,坐了百年的皇位,岂能说跑就跑?朱家的皇帝,只有和民众一同死,绝无跑着活的。那唐玄宗一代明皇又能如何?临终若是能够以身殉国,岂不是名声俱佳?”

“可他跑了,咱朱家的子孙决不能做唐明皇,咱大明也绝非是盛唐!虽不如盛唐繁华荣耀,但咱的大明骨气绝对要比唐朝硬。”

明朝为何被后世诸多人喜欢,不就是喜欢它的风骨吗?

如若要是崇祯跑了,或许这明朝便再也没有它应有的待遇和味道了。

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

连末代皇帝都能以身殉国,可见国家之风骨。

至于南明,一个失去了国家都城和领土的地方,已经不能算是国家了,只能算是政权。

就犹如清朝在边关建国不算是正式时间一样,唯有占据天下,逐鹿中原才能算是国家。

在这之前,都不过是一个政权。

而南明,则是一个失败的政权。

所以,明朝只有二百余载。

看着漫天遍野的火光,朱元璋疲惫的对着宁安摆了摆手。

“罢了,罢了,咱累了,娃娃,咱回去吧,这大明咱不看了。”

说罢,转身就朝着山下走去,步履蹒跚,明显朱元璋在克制自己的心情。

“陛下,不若随晚辈一同去看看后世的繁华吧?您,不是一直渴望天下百姓吃饱饭吗?”

宁安忽然开口了,朱元璋愣了一下,随后缓缓地点了点头。

“是了,那就随你去看看吧。”

说着,继续向前走去,就犹如那穷途末路的崇祯皇帝一样,明知道前方的路是死路,却依旧还是要向前。

那是他身为大明皇帝,最后的体面。

清朝谥庄烈帝,明政权谥他为思宗烈皇帝。

一个烈字,足以表现出许多了。

哪怕清朝政权都承认他的行为是值得尊重的,后世的人却偏偏还要去骂,真是讽刺。

不过,宁安和朱元璋都清楚,其实崇祯还是有错误的。

虽然和崇祯接触时间不长,但朱元璋已经能够看出来自己这个子孙的性格。

摇摆不定,做事思考的太多。也就得了他的话,才猛烈起来。

他看了一辈子的人,这点有绝对的自信。

在宁安看来,崇祯的失败源于他没有自己的主见和慌了神,更为重要的是,他太过于担忧了。

担忧下到地下,没办法去见列祖列宗,不敢背锅。

什么决定,都是试探性的去问群臣,一旦群臣反对,他就立马不做了。

甚至,会丢弃自己的棋子和忠诚的大臣,让他们面对群臣的炮火。

总之一句,他不能背锅,不能对不起列祖列宗打下来的天下。

如果,他要是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临死的壮志,大明真的会被续命百年吧。

但这一切,都伴随着崇祯的死,烟消云散了。

伴随着天空上的云彩散去,宁安和朱元璋的身影也从这个世界消失了。

这一日,煤山之上少了两具尸体,但大明的风骨却广为流传。

画面之中。

宁安和朱元璋出现在现代繁华的都市之中,穿梭在街头之上,如今已经是深夜,但依旧是有不少身影在街上游荡。

“这是后世吗?后世没有夜禁吗?”

明朝的宵禁改成了夜禁,一更三点敲响暮鼓,禁止出行;五更三点敲响晨钟后才开禁通行。

听到这话,宁安笑了笑解释道。

“后世除了紧急战备状态或者特殊情况,抓捕逃犯以及对于一些特殊犯人执行个别宵禁之外,其余的时候,都不会限制大家的自由。”

朱元璋更为好奇:“那不会闹事吗?夜晚最适合贼寇行动了。”

在古代,宵禁除了是禁止犯罪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防止造反。

要是发现大规模的调动,能够及时发现通报。

“不会,现代社会的治安很好了,不需要依靠这样的手段来制止。而且不和古代一样,有什么事情很难调查清楚。在现代,都是有电子眼的。”

宁安指了指头上的摄像头,朱元璋转头看去。

“这是何物?莫非是一种动物?能够观察?”朱元璋联想到宁安说的眼,便突发奇想起来。

看着电子眼冒着红光,更为好奇了。甚至,想要上前去摸一摸。

宁安拽住了他,摆了摆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