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光圈里的一幕幕都让观众们提心吊胆起来,有些甚至捂住了眼睛,明知道答案,却还是不敢去看。 到了后面,林则徐始终不放弃,一直找茬,终于惹怒了那些权贵,商人。
如若林则徐一直在这里驻扎不走,天天骚扰,他们的生意还如何进行?
天下之大,最后归结,莫过于一个利字罢了。
终于,那些人还是选择了暗杀。
暗杀朝廷的钦差什么概念?好比是后世的督导组到地方查案子,却遭遇了暗杀。
这,是能够震惊全国的大事件。
本来那些人就是违法的,肮脏的,阴暗的,都恨不得藏起来所有的尾巴,让上面的人早日离开。
谁会敢动手去杀钦差?
那是摆明了在打朝廷的脸,国家的脸,只会惹怒京城,认定这里定然有难以稳定的因素。
不受控制的地方会怎么样?
灭杀!
对于帝王来说,不可控的因素绝对不能存在,不利于统治。
所以,哪怕是被查到了挂掉,也绝不可能对钦差出手。
但,偏偏这些人这么做了。
由此可见,他们被林则徐逼到了什么地步。
宁安望着林则徐,挪动了脚步,朝前靠近了几分。
“大人,接下来的你可还愿意看?”
“看,为何不看?”
林则徐语气坚定,目光不移。
“可大人,接下来便是您遭遇各种暗杀,几乎丧命的场景。若是您看了,是否还有勇气去面对那些鸦片商人?是否还有信心剿灭他们?”
这话问的很是关键,其实有的时候,人都是凭借着一口气吊着。许多人做事情,回顾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竟然完成了。
可若是让他重新再做一遍,他会说,做不了了。
他都不知自己是怎么样完成的,现在去看,真的佩服能够完成事情的自己。
所以,一旦看了,便是经历了。
日后面对这样的情景,难保心神没有动荡,或许会丧失那一往直前的勇气了。
然而,林则徐听到后哈哈大笑起来,他满是嘲讽,随后傲然的望着宁安,说出了那句两年后他遭遇诬陷愤慨而言的激励壮志诗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当无数人听到这句话的瞬间,心中愤然翻涌出一股情感来。
这句话,千古流传。
不仅仅是林则徐所说,更是无数人伟人的座右铭。
许多人仿佛看到了,在一个至黑至暗的年代。
无数英雄挺身而出,他们身旁的人都在劝阻,华夏这么大,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何必冒险呢?
然而,他们却是异口同声的回答了一句话。
便是这句,让人听之热血沸腾,励志激昂的言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简短的两句话,却是表现出了爱国之无畏。
若我华夏之少年,青年皆能如此,那便是龙凤呈祥,傲然于世界之时。
这句话打动的不止观众,更有无数正在为这个国家默默奉献的人。
比如,另外一个无名。
此刻的他正倍感煎熬,执行一项极为艰难的卧底任务。
在境外不说,而且已经三年了,整整三年的青春,他都未曾见到过背后的老大。
有时候,他都怀疑自己的坚持是否有意义。
每天晚上,他都睡不好。
三年,他没睡过一个好觉,每天都幻想着自己被抓了,该怎么样自尽,免得暴露更多的战友和同伴。
可越是和这群人相处,他便是越是觉得煎熬,困苦。
这些人的手段简直就是魔鬼,在境外,他们肆无忌惮。甚至敢去挑衅当地政府,可谓是狂妄至极。
他们有自己的武装,还有保护伞,是当地的军阀。
这样的硬茬子,哪怕国际刑警都不愿意轻易招惹。
但,华夏愿意。
因为,他们将手伸到了华夏,竟然敢制造毒品贩卖到华夏。