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陛下甘心吗?
听到这话的唐玄宗有些迷茫了,既然不是后宫祸国殃民,也不是太监扰乱朝政,为何盛世会败落下去,他于后世竟会有如此名声? 宁安向前一步,郑重行礼。
“陛下将朝政托付于奸佞之手,朝政混乱,政治腐败,毫无意义的战争更是将盛世的大唐给拖垮了。后世天下之乱,多源于此。闻名天下的安史之乱,祸根便在此处。”
唐玄宗听到后眯起了眼睛,一双浑浊的眼眸中透露出智慧的光彩。
“安史之乱,莫非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作乱?”
不愧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明皇,只是听到名字,便瞬间联想到了原因。
“此乱最终结果如何?”
唐玄宗袖中的拳头悄悄攥紧,狭长的眼线中透露着寒光。
身为帝王,最是无情。他连孩子都敢杀,更何况只是将领。
一旦威胁到了他的皇位,谁都可以舍弃。
“陛下逃亡成都,太子李亨逃到朔方,在灵武即帝位,即肃宗。安史之乱最终平息了,可唐朝盛世一去再也没有回来了。”
宁安的言语之中带着些许惋惜,很是遗憾。
唐玄宗听完后沉默良久,抬起头看着宁安。
“朕欲杀了安禄山和史思明,断绝后世安史之乱,先生觉得如何?”
“陛下既然已有决断,何须问我?”宁安微微笑了一下,没有正面回应。
两个人于桃花树下对视良久,最终,相视一笑。
“哈哈哈,先生不仅仅是来源于后世,还当真是一个大才。如若先生能够在我天宝为宰相,定然能够护佑大唐万世荣耀。”
“谢过陛下好意,但晚辈实属难以接受。”
宁安拱了拱手,拒绝了唐玄宗。
然而唐玄宗却是忽然冒出了一句:“怎么?先生能够接受太宗陛下的国师,便不能接受我天宝年间的宰相吗?”
此话一出,不仅仅是宁安,就连观众都是有些蒙圈。
“什么情况?这一期要搞事情呀,唐太宗的事情竟然在唐玄宗的朝代被知晓了?要改变历史了吗?”
“不对呀,如果是那样的话,那继承皇位的应该是李承乾,就没有李隆基什么事了呀。他怎么会当上皇帝呢?”
“感觉脑子有点乱,这玩的有点大了。期待着如何圆回来吧。”
不少人都是有点难以接受,毕竟历史如果被篡改成功了,那往后的历史还是华夏的历史吗?
就连历史研究院的宋仁都是捏了一把汗,有些看不透宁安的想法了。
见到宁安楞在了原地,唐玄宗开口解释道:“朕曾经观看过太宗手札,极为隐秘的一份便记载了先生。如今日一般的穿着,朕刚才恍惚之间竟没有想起。”
“直到先生提到后世有安史之乱,朕骤然想起先生的名字,似乎就有了些印象。”
听到这里,宁安也是沉默了。他没有想到,在这个时空,穿越过来之后,竟然真的能够影响后世。
“那,太宗如何了?”
宁安记得,他和唐太宗还有一个十年之约,去看看长孙皇后是否还在。
唐玄宗叹了一口气,悠悠的说道:“朕起初以为这是虚构之事,定然有人模仿太宗,栽赃嫁祸,装神弄鬼。想要以此来博得荣华富贵,可朕等了几年,都未曾有人出现。”
“朕渐渐的便遗忘了此事,今日方知,那是太宗真迹。”
唐玄宗没有直接回答,反倒是感慨了起来。
“上面记载的很简单,天命难违。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长孙皇后依旧是病逝了,只是得了另外一种病。太子李承乾还是造反了,因为他摔断了另外一条腿。”
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把事情的经过涵盖完毕。
宁安没有吭声,他在思考,如何去见李世民。
“罢了罢了,后世如何,便有后世之福。朕自知天命难违,或许,这便是物极必反,繁华盛世久了,便是要衰败的,就如同这王朝一样,总归是要更迭的。”
唐玄宗突然看开了,露出了无所谓的神色。
然而宁安却看出了,对方并非真心想法。
“陛下,真当甘心吗?”
唐玄宗愣住了,随后叹了一口气。
“不甘心又如何,朕是天子,天命难违,纵然是九五之尊,也摆脱不了。”
“陛下,真的甘心吗?”
宁安没有回应唐玄宗的话,只是再次问了一遍。
这一次,唐玄宗那颗沉寂已久的心脏骤然跳动了起来,仿佛是被人擦拭了灰尘,正在欢呼着。
他回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候的热血和志向,七岁便有了鸿鹄之志,敢教训武家人。
年少更是敢举行兵变,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勇气。
如今的他,虽然年过花甲,可那又如何?
他是唐玄宗,是李隆基,是这大唐盛世的缔造者,是这方土地的主宰。
天命难违,那便试试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