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若有战,召必回
将军楞在原地,久久都没有说话,任由雪花飘落,寒风呼啸在他的脸庞上,最后,两行晶莹的泪珠带着滚烫的温度落了下来。 天空的太阳逐渐透露出了一丝光亮,缓缓落了下来,照在了万千将士身上,那军礼在闪耀着,带着崇高的敬意一同埋葬在这雪山之中。
老战士成了一座丰碑,一座让队伍更加坚定的丰碑。
无数将士都是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有这样的战士,何愁战争不胜呢?
唐玄宗看到这一幕,久久无法平息自己的心情,他满目通红,猩红的双眼早已经遍布血丝,年近花甲的他被泪水打湿了眼眶。
“后世有如此精兵,不畏风雨险阻,何愁江山不定。”
“仅此一点,后世胜过朕之大唐。”
唐玄宗坚定的说到,此刻的他已经被后世的风采所折服了。
宁安没有吭声,只是默默的注视着屏幕,这些,还都是冰山一角罢了。
后世能够有那么安逸的环境,那么舒适的生活,那么幸福的未来,如果仅仅是这些怎么够呢?
先辈们将该打的仗,不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才能让后辈安心生活呀。
愿后世能在硝烟散尽的世界里生活,亲人团聚,阖家团圆,亮起的是万家灯火,喧嚣的是华夏一国。
骄阳正好,风吹入山林,而他们,亦是年少。
画面之上,再次转动。
许多街头采访出现,一些民众对于打仗抱有厌恶的态度,并且斥责这些不应该出现在现代和平的社会里。
甚至,在一些外媒上,许多华夏人甚至公开宣称,华夏是欺负弱小。
许多独立份子更是公然煽动暴乱,制造混乱,试图在国际上给予华夏压力。
但,华夏抗住了。
看到这一些,唐玄宗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不论何时,百姓们终究还是不愿打仗的。他们,终究是还是希望安居乐业。”
听到唐玄宗的话,无数观众的心里面很不是滋味,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类人只是少数,多数人对于国家极为支持,甚至不少人说,如果打仗,愿意做冲锋兵。
直到华夏人的血流干,也绝不投降认输。
可偏偏有一些愚昧的人以为用‘和平’便能解决一切,天真的以为‘和平’是一念之间。
宁安没有去反驳,只是对着面前的画面轻轻地点了一下,随后画面之上荡起了涟漪,逐渐浮现出一个偏黑的场景。
视频中,一个小女孩站在镜头前,后面则是长津湖的结尾片段。
小女孩天真无邪的问自己的父亲:“爸爸,他们为什么要打仗呀?”
她的父亲没有讲大道理,而是举例说明:“有人上你家门口嘚瑟,爸爸是不是得跟他干呀。”
小女孩疯狂的点了点头,父亲开口问道:“那爸爸要是跟他干死了怎么办呢?”
小女孩毫不犹豫的说道:“我跟他接着一直干。”
随后父亲再次问道:“那你要是也干死了呢?”
小女孩略微思索了一下:“那找我大佬爷跟他一直干。”
这个视频放完,无数人都是瞬间感情爆发了,只觉得身上一股血脉在逐渐苏醒,在逐渐燃烧。
这,就是华夏人刻在骨子里的血性。
“这小女孩说的太多了,简直就是我想说的。被人打了还不还手,咱们的尊严何在?”
“咱们华夏人的传承是先礼后兵,欺我子孙,辱我妻子,不打老子就不是男人。”
“华夏风骨如此,国人皆是如此,何愁华夏不兴?”
“当初就是有这么一批先辈抱着这样的念头,才保住了华夏。现在那些不让打仗的,和当初的汉奸有什么分别?国家大义面前,为何不能让步?”
“呵呵,那些人有些是做出口贸易的,有些是在外企上班的,不过是害怕影响了自己的利益罢了。可,如果华夏都不完整,国家都被欺辱,你要再高的工资能守得住吗?”
“没错,我们的一切都是在国家庇佑之下而来的,既然如此,那便还给国家又有何妨?我就不信了,没了外国人,华夏人还就找不到一份工作了?”
“万千男儿竟然不如一个小女孩懂事,何至如此?”
观众们的反应都是极为激烈,他们感觉自己骨子里的那股热血都是燃烧了起来,恨不得现在就冲出去和人干仗。
盛唐,盛唐,那是打下来的盛唐。
而绝非是靠着出卖祖国利益换取的盛唐,如若一个国家都没了血性,那这个国家必定存活不了太久了。
君不见后世之大宋,纵然经济再高又能如何?繁花似锦又能怎样?
可,比得上盛唐之风姿吗?
帝王受辱,皇后公主被腌臜之辈所污秽,肆意骑乘,犹若玩具。
那种山河,如何能要得?
若非岳飞出世,宋朝的江山,早该亡了。
举国上下,二帝受辱,竟无一是男儿。
屏幕上,唐玄宗看到小女孩所说的一切,不住的含着泪花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